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智治”支撑 青岛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青岛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青岛市“十四五”社会治理规划》《青岛市社会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本剧场共有6个安全通道,分别位于……”7月5日,青岛大剧院歌剧大厅内,现场人员按照语音广播提示确认各个安全通道的位置。

从这天起,在山东省青岛市,涉及公共场所的11个行业,都将试点施行安全疏散语音提示制度,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道“导航”。

这是青岛市人民检察院为预防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群体性突发事件,创新开展陌生环境风险告知和安全疏散提示公益诉讼专项监督的结果。

突出“智治”支撑 青岛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近年来,青岛市作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批试点城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方向,进一步健全治理体制、完善工作布局、创新治理方式,切实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有效防范化解了各类重大风险,探索出符合发展规律、彰显时代特征、富有青岛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之路。”青岛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程德智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锻造政治忠诚

  汇聚社会治理合力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加强顶层设计,持续高位推进,凝聚强大合力?

青岛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10名副市级领导担任副组长的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市级统筹主导、区(市)组织实施、街道(镇)抓基层基础、城乡社区开展网格要素治理的工作格局。

青岛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青岛市“十四五”社会治理规划》《青岛市社会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全市政法干警积极投入社会治理创新实践,2021年,青岛市成立政法系统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紧密围绕锻造政治忠诚,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力提升青年政法干警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水平,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走深走实,全市政法干警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自觉。”青岛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郝伟说。

  深化法治保障

  培育德治教化新风

2019年7月,青岛市委依法治市办出台《关于建立镇街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项目合法性审查和行政执法指导监督机制的意见》,从强化镇街法治建设入手,破解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当时,这是全国首个开展镇街法治政府建设的专门制度,开创了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一级参与法治政府建设先河。

如今,青岛市镇街法治建设由初步探索到定型,为全国开展镇街法治建设探索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工作路径和工作经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岛市不断深化法治服务保障,修订物业管理条例,制定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和学校安全管理办法,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全覆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保持100%,为全面推进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样是在青岛,2019年,成立全国首家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学院,推动5000余个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全域覆盖,培育起德治教化新风。“邻居节”等创新经验从青岛走出去,无数平凡的“青岛好人”温暖感动人心,点亮了城市的和谐之光。

  筑牢自治根基

  突出“智治”支撑

青岛崂山区北宅街道五龙社区居民每家都有樱桃园,樱桃成熟时节,家家户户忙着采摘。社区居民王亮有一天去自家樱桃园时被一道围栏挡住去路,由此与邻居发生争执。社区居委会委员、调解主任王斌庆闻讯来到现场,了解到王亮的土地是和周围邻居置换的情况后,依据居民“小公约”主持调解,王亮的通行问题迎刃而解。

“村(居)民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环节,崂山区创新党组织领导的居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把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上升为居规民约,填补了基层治理的‘断层’和空白点,丰富了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崂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志向介绍。

“崂山之治”是青岛市健全社区(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的一个缩影。

青岛市着力完善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村务公开”阳光工程等民主决策管理制度,修订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五年发展规划,社区(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智治”是支撑。近年来,青岛市加快建设城市云脑、数字青岛、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等,全市各部门1.7万类信息、20亿条数据实现共享共用,为各部门协同作战、精准决策、应急处置提供了智慧支撑。

青岛创新提出“网格+智防、心防、共防”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着力打通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共划分1.4万个基础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5万名,实现网格划分全覆盖、无缝隙。

  强化政法担当

  打造社会治理品牌

青岛政法机关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勇挑政治重担,强化政法担当,为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了政法贡献。

全市政法机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大对新型经济犯罪、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的打击力度。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三无”镇街、无讼社区创建活动,加大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年均化解矛盾纠纷5000余件。

坚持全民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创新专群结合、组织发动群众的思路和方式,夯实网格基础,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海上治理是重要一环。崂山区以街道为着力点,以社区为落脚点,将基层治理网格在崂山区103.7公里海岸线、3700平方公里海域上建立、延伸。

创新推进“心防”城市建设,打造出“民生倾听”“崇德尚礼”“瑞阳心语”“暖治理”“敞亮工程”“阳光胶州”等一批全国知名社会治理品牌,莱西市深化拓展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推动的新时代“莱西经验”,成功获批全国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首个心理健康品牌城市。

在青岛市开展“我爱青岛・我有建议・我要说话”的“三我”民声倾听主题活动中,各部门尽心竭力听民声、解民忧、汇民智。2020年以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主平台,累计办理群众诉求670多万件,落实群众建议6万多件,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95%、99%以上,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阅读剩余 55%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无废城市|上海长宁区谋划推进2024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在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作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任务进行部署,进一步明确了&ldq…

    2024年3月9日
  • 警校家合力 成都初建学校安全防范新格局

    由市教育局、市公安局联合制定印发的《标准》共分7章24条,主要从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个方面,对学校(幼儿园)的安全防范工作做了标准性规定,首次明确了教育部门与学校在校园安全中的自治责任,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尚属首创,引发广州、西安等多地公安部门的强烈关注。

    2024年2月1日
  •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组织召开2023年互联网企业经营电信业务合规评估推进会

    11月7日,为进一步推动互联网行业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组织召开2023年互联网企业经营电信业务合规评估推进会。市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天广…

    2023年11月21日
  • 四部门发通知重视学校食品安全 推进明厨亮灶智慧监管

    在提升智慧监管方面,《通知》要求各地市场监管、教育部门要持续推进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提质扩面,加快智慧监管赋能,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鼓励家长委员会等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营造良好社会共治氛围。

    2024年2月24日
  • 中国人工智能会否领先美国?比尔盖茨:很难按国别划分AI

    谈及是否当下人工智能研发资源过于集中在高校和私营公司,他说,过去美国一些技术突破来源于军方和工业界合作,如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等大的国家级实验室。而现在的人工智能领域,确实是私营公司走在前列,比如云计算资源就集中在私营公司中。他建议让更多高校参与其中,因为高校会比私营公司更多考虑社会利益。

    2024年4月10日
  • 陕西西安:“智慧交管”深度赋能交通安全

    目前,西安交警建成了全国领先的城市大脑指挥实战平台、路况大数据平台、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创新应用数据可视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着力推进“智慧交管”建设,涉及感知预警、指挥调度、秩序管理、便民服务、宣传教育等诸多方面。

    2024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