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IBM取得骄人的业绩,与其在中国营销策略的成功是分不开的。但如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业务拓展,是这位“蓝色巨人”必须要完成的课题。
日前,海信网络科技公司与IBM公司在北京科技博览会上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交通领域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涉及技术、营销、服务等多项内容,这是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智能交通领域签署的第一份正式的战略合作协议。是什么原因促使海信集团放弃每年1亿多元的系统集成业务而与IBM携手出击智能交通领域?
智能交通前景可期
去年,IBM在北京宣布,新加坡中央商务区(CBD)的一个交通预测试点项目成功完成。利用来自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的i-Transport系统的历史交通数据及实时交通信息,IBM的“交通预测工具”在预先设定的时段内(10分钟、15分钟、30分钟、45分钟和60分钟)对交通流量进行了预测。总体预测结果远远高于85%的目标准确率。采用这些预测结果,陆路交通管理局的交通控制人员将能够更好的通过预判管理交通流,有效的防止交通堵塞。
随后,IBM设立了“城市交通项目”以开发潜在的解决方案。此后,IBM一直与全球很多城市进行合作,以寻求能将这一愿景进一步付诸实践的更多试点项目。
而海信经过10年的自主创新和市场培育,已经连续中标北京、上海、青岛、常州等多个全国大中城市的智能交通项目,最近还承担了北京奥运公交专用车辆T4项目,目前海信网络科技占据了中国智能交通20%的市场份额,在新兴快速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市场的覆盖率更是高达70%。这意味着海信已经完全具备在国内市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同时跨向国际智能交通市场的实力。
海信目前在智能交通领域已经具备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并完全掌握了混合交通信号控制算法与技术、公交车辆调度算法研究、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技术等一批顶尖核心技术,已然成为国内智能交通产业的“先知先行者”。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形成了中国交通特色的自有标准,成为中国智能交通领域因自主技术创新赢得客户广泛认同的一线民族品牌。
而这些优势正是IBM所需要的,这就注定了在智能交通这一具有潜力的领域,两者会达成共识。
海信与IBM握手互利互惠
海信与IBM双方对于国际智能交通市场的敏锐洞察,奠定了此次合作的坚实基础,而此次合作对双方又是互利互惠的。
从IBM这方面来讲,去年7月份,IBM发布5项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的新技术,同时宣称要把这些创新技术在未来几年全面推出。IBM很希望借助海信的本土化优势来切入中国的智能交通市场。
从海信这方面来讲,海信智能交通技术虽然在本土化标准制定和政府关系方面有一定优势外,但与西门子等跨国巨头相比,软硬件后台支持领域则劣势明显。海信可借助IBM在系统集成、维护服务、管理咨询、软硬件产品等方面具备的完善解决方案,以及其在国际市场的强大影响力发展自己。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海信网络科技作为海信集团四大业务板快之一,目前正处于快速扩张期,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由于其国有控股的性质很难到海外上市,在这样的情况下寻找战略投资者将成为其短期解决资金难题的主要方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软件、硬件、咨询服务、集成和运营维护服务等多个产品线为核心展开合作,充分结合海信在中国智能交通行业自主创新技术和市场优势以及IBM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全面服务能力,形成优势互补,预计年内会推出国际一流水准的新一代智能交通应用的系统解决方案。
IBM的中国战略
IBM相关负责人对智能交通的看法是,交通堵塞每年导致大量燃料浪费,通过使用司机辅助技术、智能交通系统和公共交通系统,未来汽车行驶时可接受其他汽车的相关信息,了解到最新的路况并反馈给司机,以便司机做出相应调整,避免交通堵塞。
语音识别系统则可使司机通过声音与汽车进行互动。智能机场系统将会提前告知乘客飞机路线的改变、飞机的起降情况,并方便乘客寻回丢失的行李。IBM印度研发实验室负责人丹尼尔t迪亚斯说,未来几年,IBM将全面推出这些创新技术。目前,使用传感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等已在有限范围内得到运用。
此次海信与IBM的合作,正是IBM在中国智能交通市场走出的第一步。IBM亚太地区副总裁罗解放表示:“我们很乐意与海信合作,因为IBM看到了海信网络科技公司在智能交通领域的行业地位和技术优势。相信我们在国际大交通市场的战略合作必然是长期共赢的。”
此次合作,IBM的策略是借助海信的本土优势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这也为中国企业今后走国际化道路指出了一个方向,在开放市场下,企业可以走扩大合作模式的国际化发展道路。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