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指纹识别传感器多用途“应用分析”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固态指纹传感器:第一种是单次触摸型传感器,要求手指在指纹采集区进行可靠的触摸;第二种则需要用手指在传感器表面擦过,传感器会采集一套特定的数据,然后进行快速分析和认证。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固态指纹传感器:第一种是单次触摸型传感器,要求手指在指纹采集区进行可靠的触摸;第二种则需要用手指在传感器表面擦过,传感器会采集一套特定的数据,然后进行快速分析和认证。这两类指纹传感器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上述两类传感器工作原理为:当指纹中的凸起部分置于传感电容像素电极上时,电容会有所增加,通过检测增加的电容来进行数据采集。传感器中的像素点为45平方微米,间隔为50微米,电容像素阵列的分辨率略高于500dpi。这类传感器基于一种标准的单-多晶硅三层金属CMOS工艺,并采用0.5微米工艺进行设计。 

    金属互连的第三层构成电容像素层,由氮化钛制成并覆盖着一层氮化硅,厚度仅为7000埃米。这种硬金属电极与抗磨涂敷层组合形成的传感器十分坚实耐用,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很多年。 

    指纹检测 

    人类的指纹由紧密相邻的凹凸纹路构成,通过对每个像素点上利用标准参考放电电流,便可检测到指纹的纹路状况。每个像素先预充电到某一参考电压,然后由参考电流放电。电容阳极上电压的改变率与其上的电容成下面的比例关系: 



    Iref=C×dv/dt 



    处于指纹的凸起下的像素(电容量高)放电较慢,而处于指纹的凹处下的像素(电容量低)放电较快。这种不同的放电率可通过采样保持(S/H)电路检测并转换成一个8位输出,这种检测方法对指纹凸起和低凹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并可形成非常好的原始指纹图像。 

    过程采用复杂的软件算法可以进行指纹识别。这种软件采集原始的指纹图像,将图像信息数字化并提取其中的细节模板,然后进行测试,确定提取的细节模板是否与参考模板吻合。 

    比较过程 

    单触型传感器与划擦型传感器的尺寸和成本都不一样。接触式传感器较大,通常有效接触面为15×15mm,可迅速地采集最大的指纹或拇指指纹。这种传感器易于使用,并可将整个指纹图像以500dpi(自动指纹识别标准)的精度进行快速传输。 

    目前这些传感器已完成设计,并用于美国政府机构及警察局进行指纹识别。不久的将来还将逐渐用于汽车单触式无钥匙进入系统,以及新兴的国家安全应用中。 

     这种传感器由256(列)×300(行)微型金属电极组成,每一列连接到一对S/H电路上。指纹图像依次进行逐行采集,每个金属电极均作为电容的一个极,与之接触的手指则是电容的另一个极。在器件表面有一层钝化层,作为两个电容极间的电介质层。将手指置于传感器上时,指纹上的凸起和低凹会在阵列上产生不同的电容值,并构成用于认证的一整幅图像。 

    划擦型传感器是一种新型指纹采集器件,要求用户将手指在器件上划过。划擦型传感器的优点是尺寸小(如富士通的MBF300尺寸仅为3.6×13.3 mm2)和成本低。这些器件主要用于移动设备的嵌入式安全识别应用,如手机和PDA。精密的图像重建软件以接近2000帧/秒的速度快速地从传感器上采集多个图像,并将每个帧的数据细节组织到一起。 

    信息及认证 

    毫无疑问,便携式低成本指纹识别技术对我们的生活意义深远。例如,今后警察可在一个犯罪高发区截住一名嫌疑人,要求其提供指纹而不是身份证或汽车驾照。此人则将其右手的第一、二或第三个手指置于一个与无线PDA相连的传感器上,可以迅速将嫌疑人与以前的犯罪记录进行对比确认。 

    这种识别技术对于被盗的手机用户也有好处。手机开机时要求用户通过一个快速的认证过程,用户将其手指划过传感器,如果通过认证则授权使用手机的各项功能。如果不是授权用户,手机便继续保持锁住。如果连续几次认证无法通过,则手机会删除存储器中的关键信息然后关机。 

