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概念不断推陈出新改变我们的生活。也许你以为只有家居、城市、社区这些地方用得上智能,其实,智能与智慧已经开始渗透方方面面的各个领域中。如广东梅州公安近年在推进“四项建设”过程中牢牢抓住信息化和实战化两个关键词,不断提升“打防管控”的科技含量,形成“辐射省际、覆盖全市、纵连城乡、直击到点”四位一体的同心圆式安防体系。
智慧城门――信息导检打造环粤“护城河”
素有“中国客都”之称的梅州市地处广东东北部。作为南粤“北大门”的守护者,梅州公安大量投入前沿装备和信息化技术,于今年3月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广福、八尺、茶阳等3个省际智能安检站。
“与以往不同,新的安检站有两个特点,一是固化运作,二是信息导检。”广福检查站站长叶聪介绍。所谓固化,即安检站按照基层实战单位标准,成建制配置警力,实行全年驻守,由以往的“运动战”转为“持久战”。此外,检查站通过信息化模式盘活警务资源配置,突破传统安检站在警力、时空方面的瓶颈。
走进检查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型LED屏幕。通过与检查站前方设置的“智慧摄像枪”相连,临检车辆的预警提示、检查次数等信息在屏幕上一览无遗。民警根据屏幕提示,不仅可以对可疑车辆进行重点检查,而且可以放行前方已查车辆。文章开头出现的那辆涉毒轿车,就是民警通过预警信息准确锁定并查获的。
在检查通道的一端,是人像自动识别系统,与治安卡口、安检室入口、移动警务终端等设备互联,能够对遮挡、蒙面、戴墨镜的可疑人员进行智能分析比对,显示其身份信息。
检查站的中枢位于指挥调度室,室内的视屏墙格外引人注目,其核心是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的辅助决策系统,在这里可以实现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互联,同时指挥全市各检查站和治安点,实现扁平指挥,实时调度,在各级、各警种间架设了一条快速反应的“绿色通道”。
自3月26日检查站正式运行以来,环粤检查站共检查车辆7115辆,人员16972人次,系统自动发出预警16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7人。省际检查站名副其实地成为守护梅州的“第一道防线”。
智慧城区――可视交通缓堵保畅“路路通”
4月9日,石先生到梅州市区办事时,由于没有找到停车位,便将车停在路边后离开了。刚下车一会,石先生的手机就收到了一条信息,“尊敬的粤M×××××车主,您现停放车辆的位置属禁停区,请尽快驶离,以免受罚”。
原来,这是梅州市公安局向市民发出的交通违法提示信息。有了类似信息,车主们的交通违法行为就可以得到及时纠正,既实现了道路交通的通畅有序,又能尽量避免车主受到处罚。
近年来,梅州市公安局加大对“可视交通”的投入,增设和升级了城区高清监控视频,通过违法图像实时与机动车信息库进行数据共享,将交通违法行为以短信形式同步告知车主,留出纠正违法、恢复畅通的时间,有效减少了违法行为,深受百姓欢迎。
与此同时,该局还自主研发了全国第一个警民互动式APP“平安e通”,将道路视频快照融入手机软件。市民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全市各主要交通路口的实时路况,提前规划出行路线。
通过科技支撑,梅州的交通管理由粗放型逐步向智能型过渡,交通指挥基本达到提前预见、实时可见的水平。今年以来,梅州城区拥堵时长和拥堵路段明显减少,特别是春运和清明期间,在大量外来车辆进城的情况下,梅州城区未发生大面积、长时间的拥堵现象。
刘姨是梅县新城程江社区的住户,前两年,她在小区里接连丢了两辆自行车,对此颇有微词。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小区再没有丢过自行车,聊起治安状况刘姨赞不绝口。
刘姨由揪心变为放心,是因为小区安装了智能门禁。去年以来,梅州公安在全市推开智能小区建设,重点对安防措施不完善、出租屋比较集中的小区安装智能门禁。门禁系统采用实名登记方法,一人一卡,凭卡出入。在发卡前,系统会主动读写持有人的身份信息。持卡人进出小区时,门禁系统会自动识别身份,大幅降低了外来人员和不法分子混进小区的几率。安装门禁以后,小区和楼宇的治安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小偷小摸现象基本绝迹。
智慧农村――天网相连构筑安防“共同体”
去年农忙时节,一名黄姓青年从梅县隆文镇溜进桃尧镇显朝村,盗窃一辆摩托车后就想逃跑。不料村干部在监控视频中发现了其盗窃过程,并发动村民和邻近大美村护村队对其进行围堵。盗贼察觉后,立即弃车跳进路旁的水沟逃匿,但最终在团团包围下束手就擒。
据介绍,梅州利用视频实现村村联防,对维护农村治安、震慑违法犯罪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去年10月,一伙社会青年开着面包车到大美村意图偷狗,村民发现后立即报警,并通过视频与邻近的乡诰上、桃源、深教三个村互联。在派出所的指引下,四个村的村民以视频为导向,和民警一道对面包车进行接力跟踪,使这伙人无法下手,最终灰溜溜地逃走。
桃尧派出所所长陈增新介绍说,“近年来,平安视频建设的触角开始向偏远山区和乡村延伸,派出所通过发动乡贤投资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农村视频的覆盖面,人防、物防和技防融为一体的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桃尧镇16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治安视频,其中13个村的监控视频由乡贤投资。每个村的主要出入口都有视频把守,并且在派出所的指导下,村与村之间还实现了视频和联防队的互联。在梅州,像桃尧一样的“1+1”(政府建设平安视频+乡贤集资建农村视频)视频建设模式基本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并实现了“无缝对接”,城乡一体的“天网”进一步压缩了违法犯罪的空间。
智慧公安――科技强警提升主业“含金量”
1月22日,随着犯罪嫌疑人张某被兴宁警方从韶关押解回梅州,一宗悬疑9年的命案终于告破。而直接锁定嫌凶的,是DNA比对技术。
2006年5月,梅州兴宁市某商铺发生一起命案,店主遇害。案件发生后,市县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全力破案,但一直没有取得突破。公安机关一直没有放弃,并反复梳理寻找突破口。其间,梅州公安DNA实验室正式建成。此后警方再次对此案进行会诊,并在物证细微之处检验出死者以外的DNA。2014年,通过大量生物样本比对,警方将侦查范围锁定在兴宁市水口镇附近。经进一步海量筛选,今年1月19日,技术人员通过掌纹和DNA比对,证实物证上的DNA信息与水口镇男青年张某吻合,并将身在韶关的张某抓获归案。
据了解,近年来梅州公安坚持“打击是第一主业”的意识,在侦查工作中不断加大信息化、科技化投入,逐步形成了传统化与数字化并举的技战法,在实战中取得了越来越显著的成效。
“信息化引领下的公安工作,是人机合一的智慧型、复合型工作。在这种新常态下,不断提升警务工作的科技含量,将使民警依法履职、快速反应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梅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史明锋说。
实践证明,“智慧安防”在梅州的平安建设中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2014年全市刑事发案明显下降、破案绝对数和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梅州相继入选了“全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和“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平安名城”的金字招牌已然与“中国客都”的名片同辉。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