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边缘AI的神经形态芯片问世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设计并制造了一种直接在内存中运行计算的芯片,可运行各种人工智能(AI)应用,而且它能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仅消耗通用AI计算平台所耗能量的一小部分,兼具高效率和通用性。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自然》杂志上。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设计并制造了一种直接在内存中运行计算的芯片,可运行各种人工智能(AI)应用,而且它能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仅消耗通用AI计算平台所耗能量的一小部分,兼具高效率和通用性。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自然》杂志上。
  这款名为NeuRRAM的神经形态芯片使AI离在与云断开的广泛边缘设备上运行又近了一步。在云中,AI计算可随时随地执行复杂的认知任务,而不需要依赖与中央服务器的网络连接。从智能手表到虚拟现实(VR)耳机、智能耳机、工厂中的智能传感器和用于太空探索的漫游车,其应用比比皆是,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NeuRRAM芯片的能效不仅是目前最先进的“内存计算”芯片(一种在内存中运行计算的创新混合芯片)的两倍,而且它提供的结果也与传统数字芯片一样准确。传统的AI平台要庞大得多,通常受限于使用在云中运行的大型数据服务器。

用于边缘AI的神经形态芯片问世
  此外,NeuRRAM芯片具有高度的通用性,支持多种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和架构。因此,该芯片可用于许多不同的应用,包括图像识别和重建以及语音识别。
  目前,AI计算既耗电又昂贵。边缘设备上的大多数AI应用程序都涉及将数据从设备移动到云端,AI在云端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将结果移回设备。
  通过降低边缘AI计算所需的功耗,这款NeuRRAM芯片可带来更强大、更智能、更易于访问的边缘设备和更智能的制造。它还可带来更好的数据隐私,因为将数据从设备传输到云会带来更高的安全风险。
  研究人员通过一种名为能量延迟乘积(EDP)的方法来测量芯片的能效。EDP结合了每次操作所消耗的能量和完成操作所需的时间。通过这一措施,NeuRRAM芯片实现了比目前最先进芯片高7―13倍的计算密度。
  研究人员在芯片上运行各种人工智能任务。它在手写数字识别任务上准确率达到99%,在图像分类任务上达到85.7%,在谷歌语音命令识别任务上达到84.7%。此外,该芯片还在图像恢复任务中减少了70%的图像重建误差。这些结果可以与现有的数字芯片相媲美,后者在相同的精度下执行计算,但大大节省了能源。
  与经典计算相比,AI计算的许多数据处理都涉及矩阵乘法和加法,以及海量的并行工作,如何在保持AI芯片精度的前提下还做到节能呢?最终该用什么路线去实现,其实依然众说纷纭。但这也正是一项新技术的特点与魅力――在探索阶段百花齐放。就像本文中团队实现的神经形态芯片,其最大的吸引人之处,正是它兼具了高能效与通用性。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新华三在成都成立半导体技术公司

    4月4日,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正式宣布,在成都市高新区成立新华三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并投资运营芯片设计开发基地。

    2024年4月13日
  • 涵盖计算机视觉等领域腾讯优图发布《2021十大人工智能趋势》

    趋势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企业发现数据的标注开始成为抬高交付成本、制约效果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不断强化无监督/弱监督学习由量变到质变,将助推企业从前期的迅速扩张到稳定期高效化运作的新阶段;AI与数字内容产业的深度耦合,也将有希望为行业释放更大的科技势能,构筑数字内容生成新范式。

    2024年4月7日
  • 2022上半年,国内毫米波雷达投资持续火热

    资金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首要推动力。回顾国内毫米波雷达企业近期的融资表现,显得格外“吸金”。除了芯片、汽车电子等热门领域外,AIOT物联网及智能家居、健康养老等新增长点也受到各方资本的追捧。

    2024年2月12日
  • 科学大家|摩尔定律接近物理极限 信息技术将如何发展

    谈到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首先是人工智能将变得无处不在。除了今天面向消费者的人工智能外,更多企业级、用于解决行业方案的人工智能也将被广泛应用。其次,今天已非常火热的区块链技术将飞跃发展。区块链技术将会重新定义交易,任何交易都会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广泛使用而根本改变,变得更加安全与可靠。最后是量子计算。量子计算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计算的理解,为行业创新带来无限可能。

    2024年4月7日
  • 边缘计算技术的特点

    边缘计算和云计算两者实际上都是对大数据计算运行的一种处理方式。对比云计算,边缘计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2024年4月6日
  • IDC发布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十大预测

    与中国线下服务业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所遭遇的重创不同,云计算本着天然的远程服务属性,在面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之时,反而呈现出了远程办公、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更多应用场景需求。云计算从互联网走向非互联网,从传统应用升级走向云原生,从影响企业IT变革走向推动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正深刻地影响着个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

    2024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