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系统唱响IP时代

一谈到视频监控技术和方案的发展历史,业内人士都会如数家珍,模拟、数模结合、矩阵、DVR、网络数字系统、全数字系统等等如云。

    一谈到视频监控技术和方案的发展历史,业内人士都会如数家珍,模拟、数模结合、矩阵、DVR、网络数字系统、全数字系统等等如云。20年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逐步的从关注图像技术本身(例如分辨率、照度、环境适应、光增益光抑制、压缩算法、延时等),向图像的传输(光纤/IP)、接入(无线/IP Camera)、保存(本地、集中式、分布式、备份)、价值开发(智能分析、联动)方向发展,而视频监控的需求,也逐步从10-50个监控点,向几百、成千上万、数十万个监控点规模发展,从几根光纤、到局域、城域到广域。

  被称之为第一代的模拟监控系统,突出了对图像质量的要求,矩阵和显示系统配合,很好的还原了图像质量,延时短,满足了在小规模、小范围下的质量需求和管理要求。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致命问题:系统限制了监控数量和区域范围,不易扩展;无法灵活、高效储存和交互;只能最简单操作类管理,多级多权限多域操作无法实现。



视频监控系统唱响IP时代


  被称之为第二代的数模结合监控系统是在原有模拟系统上升级改造,模拟图像采集后,将视音频信号通过光端机远程传送到中心,通过编码存储为数字形式,完成远程的视频传送和交换,管理和控制的功能更加丰富,更加灵活。它解决了第一代系统的部分问题,但是要实现远距离视频传输需铺设(租用)光缆、同时前后段均需安装光端机类设备,系统建设成本高,不易维护,线路实现也是最大的障碍。

    被称之为第三代的网络数字监控系统将传统的模拟视频信号在本地转换为数字信号,就近接入IP网络,利用最广泛、成本最低的IP网来传输,实现了视音频的数字化、系统的网络化,IP可达即能实现监控点统一就近接入。由于省去了传统的布线、工程施工、线路维护等费用,使得网络监控系统的部署成本大大降低、接入数量也消除了对矩阵容量的依赖。对于使用者来说,通过IP网管,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一目了然,故障情况自动报警,对于并发的控制需求,可以在预先设定的规则下有序操控。系统能够方便的扩展,容量平滑升级,保护前期投资。

  被称之为第四代的全数字智能化监控系统从前端视频源开始实现数字化和标准化,结合先进的计算技术、数据管理和交换技术,视频图像系统成为重要的资源,与IT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其他应用系统间实现无缝连接,统一管理和控制。图像资源整合与开发是第四代监控系统的重要特征,把视频监控图像这类非线性化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规模化、系统化、平台化,为上层不同类型的业务应用提供开发资源。

  前端一体化、接入多元化、视频数字化、系统网络化、管理智能化是视频监控系统公认的发展方向,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最基础的两个前提。

  视频监控系统的数字化,是系统中的视频、音频、控制信息从模拟状态转化为数字状态,实现了从“以成像技术为中心”到信息采集、压缩、传输、系统控制的转变。数字化使得图像的低带宽远距离传输、低成本大规模存储、智能识别分析、业务集中管理成为可能,是推动视频监控业务发展的关键。

  系统网络化意味着视频监控系统的结构从早期小规模分散型孤岛向多级分层分布式系统发展,由于IP技术具有实时多任务、多用户、分布式、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使得系统具有通用性强、开放性好、组网灵活、控制功能丰富、数据处理方便、人机界面友好、便于维护,容错实现等特点,丰富了接入方式和成本,同时打破了布控区域限制,打破了部署和扩展的地域和数量界限。

  智能化离不开分析、统计、模型、算法、处理、联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数据、流程、控制经过复杂的设计来实现。视频图像进入应用时代,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就是视频监控系统平台,IP是统一各业务系统消息交互机制的标准和规范。于是,IP技术被业界一致认为是未来视频监控的主要承载技术和平台。

  视频监控作为一种业务应用资源,一旦找到了IP网络这个航母级的发展平台,传统的架构将会很快崩溃和边缘化。因为,在技术领域,能够统一天下的一定是标准,而标准一定代表着规模和开放。

  在IT领域,一直困扩大家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网络技术有很多种,IP并非最优秀,却能一统天下?这个问题讨论了很多年,也已经被现实做印证。ATM和IP之争,被认为是通信行业经典的PK。ATM技术优秀的业务能力、安全稳定、强大的QOS,被internet、IP网络的快速发展冲垮,而一直被认为是IP的缺陷(安全、多业务、QOS等)被很快解决和抑制。如今,照相录像全部数码化、传统广播电视已经数字化高清了,通信业务(固定电话、手机长途业务)也已经是IP承载了,会议电视系统从H.320 E1专线标准过渡到H.323 IP标准,视频监控走到今天,必然会选择IP技术。
 

视频监控系统唱响IP时代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推动医院智慧安防建设 构建“平安医院”

    医疗行业是关乎民生的产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做好医院安保工作、加强医院管理、解决医疗矛盾、成为医疗卫生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守护医院人员安全打造安全有序诊疗环境 1)医护人员室…

    2024年3月6日
  • 雪亮工程要实现系统的整合需要开放的架构

    雪亮工程要实现系统的整合。首先新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架构,能够保证后续系统的扩展和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入,同时要与现行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和互操作。在整合各种资源时,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不同的系统模式;不同的信息流型式;不同的图像格式。

    2024年4月24日
  • 萤石网络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70.30%

    8月5日,萤石网络发布2023年半年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2.85亿元,同比增加9.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59亿元,同比增加70.3%。   萤石…

    2023年8月11日
  • 中国初步形成企业为主体的智能交通新模式

    14日在北京发布的2013年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显示,中国智慧交通建设得到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大力投入,特别是大型IT企业积极提供出行信息服务,以企业为主体的智能交通发展新模式初步形成。

    2024年6月14日
  • 《中国安全防范行业年鉴》(2013版)编纂工作启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协会近日下发通知,采集会员企业2013年经营情况和重要事件,即3种类型、4个数据和2类事件。协会将把汇总的信息作为参考依据之一,对行业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研判,并适时发布。同时,部分信息和数据还将酌情编入《中国安全防范行业年鉴》(2013版)中的“企业篇”、“大事记”等章节。

    2024年6月16日
  •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团体标准发布

    据了解,《第1部分:平台技术规范》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架构,以及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中政府安全监管平台、企业安全监控平台和社会化安全监控平台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与技术要求;《第2部分:终端技术规范》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终端及外设的要求及测试方法;《第3部分:通讯协议规范》规定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车载终端与监管/监控平台之间的通信协议,包括协议基础、消息定义及数据格式。

    2024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