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戴上智能头盔 劳保用品添“智” 劳动安全加“码”

受访专家建议,运用新技术为劳保用品添“智”,为劳动安全加“码”,在提升劳保用品功能性和舒适度的同时,在劳保用品的发放、使用、管理上实现智能化。

  智能头盔、5G智能安全帽、“自带”安全培训的安全帽……随着科技的发展,劳保用品不断更新换代,在各项新技术的加持下,除了起到保护作用外,满足不同工作需要的高性能劳保用品不断被开发出来。职工期待,劳保用品的配备和发放都能与时俱进,为劳动安全增添更多保障。
  6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帽、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安全带等劳动保护用品(以下简称劳保用品),事关职工的作业安全。
  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以及生产作业环境的改变,职工对劳保用品有了新需求,期待劳保用品的配备和发放都能与时俱进。

外卖骑手戴上智能头盔 劳保用品添“智” 劳动安全加“码”
  受访专家建议,运用新技术为劳保用品添“智”,为劳动安全加“码”,在提升劳保用品功能性和舒适度的同时,在劳保用品的发放、使用、管理上实现智能化。
  外卖骑手戴上智能头盔
  “为保证速度,送餐路上,常常需要接听电话或接单。”广东省佛山市美团外卖骑手张军告诉记者,骑手们一般会把手机用相机绳挂在脖子上,或是用支架固定在电动车车把手上,方便随时接听电话、查看订单信息。
  1974年出生的张军,当骑手已有5年时间。一直以来,送外卖路上的安全隐患,是他与家人最担忧的问题,“接电话和接单时,不得不单手骑车,既要看手机又要兼顾路况,遇到突发情况,会来不及刹车。”
  张军听说,经常有骑手在送餐路上因为操作手机、接打电话分心而发生车祸。
  最近一段时间,一顶智能头盔,让张军感到,跑在路上的日子更安心了。
  “即将到达目的地,是否需要联系顾客?”6月20日,佛山市禅城区的街道上,张军头上的智能头盔发来语音指令。无需动手操作,张军口头回复“确认”,头盔就直接拨通了顾客电话。
  今年4月起,该公司在北京、珠海、佛山、苏州、东莞等地试点投放了10万顶智能头盔,这款头盔采用物联网传感器检测技术、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以及5G通信技术,搭载的语音通话和接单功能,大大提升了配送安全性。
  “不戴头盔就相当于没打卡,戴头盔时长不达标,会视为缺勤。”谈起头上的智能头盔,张军说,夏天总有骑手觉得戴头盔太热,不愿戴,现在智能头盔能自动监测骑手戴盔情况,相当于强制性要求戴头盔,降低了安全隐患。
  “扫”出来的安全感
  在煤矿、建筑等行业,工人“头顶上的安全”尤为牵动人心。
  “20多年前,安全帽质量不好,容易摔坏,有的甚至起不到防护作用。”52岁的游弋,是一名有着31年工龄的老矿工,他告诉记者,现在,矿工的安全帽质量更好也更轻便,下井必备的自救器,设计也更人性化。
  不过,他更憧憬的是,矿工能用上带有通话、定位功能的智能安全帽,这样发生意外时,就能及时得到救援。
  为劳保用品添“智”的期待,正在一些地方“梦想照进现实”。除了起到保护作用,在新技术加持下,高性能的劳保用品和装备不断“上新”。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杨杰在煤矿干了30多年,他所在的矿井为每位下井矿工都配备了定位系统,芯片就装在矿工必备的矿灯里。
  “这是吸取了以前煤矿事故的教训。有了定位系统,矿工在哪里,电脑监控屏上显示得一清二楚。”杨杰说,这也是出于井下生产管理的需要。如今,他所在的矿井还实现了井下图像识别,能通过视频“揪出”违章行为,大幅提升了井下作业安全。据他了解,目前一些煤炭企业正推行5G智能安全帽,可集定位、感知、预警和音视频通信功能于一体。
  在一些建筑企业,升级后的安全帽让工人“扫”出了安全感。
  走进中建科工集团深圳公司大鹏医院项目,记者留意到,项目人员的安全帽上都有一个“定制”的二维码――扫描即可快速了解人员姓名、工作区域、特种证件、工种操作规程等信息,相当于给安全帽装上了“智慧大脑”。
  中建钢构深圳自贸时代中心项目工人杨建锋对一则新闻记忆深刻:一个工地发生了事故,钢筋直接戳穿了工人的安全帽,而这顶安全帽只要3.5元。“如果安全帽质量过关,就不会出现这类问题。”他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工地使用的安全帽,集体采购价也要50元。
  “戴上智慧安全帽,心里踏实多了。”杨建锋告诉记者,扫描安全帽上的二维码,不仅能查阅工人交底资料,帮助管理人员判断工人是否适合上岗,还可以获取培训视频以及安全帽厂家、出厂时间等信息。
  劳保用品发放也要与时俱进
  领取劳保用品要去指定办公室,但工人上工时间和办公时间“对不上”,常常“扑空”。采访中,深圳一处工地的建筑工人向记者吐槽。
  记者了解到,一些企业在发放劳保用品的数量、频次上也多有限制,不仅定时定量,且手续复杂。
  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任国友看来,不仅劳保用品的配备需要与时俱进,劳保用品的发放也要更加人性化。
  中建钢构广东厂的工人游润东告诉记者,现在扫描一个二维码,填写领取需求,就会有专人把劳保用品送到工人手中。记者了解到,有的企业还设立了“劳保超市”,职工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提前预约,一键完成领取过程。
  “劳保用品好不好用,职工最有发言权。”在任国友看来,在对劳保用品的选购上,应更注重听取职工的声音,在选购产品时,要依据职工工作性质和劳动条件差异,更多地满足职工岗位和个性化需求。
  任国友强调,伴随劳保用品的升级换代和功能提档,企业不仅要持续保证劳保用品的资金投入,选择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三证”的供应商,足量采购新型劳保用品,而且不得以币代物发放。对于采购到的劳保用品,要专物专管专用,妥善管理。
  “劳保用品选购和发放的与时俱进,考验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人文关怀意识。”任国友说。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智慧广州”建设拉开序幕 安防再迎利好消息

