避同质化影响 监控IPC行业应用脱颖而出

IPC相关技术的发展成熟也直接导致了制造技术门槛的不断降低,安防产品市场出现的同质化现象越发严重。据本次受调查的应用端反映,目前国内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厂商本就不多,而且创新保护工作难落地,多数厂商都会采用跟踪、复制的产品研发模式,甚至大品牌也不乏此列,再加上上游采购渠道的趋同、核心器件和技术的同源,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

  安防产业正在经历从成长期到成熟期过渡的交界处,企业对自身定位、核心能力、发展仕途、危机预案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决策能力。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地位难以撼动。纵观整个安防产业,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品牌依然占据中国市场的一鼎江山,尤其是IPC类产品。然而,国产品牌更适应中国国情,了解国内市场,针对客户需求能够快速反应,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这是国外品牌无法比拟的优势。业内表示,在接下来的几年,国产品牌必将成为国内主流。


  行业细分博弈同质,IPC渐入佳境


  由于高清视频监控产品在技术上的不断成熟与提高,前后端产品的融合与丰富,更多的高清产品开始应用于各种安防工程项目中。从政府的平安城市,到港***通的实时监控,从厂矿管理到连锁商铺的安全运营,越来越多的项目和工程商开始采用高清数字监控。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2013年的IPC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商业楼宇、平安城市、金融、学校等。


  另一方面,IPC相关技术的发展成熟也直接导致了制造技术门槛的不断降低,安防产品市场出现的同质化现象越发严重。据本次受调查的应用端反映,目前国内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厂商本就不多,而且创新保护工作难落地,多数厂商都会采用跟踪、复制的产品研发模式,甚至大品牌也不乏此列,再加上上游采购渠道的趋同、核心器件和技术的同源,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如何规避同质化对品牌的负面影响?除了抓紧研发创新产品,因地制宜的产品设计也十分重要。


  为了满足不同项目特定的需求,网络摄像机厂家还广泛开展与第三方软件开发公司的合作,即isv合作伙伴计划。佳能(中国)有限公司网络可视化解决方案科产品技术经理吴永松表示,通过把网络摄像机的sdk开发包开放给这些软件系统公司,使网络摄像机能灵活整合到各个不同的平台软件中,如庭审、网络教学、道路抓拍等等。即使用户的需求千差万别,也能针对不同需求开发不同功能以满足应用。


  在传统应用市场,IPC产品由于其便捷的联网特性,可以方便无缝的与用户的业务管理系统融合。只有做到了从行业的真实需求出发去规划产品,产品才能有更多特色功能。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管蓓表示,从IPC最根本的属性分析,IPC是由光学属性、编码属性、网络属性和品质结构属性所组成的,在光学属性上,不做镜头、不做sensor,只有靠掌握isp的核心技术,才能在图像效果的pk中,才能在同样硬件方案的IPC中脱颖而出。


  百万高清IPC亟需解决的六大问题


  ◇ 网络性能还需优化提升


  网络摄像机的优势在于灵活的远程监控,其扩大了图像监控的应用范围,强化了视频图像在远程管理、视频资料共享等方面的作用。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本次调查中,在谈到当前网络摄像机存在的问题时,应用端反馈得较多的问题包括:编码性能,网络带宽、系统兼容性,稳定性、网络延时、夜间监控性能等方面。高清一方面提高了监控画面的质量,同时也对带宽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ip监控高清低码流成为了厂家研发的又一方向。


  第2页:百万高清IPC亟需解决的六大问题


  ◇ 应用需求大起底


  为了更客观地了解当前工程商在网络摄像机的采购及应用上关注的具体因素,调查以画面质量、夜间监控效果、智能分析功能、网络传输性能、稳定性、兼容性、操作简便性等条件作为选项,统计发现图像质量、稳定性、兼容性、网络传输能力为工程商关注的主要项目。其中图像质量选项,更达到了83.33%的统计数值。


  ◇ 图像质量是第一需求


  IPC的画面质量主要体现在其像素大小上,调查发现720p、1080p两种高清分辨率的网络摄像机最受工程商欢迎,其中1080p相较往年有较大的增长,而300万像素以上的采购量则不多,主要原因是1080p的高清画质在大部分的应用中已经足够,而且更高的像素对带宽造成的压力也更大。据大部分工程商反馈,百万高清IPC与传统cif分辨率网络摄像机相比,无论是从显示效果还是流畅度来看,高清都比标清更有优势。从显示效果来看,高清既支持大屏显示,又支持16:9宽屏显示,可以大大增强用户的观看体验。从流畅度来看,高清支持更高的帧率,比如720p和1080i/1080p都可以支持60帧/秒或60场/秒,其图像流畅度比标清要高一倍。


