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构建超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城市公共安全事关每个人的福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通过统筹协调、科学管理,堵住治安、交通、消防、轨交、反恐等每一个环节的漏洞,无疑是对城市管理能力的极大考验。只有主动适应时代变化要求,积极在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方面开展创新,才能把城市公共安全工作提高到新水平、新高度。

  为破解公共安全“难题”,上海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实践,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整合社会资源,努力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上精耕细作,有效维护了城市的平安和谐。上海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白少康说,要始终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坚持以机制手段创新为契机,牢牢把握互联网条件下的大数据应用,加快构建符合上海国际性大都市特点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全力以赴为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从“治安标准”到“反恐标准”


  问题导向、法治保障提升安全标准


  夜幕降临,黄浦江两岸华灯齐放,江堤上,市民沉醉于美轮美奂的夜景;江堤下,公安民警坚守岗位,守护着城市的平安祥和。作为一座实有人口超过2400万的超大型城市,上海时时刻刻面临着治安、消防、交通、反恐等众多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严峻考验。


  在上海街头,特种机动队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38个作战单元、1053名民警以武装巡逻车为单位活跃在街头巷尾,他们动中备勤、屯兵街面,成为应急处突的重要力量。上海公安在全国率先成立成建制特种机动队,不仅仅是增加一支队伍、一个部门这么简单。上海公安主动将工作标准由治安标准提升为反恐标准,全面提升城市治安防控水平。


  今年年初,上海公安专门开展了城市公共安全消防高风险专项调研和轨道交通安全隐患专项调研,逐一梳理消防和轨道交通领域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水平的系统性意见。


  法治建设是公共安全管理的根本保障。今年4月,在上海公安的积极推动下,《上海市公共场所人群聚集安全管理办法》审议通过,要求严把大型活动的“源头审批关”和“现场管理关”,为大型活动安保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从“凭经验”到“靠大数据”


  科学预警、完善预案应对安全风险


  预警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首要环节。与以往凭经验开展公安管理工作的模式不同,上海公安机关近年来越来越注重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努力把精细化、常态化理念贯穿于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全过程,积极探索“人力+科技”、“传统+现代”的风险预警模式。


  精确的大数据分析能对社会治安起到预警作用,进而对打击破案实现精确制导。近年来,上海公安机关创建大数据实战应用平台,整合共享公安内外海量数据信息资源,研发应用超级搜索、超级地图等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进平台大数据应用与应急指挥、侦查打击、治安管控的一体化运作。今年1月至9月,全市破获刑事案件6.8万余起,同比上升10.2%。


  从“守土有责”到“社会共治”


  协作联动、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守土有责”固然重要,多方参与、社会共治才是实现城市平安的“捷径”。上海公安努力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全力加强治安巡逻防控网、武装应急处突网、群防群治守护网“三张网”建设。在此过程中,上海公安机关通过内外联动、分工协作,最大限度提升治安防控效能,打造公共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


  为实现全市应急处突力量“无缝衔接”,上海启动地方公安与铁路公安联合武装巡逻工作机制,统筹规划火车站区域联合武装巡逻工作。同时,建立公安、武警联合武装巡逻工作机制,与武警上海总队建立指挥调度、装备保障、勤务协调等工作制度,有效提升了城市治安整体防控效能。


  为解决治安管理中的基础性、常态性问题,上海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做强街面治安协勤、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联防、治安反恐信息员“三支队伍”,真正构筑起群众广泛参与的全覆盖式安全守护网。目前,全市共有20余万名平安志愿者、1.5万余名治安信息员、3000余名综合管理辅助队员、6000余名交通协管员参与群防群治工作。


  从“阶段严”到“常态严”


  最强措施、最严管理支撑城市平安


  上海公安机关始终以最强措施、最严执法,在动态管理中把各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今年8月以来,上海公安交警部门分5个批次、不间断地组织开展“打非治违”集中整治交通违法统一行动。行动期间,上海公安交警部门查获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18.3万余起。


  同时,该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会同地铁运营部门在全路网严格落实“大包必查、小包抽查、逢疑必查”安检措施,加强对危险品、违禁品的检查。驻站民警加大巡逻、盘查、临检力度,全面加大轨道区域管控力度。在今年各项行动中,轨交公安出动警力4000余人次,抓获网上在逃人员189名,查获危险品、违禁品4411件。


  短评


  城市公共安全事关每个人的福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通过统筹协调、科学管理,堵住治安、交通、消防、轨交、反恐等每一个环节的漏洞,无疑是对城市管理能力的极大考验。只有主动适应时代变化要求,积极在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方面开展创新,才能把城市公共安全工作提高到新水平、新高度。


  上海公安机关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安全标准,依托“大数据”创新风险预警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通过最严管理消除安全隐患……一项项体制机制的创新折射出上海公安机关工作思路的转变与升级。

上海构建超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阅读剩余 59%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全国各地派出所探索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夯实平安基石

    为实现“让处警再快一分钟”的工作目标,南京西路派出所还通过人机互动全覆盖与街区移动警务站来延伸在“巨富长”独立巡区的管理触角。

    2023年8月11日
  • 佳都科技携手自动驾驶独角兽文远知行打造交通数字化运营新标杆

    12月22日,佳都科技与L4级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于广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佳都科技重大项目办公室副总经理吴鸿军与文远知行总裁办主任、政府事务总监张永刚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在智能交通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城市交通大脑、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地图服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携手推动“智能交通+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场景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打造交通数字化运营新标杆。

    2024年2月22日
  • 以数字中国构筑发展新优势――加快数字中国建设

    把《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将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

    2024年11月21日
  • 工信部等4部门提出五方面措施 保障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工信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用三年时间,总结推广一批融通发展模式,引领制造业融通发展迈上新台阶;支持不少于50个实体园区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特色载体。

    2024年6月14日
  • 德清:在全省率先打造电竞酒店智慧监管模式

    日前从德清县公安局获悉,为有效保障未成年人权益,该县在全省率先实施电竞酒店“1+2+3”一体化监管模式,通过优化一套系统,实施“酒店+网吧&rd…

    2024年3月3日
  • 线缆质量识别与安装应用注意要点

    中国线缆行业虽经历了二十多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没有走出大而不强的怪圈,和世界一流企业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数量多且规模小、规模经济远远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等诸多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进步,我国电线电缆企业发展面临这优胜劣汰的市场状况。

    2024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