    随着智慧广州视频监控系统集成合作项目建设拉开序幕,广州市提出的全面实施“智慧广州”战略也开始向前推进,“智慧广州”将着力打造新设施、新应用、新产业、新技术和新生活“五个新”,到2015年实现基本框架建设,基本建成“智慧广州”。

    2024年1月28日
  • 城市数字化转型:探索驱动城市整体变革的关键领域

    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是顺应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关键举措。

    2023年9月27日
  • 湖南将加快数字省市建设

    近日,湖南省委省政府下发的《数字湖南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称,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信息系统,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和安全监管。根据《纲要》,湖南省不仅仅会实现办事出行“一卡通”,建成“大医保系统”,还会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发挥门户网站在线办事作用。

    2025年2月10日
  • 我国以智能科技推动建设“交通强国”

    在近日于天津举办的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智慧交通成为展望智能生活前景与透视中国“交通强国”建设的一扇窗口,也是展会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2024年2月11日
  • 多部委联合发文 积极构建“智慧社区”

    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是依托信息化手段和标准化建设,整合公共服务信息资源,采取窗口服务、电话服务和网络服务等形式,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台。建立“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多方共享”的信息采集制度。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公民凭借居民身份证,有望实现低保、计生、职业介绍、家政服务等“一证通”、“一站式”服务。

    2024年6月14日
  • 智慧防疫新趋势:虹膜+人脸的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

    在电子哨兵应用前,人工查验往往需要至少半分钟的时间,人流量大或网络信号差时会面临拥堵的问题,这就需要分配更多的人力物力。不过,随着疫情的反复和加重,人力防疫出现了比较大的负担,这也对智慧防疫提出了新的需求。而今,电子哨兵几秒钟即可完成查验通行,且大大降低了肢体接触的可能。

    2024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