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高峰安检或将逢包、逢液必检

今后,上海轨道交通还将继续扩容,16号线这样的3节编组未来也不会再有;同时,将继续加强安检,向逢包必检、逢液必减过渡。这是记者从今天(23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市政府关于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上获得的信息。

  今后,上海轨道交通还将继续扩容,16号线这样的3节编组未来也不会再有;同时,将继续加强安检,向逢包必检、逢液必减过渡。这是记者从今天(23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市政府关于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上获得的信息。


  轨交安检在高峰时“形同虚设”?公安局:地铁安检将更严考虑逢包必检


  专题询问上,吴尧鑫代表指出,公共交通安全是一个有责任的政府对市民应有的承诺和担当。上海所有轨道交通安全防范措施主要是进站安检和公安人员巡查。全市的轨道交通设立了625个安全点,配备了5600多名安检的保安,要求大件必查、大容量液体必查、各类编制袋必查等等。


  “但是这些制度执行情况并不是非常理想,尤其是在高峰时和各类乘客不配合情况下,安检就形同虚设。”也因此,吴尧鑫提问,当前地铁安检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呢?对地铁安检存在的不足有什么更好的措施呢?


  对于吴尧鑫的提问,市公安局负责人现场回应称,安检工作始于世博会,作为一批长效措施中的一项已经固化下来。现在做的安检工作实际上是依据人大通过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具体由轨道的保安公司来组织实施。地铁安检工作确实有加强的空间。原则是“大包必检、小包抽检、逢疑必检”――这个原则还要更趋严格。此外有关部门也在做调研,可能逐步会向逢包必检、逢液必检过渡。


  市公安局负责人说,轨交安检队伍有5600多名人员,其中1/3每年都是流动的,去年一年整个安检队伍辞职不干的有1400多名。主要的原因一是劳动强度大,还有从事安检工作具体岗位的安检员成就感不足。极少数市民有的不配合,有的甚至谩骂、打骂――每年安检员有一、两百人遭受这样那样的不配合情况。关于安检队伍5600多名人员的管理,怎么进一步提升能力,加强他们的责任感,要形成合理的薪酬体系、留得住人的工作氛围――这些是需要着重考虑改进的地方。安检这项工作也需要倡导更多的市民来主动配合,真正形成轨道交通安全人人有责的氛围。


  轨交客流增幅远超其他公交减幅?市发改委:上海轨交未来还将继续扩容


  陈燮君代表指出,上海高峰时段公交的超负荷运行成为了常态,大大增加了出安全事故的概率。上海城市交通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就是“公交都市”的定位。就2014年最新统计数字来看,轨道交通增长量非常大,接近13%,“这个数字告诉我们什么呢?其实不能用此起彼伏、此消彼涨的方法来内部解决问题,交通的超负荷主要是城市还在剧增的人口压力造成的。”


  也因此,陈燮君提问,如何科学的把握现在公共交通三个板块即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和市内水上客运之间的内在结构?


  对此,市交通委回应陈燮君代表时说,解决上海特大型城市的交通问题,唯一的出路是公交优先,国家交通部也把上海作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根据规划,2017年应该上海公共交通占城市出行人数的比例要达到50%(不包括步行),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出行量的50%,“这两个目标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到2017年是可以达到的。”


  市发改委负责人则回应,上海是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交通为基础,加上其他公共交通为补充,形成整个服务于市民的公共交通体系。其中轨道交通在公共出行里面占了很大比例,目前上海轨交总长度577公里,平均承载日出行量将近900万,高峰节假日超过1000万,“上海的轨道交通还有继续完善、扩容的任务。”


  据发改委透露,规划上海的轨道交通总量,目前确定了两个“1000”――现有的577公里到2025年要达到1000公里;上海的近郊和郊区以市郊快速铁路为主的轨道交通再增加1000公里。今年开始上海轨交在很多区间段上增设了“双列位停车”,发生故障时可以非常快地缩短事故影响时间――在区间之间增加一个停车位置,一旦发生故障车上马上就近离开轨道,保证车辆的运行。这样设置一处至少增加1亿元投资,目前已在14号、15号、18号里面规划实施。


