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23日上午,广东东莞市卫计局召开“平安医院”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卫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尹露萍向媒体介绍了东莞推进“平安医院”建设的情况。尹露萍介绍,目前全市47家二级以上医院已全部建设了警务室。
至于媒体关心的医疗责任险的问题,市卫计局副局长潘伟彪表示,已组织保险公司、保险行业协会、医疗机构、法律顾问就购买方案征求意见,目前已经形成初步意见,但还没有最终确定。
医院警务室全天值守
东莞自2008年开始探索推进“平安医院”建设。今年,市政府将“平安医院”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纳入民生“十件实事”之一。
尹露萍指出,市卫生计生局与市公安局联合下发《东莞市医院警务室建设工作方案》和《东莞市医院警务室建设规范》,要求纳入二级管理以上的47所医院(包括公立和社会办医院)应当设立医院警务室,目前已基本完成。
根据工作方案和建设规范,医院警务室至少配备1名专职民警或警长,工作人员包括辅警、治安员或医院保安,实行24小时值守,实现5~10分钟内出警,能迅速到达现场协助处理各种警情。
从今年5月开始,东莞公立医院在医院人员流动大、人员集中的地方和重要岗位安装电子实时监控设备,建立了医院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市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茶山医院等已率先完成全方位电子实时高清监控。
已化解195宗医疗纠纷
据尹露萍介绍,市医调委(东莞市医疗争议专业调解委员会)从去年10月正式运作以来,通过第三方调解的作用,中立、公正、专业地开展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11日,市医调委接待来访4200多人次,电话咨询4600多人次,受理案件198宗,成功调解195宗。受理案中以妇产科、外科、门急诊和儿科为主,其中妇产科占比最高,为15%左右,“受理案件涉及三甲和二级医院,赔偿金额为600多万元,平均一周调解一个案件”。
针对记者关心的医疗纠纷和医闹问题,市卫计局副局长潘伟彪指出,虽然东莞今年以来的医疗纠纷数量与去年大致持平,但《东莞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自今年7月起实施后,加之有市医调委做第三方调解,就医环境较以前有明显好转,就医秩序更为良好。
医责险购买方案未定
建立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医疗责任险统保,是媒体关心的热点问题。此前卫计局透露,东莞将组织全市所有的公立医院,以“团购”形式,统一购买医责险。
据初步测算,全市40家公立医院购买医责险的保费约为2500万元。而近8年来,东莞公立医院每年因医疗纠纷赔偿给患方的金额平均达1000万元。“投保成本相比每年的赔偿金差别较大。”市卫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已经组织保险公司、医疗机构等就购买方案进行讨论。目前已经形成初步意见,但还没有最终确定。
五项举措
净化医疗市场
尹露萍指出,为保障东莞正常有序的医疗环境,净化市场秩序,市卫计局从五项措施出发,净化外围环境,强化监督预警,规范从医行为。
一、实施黑名单制度。从今年起,市卫生计生局对违法违规医疗机构实行“黑名单”制度,截至7月,有67家医疗机构被纳入“黑名单”。
二、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今年,市卫生计生局组织开展了系列专项行动,对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监管,有效地净化了医疗市场,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三、实施阳光用药电子监测。全市所有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大部分民营医院均建立了医院阳光用药电子监测系统,有效对医生用药进行了实时监控,规范了医生的从医行为。
四、实施处方点评制度。二级以上医院均实施了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重点发现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等,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
五、建立暗访监督机制。今年以来,市卫生计生局组织了若干暗访小组,对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各单位进行了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责令相关单位整改。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