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浙江宁波港二期、三期、四期、五期、招商国际、梅山等6个集装箱码头的安全智能锁系统迎来了新的功能升级,集卡车、集装箱运行轨迹得以实现可视化监控,国际中转箱施验封业务告别“人工作业”时代。
过去,国际中转箱施验封业务主要采取人工铅封作业模式,但这种方法安全性较差,且使用成本高,愈来愈无法适应日益增多的集装箱作业量。为此,今年4月9日,宁波海关首次尝试在国际中转箱转码头业务上使用安全智能锁,此锁是利用GPS、RFID等新兴物联网技术的集成,以实现对集装箱运输途中的监控,具备查询、信息预警、途中监控、轨迹回放等功能,并可实现自动报警。
“事实上,早在2011年9月,海关就曾在拼箱监管仓库至各集装箱码头的在途运输监管上使用安全智能锁,目前共有16个拼箱监管仓库启用宁波电子口岸安全智能锁,累计运营6万余次,从拼箱监管仓库的使用情况来看,此套系统完全可以移植到各集装箱码头,打通电子化监管的‘最后一公里’。”
主管北仑、大榭口岸物流业务的大榭海关的副关长熊烽告诉记者,他们选取了四期码头作为最初的试点区域,从试运行情况来看,用安全智能锁对国际中转箱进行电子监控管理,有效降低了转码头带来的运输风险,无缝监管杜绝了不法分子途中卸货、换货的可能性。同时,进出口货物的在港停留时间也大幅缩短。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大榭海关又将安全智能锁系统在北仑口岸6个集装箱码头铺开应用,而此次的功能升级,则在原有电子化监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车辆和集装箱运行轨迹的实时播报。通过对电子车牌系统、箱号识别系统、宁波海关监管车辆gps监控系统的整合应用,运输过程中,集卡车和集装箱的任何一个使用情况都可以清楚地反映在海关监控平台上,相比过去整体性的安全监控,如今精确到了每一辆车、每一个集装箱,安全性更高,避免了危险因素的侵入。据估计,正式运行后,安全智能锁使用规模可达15―20万次/年。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