    在语音邮件的应用中,当拨出一个语音邮件号码后,用户只需将手指划过传感器便可令系统识别。有了指纹识别后,便无需使用邮箱密码或个人识别号码。 

    在今后的汽车应用中,用户可输入家庭成员指纹样本,经鉴权才能驾驶。注册过程十分简单:每个授权驾驶的成员将其手指置于传感器上,并将汽车的各种参数按个人爱好进行设置,然后将这些设置存入车载的电脑存储器中。 

    当驾驶者进入汽车时,他/她将手指置于传感器上,启动识别过程。不到一秒钟,电脑将检测到的指纹模板与存储的模板进行比较,并建立一个与驾驶者相符的相关设置。指纹模板和匹配软件保存在汽车内的一个嵌入式模块中。当指纹匹配成功时,汽车便按已编程设定的内部参数来控制后视镜、汽车座椅、无线基站以及车内空气环境。此外,还可控制驾驶速度,如果驾驶者仅为十来岁的孩子,则将速度限制在每小时55公里。这些功能的实现具有非常多的用处。 

    使移动互联网接入更加安全 

    随着半导体和软件技术的发展,手机将逐渐成为一种可随时随地获取个人和公司数据的移动终端,因此需要确保用户访问的安全性,以防止未授权访问。原来执法机构使用的指纹识别方式仅存储指纹上一些特定点的数据而非整个影像,因而相比之下,生物指纹扫描系统更为有效、可靠。 

    这类检测的所有处理过程均分为下面几个步骤:首先是采集阶段,器件采集手指生物样本;然后利用预先建立的数学公式或算法从样本中提取其独有的数据,并将其转换成一个模板;登记认证程序从指纹的30~40个特征点中至少提取七个特征匹配点进行验证,包括构成某一指纹细节的纹路分叉点和终止点,并被定义成特征点间的距离。 

    进行注册时,信息代码被存储下来,作为今后用户认证的参考模板。当用户进入系统时,他/她将手指划过传感器区域,所获取的现场扫描模板与参考模板进行比较。整个过程在1或2秒内完成。 

    通过比较,系统会确定这一现场扫描模板是否包含了与参考模板相符的足够生物数据,并判断二者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则认证失败,等待下次识别。 

    这种指纹检测系统性能很高,对有效指纹作出错误判断的概率小于1%,而将无效指纹错判为有效指纹的可能则几乎不存在,其概率低于0.01%。

新型指纹识别传感器多用途“应用分析”
阅读剩余 41%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解析生物识别的当前应用与发展前景

    也不用为记不住银行卡密码而烦恼了,通过虹膜识别系统的鉴定,你可以直接存取款……孙哲南告诉记者,生物识别的各项技术在中国都已展开,在指纹、虹膜、人像、DNA、静脉等各个具体的领域,也都有一些局部的创新。

    2024年4月14日
  • 门禁系统漏洞需技术改进与用户观念转变

    传统的门禁系统恐怕难以满足新一代业主。企业方面需要考虑的也不仅仅是门禁安全问题,如何做到安全与私隐兼顾?用户应该思考,如何让自己及家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得到最切实的保障?

    知识 2024年4月18日
  • 未来中国存储市场发展和需求的预测分析

    海量数据尤其是非结构数据的爆炸增长导致的企业用户对存储设备的需求加大。重点行业用户与政府机构对存储建设的认识提高,追加投资。从市场份额角度来看,EMC、IBM、HP占据前三位。

    2024年4月6日
  • 浅议生物识别技术发展前景

    与传统消费电子产品相比,生物识别技术是一种相对成熟和简单的技术,生物识别产品也多为嵌入式产品,这都使生物识别产品对技术和品牌的要求都相对较低,从而生物识别企业进入制造领域的门槛也较低。

    2024年4月11日
  • 异构终端在云存储下的实现及应用

    云存储系统是一个多应用、多设备、多服务协力合作的统一的整体,各种异构终端在云存储的实现,也要以多种技术的成熟发展为基础,概括来讲,主要包括要有足够带宽的网络基础设施、以分享为核心的Web2.0技术的支撑以及提供各种面向客户的应用存储的具有数据存储功能的软件存储技术。

    2024年4月17日
  • 超级光盘能否闯出闪亮未来

    前不久,《自然》杂志发布的一项中国科研成果引发业界关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与上海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研发出“超级光盘”,单张光盘存储容量高达约1.6 Pb(1Pb为1000Tb),相当于至少1万张蓝光光盘或100个大容量硬盘。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