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产业,迫切需要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进一步加快信息化进程,推动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的深度融合,切实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保障高品质的国民生产生活新期待。
为此,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召集相关人士,于1月22-23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推进大会》。据会上消息显示,ETC、公交IC卡全国联网已进入攻坚阶段,而随着交通运输行业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安全应用,社会力量主导的市场和服务将成为这个千亿级市场的真正突破点。
“信息化、智能化是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分析,今年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规模将超过一千亿元。
会上多名演讲嘉宾透露,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全国ETC联网将于今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公交IC卡则将于2016年基本实现全国联网。此外,停车场ETC的国家标准也已送审,其中由北京有关方面负责起草的内容包括CPU卡格式核技术、关键设备检测、交易流程、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等。
虽然截至2014年12月26日,在交通运输部的统一指挥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陕西等14个省市的高速公路ETC联网已正式运行,但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实现ETC全国联网仍面临较大挑战;由于公交IC卡地域性也较强,某地方公交集团代表也在会上面露难色。
“市场和服务才是真正的突破点。”交通运输部公共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笑京表示,不管是科技工作者还是政府,都要主动地面对和适应新事务,让交通运输部来支持创新,因为只要市场发展起来了,挡也挡不住。
那么,未来应如何有效发挥市场的作用?在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看来,最关键的还是要加强公共数据信息采集和开放、制定互通互联的技术标准、推动政企信息共享。
“比如,如果客车的定位系统、车载设备主要是为企业运营管理服务的,就应该主要由企业投资;如果企业不需要,而主要是政府需要为行业监管和公共安全服务,那就应该由政府投资。”程世东表示,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多个领域,政府投资、政府运行已成为发展瓶颈,如果把各部门不涉及国家安全的数据资源共享出来,并让企业来参与投资,将更有利于发挥数据资源的经济效益,包括减少重复投资、减轻政府财政压力、降低企业成本等;但目前看来,主动共享并不现实,所以未来应出台强制性的规定:确定哪些信息应共享,不共享的内容应说明理由。
另据王笑京透露,“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部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有望启动,城市区域配送车辆的节能驾驶系统也要提上议事日程,此外,城市运营车辆电动化和智能化集成系统也在相关会议中反复强调,将会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的重点。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