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脑演进2.0时代 无锡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

今年以来,数字化在我市几轮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基层,数字涉疫应用亮点频出。“一键外呼”就是“社区通”平台的应用之一,以人口底数为基础,“社区通”首次在无锡实现了“数据回家”。

  今年以来,数字化在我市几轮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基层,数字涉疫应用亮点频出。“一键外呼”就是“社区通”平台的应用之一,以人口底数为基础,“社区通”首次在无锡实现了“数据回家”。
  “如果把数据归集、做出即刻判断比作‘右脑’活动,那么数据的回流、形成算法可以看作是‘左脑’活动。基于数据流动形成算法,以应用场景带动,无锡‘城市大脑’尝试进入‘左右脑’并用的2.0时代。”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胡逸认为,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
  让数据从别人看变成自己用,让不同部门的数据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更多价值,这是无锡“城市大脑”建设正在发生的“进化论”。

城市大脑演进2.0时代 无锡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
  数据回流正触发基层效率变革
  “您好!主动配合核酸检测是每位公民的法定义务……”相信不少市民都接到过这样的核酸检测提醒电话。市大数据管理局应用推广处处长许超介绍,通过人口数据比对,精准掌握辖区人员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情况,做好“应采未采”到“应采尽采”的高效转化,“‘一键外呼’的平均成功率达到72%,最高达到83.33%,重复性的通知可以自动化批量解决,显著减少社区人工电话通知的工作量。”
  据了解,截至5月13日,全市6个区完成全面部署;截至7月8日,江阴市、宜兴市完成全面部署,覆盖率达100%;截至8月1日,平台共汇聚8个市(县)区实有人口8577473人,村(社区)通过平台查询应检尽检人员287万余人,平均查询成功率97.17%,最高达100%;累计查询疫苗接种情况109万余人,平均查询成功率97.31%,最高达100%;400个村(社区)通过“一键外呼”功能累计通知289万人。
  自今年以来,无锡大力度推进数字化转型,强调数据的流动和共享,从“社区通”开始,公安、人社、民政等数据已开始回流到社区一线。市大数据管理局相关人士介绍,这也是无锡能够在今年几轮疫情发生时,快速搭建起社区数字防疫第一道防线的重要原因。
  “一张表”解决城市治理末端问题
  疫情加速了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也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数据在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如何让数据流动起来,使算法赋予城市更高效率?距离无锡400公里的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已经从社区入手,成功破题。
  在杭州市拱墅区现代城社区,负责养老服务的社工小孙只要使用社区智治在线平台的“一表通”就可以在2分钟内核对辖区内“高龄津贴发放每月统计表”,只见她点击报表,选择月份、查看,相关数据就“跳”了出来。工作人员只需要核对表格数据准确性,不再需要逐级报送给街道和部门。“一表通”实现了多部门业务数据的打通,不仅提升了效率,还有效避免了错漏。
  除了养老条线外,社区目前帮扶、残联、人社、退役军人、卫健、司法等条线的报表从113张减少到26张,而且这26张报表都可以“一键”生成。“一表通”还具有报表DIY功能,街道社区可以根据需要统计的内容自主生成统计表。“现在不管是哪级部门,如果想要相关的报表数据,只需要点点鼠标,进入报表即可查看,大大降低了基层报表填写、上报的压力。”现代城社区书记邵莉静介绍。
  在许超看来,无锡的“社区通”和杭州拱墅区的“社区智治在线”核心是一样的,做的都是“数据回家”这件事。即通过完善市级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按照属地返还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建立数据回流社区机制,实现人、地、事等要素数据下沉社区,形成村(社区)的基层治理数据库。
  “各部门、条线的数据协同并不是容易的事,”邵莉静告诉记者。由于以往数据没有打通,社区居民的底数都是由社工上门走访“手工”登记获得,工作量繁重,推进速度慢,“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的推动,越来越多从各部门收集的数据回流到基层,省去了大量重复的人工劳动。”
  以治理数字化推动治理现代化
  一座城市的“智慧”,不仅体现在疫情期间的“急就章”,更体现在寻常生活中。
  在滨湖区蠡桥社区,一个基于“社区通”平台的数字小区样板日臻完善。“以社区人员底数为基础,实现部门数据协同,持续更新其他便于基层开展各项工作的数据,比如空巢老年人、困境儿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孕产妇、慢性病基础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人员情况及其家庭成员等,建立重点人员清单。”蠡桥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有了这样明明白白的“人员底数”,各类补贴发放、居家养老、儿童看护、车辆违停等基层管理末端涉及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更为精准的、绣花针式的管理和服务。
  “一个平台或一个应用,真正要让基层爱用,一定落脚到及时回应群众需求、切实方便一线工作。”许超表示,在“社区通”推广过程中,来自无锡移动的503名志愿者下沉一线帮助、指导社区工作者使用,他们既是平台使用指导员,同时也是基层需求收集者,将基层的反馈及时带回并予以回应。
  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市数字经济提速和数字化转型大会提出,要研发上线一批实战管用、基层爱用、群众受用的专项应用模块,细化管理颗粒,构建城市运行数字体征体系,以治理数字化推动治理现代化,数据既要“统”得上来,还要“用”得下去。
  回到城市“左脑”和“右脑”的话题,如果说1.0版本的“城市大脑”主要是对各部门、条线的数据进行收集、归统,那么到了2.0时代,则要让这些存在于“大脑”里的海量数据,“分区”回流到具体的应用场景,“经济的数据用于经济发展,民生的数据用于民生改善。”
  据了解,目前,市城运中心已与文明办联合创建了25个专项,涵盖市场商超、医院学校、街道社区等区域600路视频,囊括非机动车监测、机动车乱停监测、沿街晾晒、暴露垃圾、垃圾箱满溢等14个专题算法,178路监控点位视频,通过AR客户端实时产生预警。“通过应用场景的带动,利用大数据中心数据汇聚治理能力,打通数据壁垒、建立标准流程,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利用、高效流转、协同处理,最终打造一个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数据聚合平台。”市大数据管理局相关人士表示。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华为将率先在安防领域采用H.265技术

