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划时代技术的诞生,必然会引起产业调整,甚至会取代旧的服务体系,形成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这对于我们安防行业来说,是机遇。智能安防是实现了局部的智能、局部的共享和局部的特征感应。正是因为现在局部性,这种局部的信息,才为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安防领域提供了一个施展的空间。
随着市场的引导和推动、新技术的不断整合,物联网给安防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将不仅仅只是理论应用,它颠覆了传统安防的理论和模式(不管是市场还是技术),它使安防行业面更广、更深。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安防技术与产品将与物联网如何融合?物联网的作用如何体现?其中是否遇到了一些难题?
一、物联网步入实质阶段
物联网的实质就是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充分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从而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促进传统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升级。由此可见,传感器等核心技术及成熟的网络环境是促进物联网发展的根基。
近几年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码、网络建设加速、智能云端技术应用的逐渐普及以及RFID、MEMS传感器等传感设备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都为物联网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根据国家金卡办发布的《中国物联网RFID2013年度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4896亿元,同比增长34.13%;其中RFID(射频识别)市场规模达到318.4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物联网目前在移动商务、食品安全溯源、智能物流、车联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此,业内人士预计日后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数字城市、智能医疗、车联网等领域的普及,201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二、物联网与智能安防“牵手”
智能安防是基于物联网发展需求,其产品及技术在物联网实现过程中的应用,是安防应用领域的高端延伸,可以说物联网本质就是智能化。因此,物联网安防的技术实现体现为安防智能化。物联网分别在应用、传输、感知三个层面为智能安防提供可以应用的技术内涵,这也就是说对原来一个不太规范的产业进行了一次全方位、体系化的提供。智慧安防是实现了局部的智能、局部的共享和局部的特征感应。正是因为现在局部性,这种局部的信息,才为我们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安防领域提供了一个施展的空间。
从目前来看,安防的几大类产品都涉及到传感器技术,例如:摄像头本质就是信息的采集点,编码设备则是信息数字化的变换点,它们结合起来共同完成物联网的第一步功能,是CCD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报警产品主要是红外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安防行业进行的全面的IT化、互联网化,即IP化之后的架构、技术和系统后,也将借助互联网、3G等方式进行信号传输,与物联网传输层相对应。物联网三大要素中,最核心的是感知,亦即是最前端的传感器部分。一般概念上,传感器包括诸如RFID、各类感应探头、数据采集装置等,而具备智能视频分析功能的视频采集设备,实质上也是一种更直观和智能的传感器,它可以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来感知视频场景内的目标及其行为。随着智能视频分析与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视频感知将成为最重要的感知技术,成为物联网信息感知层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对智能视频分析的理解和应用都还仅限于运动目标检测(周界入侵防范),少量应用涉及到目标识别和视频优化,应用还未得到突破,怎样的应用才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市场天地呢?站在物联网应用的立场上来看这个问题,很容易得到答案。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能感知的数据和信息,就可以利用它来拓展这个数据和信息的应用方向。在面对物联网应用时,智能安防的解决方案要解决海量视频数据的分析、存储及传输问题,将结合智能视频分析技术、云计算及云存储技术,研发适用于物联网架构的解决方案。视频数据是宝贵的信息库,所包含的海量信息并不仅仅用于安防领域,也可以用于城市管理、交通诱导、商业分析、智能家居等许多民生服务领域,将不断探索将智能视频分析技术从安防领域拓展到服务领域,并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物联网联姻智能安防,其智能化平台的建设应与之同步。因为在物联网的建设中,仅建基础应用平台没法用,仅建运营平台也没法用,大的运营商,平台供应商做的都是大的共性的东西,个性化的可以实现具体应用的,还必须要建基本的应用子系统。
以城市公共安全智能视频监控平台为例,该平台是建立在政府支持下,透过物联网识别、采集、传输体系下的第三方智能平台。它以视频信息为“物”,通过赋予IP地址使得原来散落在各部门、各单位采集的视频信息通过物联网传输,并且集中到一个城市管理平台来,形成“人”(平台操作人员)和“物”统一,把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报警服务平台,出入口控制、消防安全系统,智能家居,数字城管,城市一卡通系统、智能建筑、远程医疗,远程看护……包括金融、教育、司法、环保等等各类行业应用中纳入了业务管理的平台。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能监控服务平台会给产业带来机遇,不仅仅只是安防。
三、物联网芯片“中国制造”面临困境
尽管我国已大量生产射频标签,但仍面临着核心芯片依赖进口、自主标准缺位、规模化推广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严重威胁了我国的产业安全,亟待引起相关部门和产业界的重视。
目前,位于安防产业链上游的安防芯片产业基本由国外企业所把控;产业链中游的硬件设备厂商已具有一定的研发技术实力,在部分领域也已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而产业链下游的系统集成产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市场相对比较分散。安防领域所用的芯片及关键器件基本是从国外进口,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许多企业赚取的仅是产品的加工或组装费,赚取利润仅为上游技术企业的1/5至1/10。
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芯片技术的大力支持,有了标准之后的芯片,发展得更加顺利。目前,物联网整体上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础半导体巨头纷纷推出适应物联网技术需求的专用芯片产品。
以ARM、Intel、博通、高通、TI等为代表的半导体厂家纷纷推出面向物联网的低功耗专用芯片产品,并且针对特殊应用环境进行优化。Intel发布QuarkSoCX1000、AtomE3800两个系列的物联网处理器,旨在提供浴室体重秤、工厂机器人、楼宇通风系统等物联网行业应用。高通也发布全新面向物联网的低功耗芯片和QCA400X系列网络平台,应用领域包括主流家电、消费电子产品,以及用于家庭照明、安全和自动化系统的传感器及智能插座。
但我国在基础芯片设计、高端传感器制造、智能信息处理等产业环节依然薄弱,对此,工信部日前发布2014年物联网工作要点,2014年要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重点推进传感器及芯片、传输、信息处理技术研发。
物联网芯片技术的开发,对于推进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环保等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支持物联网表示联网标识体系及关键技术研发;开展物联网技术典型应用与验证示范;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是接下去要做的重点工作。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