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信息消费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一年多来,各地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政策支持的着力点,以重点项目建设带动扩大信息消费,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产品完善激励措施。上海,实施了高端软件、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新型显示、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专项;广东,通过实施重大工程项目推动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培育形成广州、东莞、惠州3个千亿元物联网产业基地;合肥举全市之力加快国家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2014年重点工作述评之三


  主动适应新常态,培育增长新亮点。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的新常态下,信息消费成为了亮丽的新的增长点。2014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对GDP贡献约0.8个百分点。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2015年预期目标:信息消费规模达到3.2万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促进信息消费是党中央、国务院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部署,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组合拳的重要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把促进信息消费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勇于担当,大胆创新,精心布局,攻坚克难,持续推进,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信息消费成绩单。2014年7月,国务院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落实情况,对19个重要议题进行了督查,国务院督察组对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的促进信息消费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


  敢啃硬骨头,高质量推进信息消费试点


  促进信息消费是一项开创性和探索性的创新工程,非但没有现成经验可循,而且还需要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探索与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方式。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对《意见》的落实精心部署。从2013年年底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遴选了两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县、区),共104个,印发了《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县、区)建设2014工作要点》。2014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推进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的金融合作协议》,支持相关信息消费重点项目建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强力推进和有效倡导下,各地信息消费的新模式、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一年多来,试点城市围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深化改革,积极探索促进信息消费的新机制。天津、浙江、湖北和宁波等省市,积极推进邮电通信业“营改增”改革试点;杭州等一批城市,不断探索三网融合新模式;上海等地通过政府数据服务门户探索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北京积极推进电子发票应用试点工作;重庆创新机制推动民生信息化服务向乡镇延伸。


  一年多来,部分省市及试点城市与有关部委、电信运营商、央企、相关行业协会合纵连横,积极探索促进信息消费新模式。浙江、湖北等围绕北斗应用与应用方展开战略合作;广东、河南多个省市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与电信运营商开展战略合作;新疆、厦门等与阿里巴巴、中国电子等行业骨干企业加强合作,营造信息消费良好的发展环境;部分试点城市依托企业、行业协会建立了一批面向信息消费的服务平台。


  一年多来,各地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政策支持的着力点,以重点项目建设带动扩大信息消费,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产品完善激励措施。上海,实施了高端软件、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新型显示、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专项;广东,通过实施重大工程项目推动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培育形成广州、东莞、惠州3个千亿元物联网产业基地;合肥举全市之力加快国家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建设。


  敢打攻坚战,全方位培育信息消费新亮点


  促进信息消费是一项纷繁浩大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工业和信息化部敢打攻坚战,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全方位培育信息消费新亮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从升级信息基础设施、扩大产品供给、催生新业态模式、培育新需求以及改善发展环境等各个环节全面发力、创新实践,为信息消费持续快速增长营造优良环境、打好坚实基础,从而使信息消费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年多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不遗余力推动信息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产品的供给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落实“宽带中国”战略,推动4G网络建设,完成了TD-LTE、FDD-LTE牌照的发放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结合4G网络建设,组建铁塔公司加强资源共建共享。


  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增强信息产品供给为核心,依托科技重大专项和产业基金,推动信息终端和核心技术产业化,组织开展北斗导航在交通、电信、装备等重点行业的应用示范工程。


  一年多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培育信息消费需求,引导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完成云计算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组织实施2014年云计算工程。组织实施了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支持重点行业和民生领域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引导移动互联网新业态发展,线上线下互动(O2O已成为信息消费新方式,移动网络、地图定位、移动支付、二维码、移动社交等移动技术实现新突破。


  一年多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拓展信息消费途径,促进信息消费向高品质、个性化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组织开展了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创新试点,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2014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约12万亿元,增长20%,其中网络零售额增长41%,互联网行业收入增长50%。


  一年多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化改革创新,为促进信息消费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新动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信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探索基于互联网的融资新模式;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网站备案,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制定信息消费的统计体系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当前技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大变革的环境下,信息消费的产品业态、商业模式还远未成型,信息消费的巨大潜力正有待挖掘。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促进信息消费工程的持续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消费将继续释放红利,催生更多新模式和新业态,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工信部:信息消费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阅读剩余 49%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机器视觉入百业:“新工具”与“旧行业”再次科技碰撞

    当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盛行时,探讨算法的极快落地,成为现实。而实现这一切的技术基石,还是源于算法能将视频流解析成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结合AI、云计算、大数据多元化智慧应用赋…

    2023年11月28日
  •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云计算市场规模达3229亿元

    11月15日,在2022(第二十一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何桂立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0.5万个,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3229亿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4041亿元,数字经济市场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0749亿元。

    2024年2月20日
  • 网络安全领域的7项关键新兴技术创新和趋势

    人工智能能够更快地应对漏洞,在推进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物联网设备代表了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它们不是传统的计算设备,而是通过外部交互发送数据、接收指令或两者兼有。

    2024年2月19日
  • 腾讯施雪松:数实融合,全真互联,助力高速公路高质量发展

    3月30日至31日,第25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暨技术产品博览会于2023年3月30-31日在福州海举行,腾讯智慧交通副总裁施雪松受邀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做“数实融合,…

    2024年3月3日
  • 希捷亮相ODCC与阿里云“方升架构”服务器发布会

    作为阿里云的合作伙伴以及ODCC会员单位,希捷为方升架构提供了大容量、高可靠且契合规范化、标准化需求的存储解决方案。希捷银河(Exos)X16企业级硬盘是方升架构高密度JBOD存储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助力方升架构高效扩展冷存层。多硬盘节点和大容量硬盘对数据存储平台进行优化,有效降低硬件设施成本、管理成本和维护成本等。

    2024年1月27日
  • 数字中国建设的“高速路” 超算互联网部署开启

    4月17日上午,国家超算互联网工作启动会在天津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中国科学院院士、超算互联网总体专家组组长钱德沛,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等多位专家,有关高校、科研机构代表,各国家超算中心负责人,分享了超算运营服务经验,探讨国家超算互联网建设路径,加快构建超算自主生态体系,落实超算互联网行动方案。会议发起成立了国家超算互联网联合体。

    2024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