  轨交早高峰超载如何保证安全?申通地铁:16号线3节编组未来不再有


  马新生代表表示,市人大财经委和上海调查总队就“十三五”规划向人大代表和市民问卷调查,对交通出行调查对象的意见和需求排在前三位的是:减轻轨道交通拥挤程度、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和加大公交优惠力度,“根据这个调查,轨道拥挤排在第一位,可以看出上海市民和人大代表对改善缓解轨道交通拥挤是非常迫切的。”


  “目前上海轨交运行客流量平均每天800万人次,工作日是900万,节假日突破1000万,绝大部分车辆均处于100%的饱和度,早高峰超载达130%――这样的饱和度下,安全运行是可控范围内吗?”对此,马新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对此,申通集团负责人表示,预测如果按照10%左右每年的增长,未来两、三年就有可能达到每天1100万-1200万,到2020年就会在1300-1400万。“超大型的客流怎么保证安全呢?从目前列车的承载率来看,轴重是14吨,按照A型车来设计定员是310人,就是130%的概念就是可以增加100个人,实际上每天像早高峰的时候1号、2号线车站基本上都是在410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数据管理确保列车安全,通过远程监控、设备设施的监测来解决超载的问题,安全上是有保障的,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申通集团方面也透露,现在上海大客流主要矛盾是在中心城区,如何减负?“一个是可以通过未来的规划、线网的设计优化分分流。第二个是增加列车、缩短间隔来提高效率。三是不要再出现小型车辆,比如说16号的3节编组今后不要再有了。”


  据透露,17号线是6节编组,最近已经提给发改委基本批准了。老线建设、新线建设把4节改成6节,14号线把原来的6节编组,改成8节编组。这样在客流的分流方面,减压方面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市规土局负责人则表示,轨道交通发展必须要和城市的产业布局、人口布局同步。另外也有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的作用。现有轨道交通线路上是不是出现了大客流的拥挤状况,这需要在规划当中完善和调整。“在新一轮轨交规划当中就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平行线分流和缓冲。――新规划的15号线,就是平行1号、3号线;规划的21号线就是平行于6号;规划的22号线就是平行于8号线。”


  此外,对于新一轮发展区域要重点支撑,比如说原来人比较少的滨江地区、自贸区和几个科创中心的重点区域,包括要转型的区域――比如说桃浦、吴淞、高化,怎么和轨道交通进行支撑。


  规土局负责人也表示,过去想的比较多的是“同台换乘”,现在评估下来不一定是非常好的理念。尤其是3线换乘或者4线换乘,“我们在规划当中是不是要适当的避免?有时候三线换乘安全效率可能还不如三个“两两换乘”。另外也要适当修改一些技术规范,比如换乘通道设定一个最小距离,通道宽度保持在6米以上。这些原来没有具体的规定,现在正在进一步加强。”

上海地铁高峰安检或将逢包、逢液必检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宝盾新一代智能感应安防速通道在中国正式发布

    此次发布会是荷兰宝盾Speedlane Lifeline系列的一次技术盛宴,尤其得到集团的高度重视。来自皇家宝盾集团的全球产品经理Dann先生向大家介绍了Lifeline系列下摆动翼、伸缩翼及光学速通道的产品特性及亮点。

    2024年1月28日 资讯
  • 大华携手金蝶共筑安防“长城”

    日前,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技术”)与金蝶签署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大华技术将全面采用金蝶K/3 ERP产品,搭建起覆盖财务、物流、生产、成本、HR等系统的信息化管控平台,以大幅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024年2月5日
  • 易华录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由中国电科牵头研制、参与研制的17个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二等奖。

    2024年6月27日
  • 四部门联合部署烟花爆竹旺季安全监管工作

    从加强烟花爆竹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深化烟花爆竹经营安全专项治理、强化烟花爆竹流通运输过程监督管控、严把烟花爆竹产品质量安全关、严格规范燃放和个人购买烟花爆竹行为、保持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运输燃放烟花爆竹高压态势等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2024年6月16日
  • 晋城首批粉尘污染源监控系统投入使用

    12月7日,从晋城市环保局传出消息:该市已在晋煤集团古书院矿、沁和能源集团等10家重点堆场建设的首批粉尘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投入使用。

    2024年6月15日
  • 安防行业+人工智能――技术改写下的智慧生活

    产业风向正在发生变化,行业内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业内人士认为,行业第一梯队之外的企业,要么与龙头企业共舞,为其提供配套服务,要么在行业各个细分领域集中发力,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024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