    华为基于视频压缩技术的积累,率先于业界将H.265技术应用于安防领域,以更低的技术成本,获得更高的图像压缩比率,将加速安防行业迈向高清时代、甚至超高清时代的步伐。

    2024年7月27日
  • 撬动建筑大市场 大华智能楼宇全方案引爆北京智能建筑展

    大华股份专门成立智能楼宇行业事业部,累积在安防监控、门禁、报警、可视对讲、智能停车场、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与市场服务经验,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针对更细分的应用场景,量身打造解决方案。

    2024年1月28日
  • 春节期间 全国社会大局稳定治安秩序良好

    连日来,各地公安机关加大社会面警力投入,保持高等级防控勤务,日均投入巡逻防控警力45万人次、组织群防群治力量260万人次,切实强化繁华街区、城市广场、医疗机构、车站码头等重点部位和场所巡逻防控,有力维护良好社会秩序。

    2024年2月23日
  • 兰州施工现场将开启远程监控模式

    兰州市将启动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并逐步将远程监控系统安装推广至兰州市各施工现场,近期还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一次高温或强降雨条件下公用设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

    2024年4月25日
  • 亚安荣获“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优秀企业奖”

    2010年1月21日下午,在高新区举办的“天津高新区2010年工作会暨技术创新颁奖大会”上,亚安以“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优秀企业奖”的称号登上了领奖台。

    2024年4月14日
  • 河南省周口市全面升级校园安保 校园内可“一键报警”

    为了强化学校、幼儿园(以下简称校园)安全防范工作,防止发生有影响的校园事件,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联合决定,即日起至2018年1月底,在全市范围内推进校园安全防范工作。

    2025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