  ◇ 兼容性决定系统应用


  监控系统从封闭式迈向网络化,必须开放标准以达到设备、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的效果。在网络时代,投身于开放标准的建设、为用户提供同时具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安防系统,已经成为安防厂商角逐本土市场、实现全球化的不二选择。对此,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黄维俭表示,IPC市场容量增长迅速。随着用户对高清图像的需求增多、国内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onvif/gb28181等网络视频监控标准的出台,视频监控的网络化得到极快速的发展。


  ◇ 日夜型监控需求增长


  安防监控由高端专用领域日趋民用化,摄像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很多监控条件差、光线昏暗的地方也要求安装功能多样的摄像机,尤其是低照度摄像机,故此低照度摄像机也成为了监控市场的新宠。另外,配备红外补光灯的网络摄像机也大受欢迎,其可以在完全无光源的情况下正常监控。调查的工程商提及采用多项增亮技术照度高清网络摄像机,区别于普通摄像机在低照度条件下将彩色画面褪色后变成黑白图像,这种产品在低照度下依然呈现出彩色图像,不论是静态画面还是动态画面,都能表现出层次感强、色彩还原真实、噪点少、没有拖尾现象等优点。低照度性能的改良将加速高清网络摄像机的普及步伐,加快高清监控大时代的进程。


  ◇ 不容忽视的易用性


  网络摄像机相比于传统的即插即用的模拟摄像机,无论在安装或者维护,都更显复杂。据本次调查反馈,对于国内大部分工程商、集成商及用户来说,他们对网络摄像机尚在使用并不熟练,所以网络摄像机在开发及设计上,要考虑到这些人的特性,在安装的便捷性和使用的易用性上要有充分的体现,例如支持poe供电、本地视频输出,以及方便本地调试、支持无线功能等。对此,海康威视的程玮强调了abf功能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应用调试上,从使用安装上来看,abf自动背焦调节功能,可远程通过ie/客户端进行焦距微调,方便枪机的安装调试。

避同质化影响 监控IPC行业应用脱颖而出
阅读剩余 56%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强势来袭|华为-安防帮2019北京安防行业合作伙伴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以“轻云直上视界大开”为主题,寓意以云和智能为核心,通过AI技术有效提升前端摄像机智能应用水平,通过全云化技术架构提供视频云平台,实现充分的资源共享、高效的智能解析和开放的生态体系,让视频更好地服务于业务实战。北京作为2019华为安防行业合作伙伴招募会的首站,旨在构建北京安防设施建设的交流平台,将开放、先进、智能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及最新的技术理念带给华北区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探寻海量视频数据新应用价值。

    2024年4月7日 资讯
  • 监控摄像头总是存在安全隐患?Verkada让黑客无从下手

    Verkada可以提供企业级的摄像头和监控工具,安全且易于使用。摄像头可以自动加密视频记录,让黑客难以窃取,并能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设备上播放视频。公司首席执行官Filip Kaliszan说,他看到了许多因快速发展的消费者市场而诞生的摄像头,就像来自Alphabet公司的热门产品一样,实际上,它们比那些针对企业、学校和其他机构的设备更安全。

    2024年4月13日
  • 红外摄像机市场“吃香” 面临实际问题待解决

    红外技术在1800年被英国天文学家herschel发现之后,就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在研究如何在各种场合的应用,其中主动红外摄像技术在安防监控中的应用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技术上都较为成熟。红外摄像机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壮大的同时,产品类型也在不断多样化,应用领域也在进一步拓展。

    2024年4月18日
  • 摄像机:LED红外光源的选购与应用分析

    红外监控摄像机的LED红外灯投射就好比手电筒一样,当投射角度较小时,投射距离就较远,但监控的范围就会较小,反之则不同。目前,市场上红外监控摄像机的LED红外灯大致上有外挂或内置两种设计方式,其大小、功率等都会影响到摄像机的侦测距离,例如内置LED灯的空间较小,因此监控的距离也较短。

    2024年4月15日
  • 工信部:超高清视频、行业应用、视频安全等标准研制已启动

    王志军表示,2019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是“视频标准创造全球舞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分重视视频标准化工作,形成了音视频编解码、数字电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一批标准,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年,启动了超高清视频、重点行业领域应用、视频安全等标准的研制,更加关注视频领域的数据治理、道德伦理和可持续发展,让人类更加享受视频技术带来的美好幸福生活。

    2024年4月11日
  • 安防视频监控领域存储产品应用状况分析

    近年来,安防视频监控技术在不断地寻求突破,不仅是技术本身的升级,更要不断地寻求引进其他行业的成熟技术。在安防视频监控行业,我们最近看到了广电行业HD-SDI技术的引用。再往前,我们把业务扩展到以太网上,实现了集中监控、网络化应用,等等。这些都证明只要有应用需求,就可以借鉴及消化其他行业先进的技术,完善整体解决方案。

    2024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