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在线 www.anfang.cn】6月29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推进“5G+工业互联网”初见成效,平台建设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安全保障力度不断加大,非上市投融资规模大幅攀升。
《报告》指出,未来,政策利好将持续推动行业高速发展,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也将持续完善。建议充分挖掘企业数据价值,完善中小企业帮扶机制,并强化产融合作宏观引导。
《报告》指出,在经历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后,2021年,在“双循环”新格局下,我国工业互联网供需两旺,政策利好持续推动创新应用不断发展。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政策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高晓雨表示,近两年,我国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的成效逐渐凸显。一是在央、地两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的背景下,“5G+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总体向好。目前已有近20个省市明确表示将通过政策支持的方式推动“5G+工业互联网”发展,顶层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是典型应用场景和重点行业应用向纵深推进。工信部2021年发布“5G+工业互联网”十大重点行业二十大典型应用场景,5G全连接工厂、“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等工作成为产业各方关注的焦点,全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突破1800个,形成一系列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的应用场景。
三是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从生产外围环节逐步延伸至研发、制造、质检、运维、物流、安全管理等核心环节,在电子信息制造、钢铁、采矿、电力、装备制造等行业率先发展,培育形成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设备故障诊断、厂区智能物流、无人智能巡检、生产现场监测等十大典型应用场景,助力企业降本提质和安全生产。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据地图(2020)》显示,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已经超过70家,平台接入设备数量突破4000万台(套),工业AP数量超过35万个。
高晓雨表示,强化产业和金融两端的深度协同,推动工业互联网产融合作是稳定经济增长、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抓手和努力方向。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融合作发展态势良好,重点企业上市进程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行业非上市融资金额均值近2亿元。
《报告》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将保持高速发展。IDC数据预测,2021年我国制造业IT相关支出达1156.5亿美元,至202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6.6%,显著高于全球其他地区。
高晓雨表示,随着制造业用户对于云化成本、安全等方面的观念逐步转变,叠加广大中小制造业企业数字化需求的持续释放,云化趋势将从CRM、ERP等IT领域向设计研发类、制造执行类工业软件不断下沉,软件云化向制造业的渗透成为行业发展大势。
高晓雨还表示,我国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持续完善。在夯实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方面。一是加速企业内网“从单环节改造”转变为“体系化互联”,推动生产装备、仪器仪表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造,通过领先有效的建设运营技术(0T)的物理网络和信息技术(IT)的数字网络的融合网络,建立网络信息标准化模型。二是加快企业外网由“建网”转变为“用网”,重点推进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节点等接人高质量外网,提高企业外网的应用效率。三是积极开辟“5G+工业互联网”发展新空间,继续推进“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动5G专网建设方案落地实施,促进应用重心从单点孵化拓展为5G全连接工厂。
在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方面,一方面,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平台体系,建设一批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形成基于平台的制造业新生态。打造特色“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示范区,加大产业的扶持和推广力度,帮助传统制造业升级迭代,真正实现数字化赋能、制造链赋效、资金流赋信。另一方面,深化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鼓励企业生产设备上云上平台,鼓励企业业务系统云化改造,基于平台打通设计与制造、消费与生产、管理与服务之间的数据流,培育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生产方式变革以及价值创造。
在强化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方面,一方面,建立“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监督检查、信息共享、信息通报、应急处置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急需的安全标准,构建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制,探索构建相应的安全评估体系。另一方面,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安全管理体系。围绕安全监督检查、风险评估、信息通报、应急处置等方面,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对企业的安全监管。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