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滨江公安出动智慧警用巡逻机器人

友好安全的提示喊话,加上炫酷科技感的造型,迅速引发大量人员围观。这正是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区分局借助新科技力量推出的警用巡逻机器人,应用于日常治安巡逻,成为智慧化警务管理中的“新力量”。

  “您好,请大家文明出行……”近日,杭州滨江区中赢康康谷美食街来了一位新警员――“滨”sir。友好安全的提示喊话,加上炫酷科技感的造型,迅速引发大量人员围观。这正是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区分局借助新科技力量推出的警用巡逻机器人,应用于日常治安巡逻,成为智慧化警务管理中的“新力量”。
杭州滨江公安出动智慧警用巡逻机器人
  “硬核”上岗,功能不一般
  “滨”sir都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人流量大的时候会有安全提醒,周边声音太嘈杂也会提示,还会宣传疫情防控、社会治安条例等各种政策。找它指路也没问题,感觉这个机器人很智能。”美食街的商户提到警用机器人,就竖起大拇指。
  据介绍,警用机器人是结合公安业务场景,通过搭载现有5G传输,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集智慧巡逻、智慧安防、智慧服务等三大模块于一体,集成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行为控制和报警装置,可实现日常巡逻、反诈宣传、安防监控、一键出警、信息咨询等多种功能。
杭州滨江公安出动智慧警用巡逻机器人
  配合机器人“作战”的还有无人机,飞在空中俯瞰全貌,盯准每一处细节。通过传统人巡+机器人+无人机的方式深入推进巡逻防控,可以实现对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全方位、无死角的治安巡防,扫除常规巡逻防控工作的盲区和死角,构建“天上+地下”相结合的立体化巡逻防控模式。
  智能岗亭,则是滨江分局布下的一线智能作战单元大本营,接收机器人、无人机实时传输的各类数据,提供充电桩、警用装备充电器、医药箱、防疫装备、水等必须品,是驻点警力、人工智能、电子装备的补给站,是突发事件处置的前哨所。
  “警用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岗亭”三合一巡防稳控一线智能作战单元成为智慧警务中高端“新力量”全方位护航基层治安管理。
杭州滨江公安出动智慧警用巡逻机器人
  科技助警,护航辖区发展
  数据显示,一线智能作战单元6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以来,依托警用机器人、无人机共发现隐患12处,及时发现并协助出警警力化解警情4起。目前,一线智能作战单元的第一阶段建设已基本完成,基本实现警用机器人脱离真人操控,与无人机、智能岗亭无缝对接,实现全天候不停歇布控值守和巡防,切实释放警力。
  据介绍,随着“夏季攻势”的持续推进,滨江公安将继续开展治安治理创新,着力打造滨江高新区的“高新味”,将高新科技运用于警务实践、应用于服务人民,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为辖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智能运维机器人加速落地,无人化是未来大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升级,高端制造和数字经济强势崛起,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的工业机器人,也在自动化浪潮下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成为产业变革新风口。 近日,专…

    2023年11月22日
  • 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18日在京召开

    今年大会上,人形机器人专区将首发亮相,更有百余只“机器狗”现场起舞,为观众带来一场酷炫的科技体验秀。

    2024年2月14日
  • 数字抗疫筑起智慧防线

    从健康码、场所码、行程码、流调码等各种“码”的精准溯源,到配送、消杀、巡逻等各种无人设备的应用,从“数字哨兵”到智慧医疗……数字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也让数字技术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倒逼数字技术加快与相关产业的融合赋能,共同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智慧防线。

    2024年2月10日
  • 医药人工智能蓝皮书发布 “人工智能+医药”是大势所趋

    人工智能应用于医药健康领域已是大势所趋,不过我国医药人工智能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6月28日-30日,2020大健康产业(重庆)博览会/第五届双品汇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会上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布了医药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

    2024年1月27日
  • 海康威视发布2019年报针对去年业绩 创新业务上市 疫情及华为 海康这样回答

    据年报显示,海康威视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76.6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6%。每股收益为1.34元。另外,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4.3亿,同比下降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6%。

    2024年1月27日
  • 无人机技术创新迎来崭新局面 专利申请量大增

    在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的积极形势下,无人机技术的创新突破也迎来崭新局面。如今,无人机专利申请数量一再上升,中国和美国也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两大领头羊。从中国来看,无人机专利的增长虽然迅速,但是在知识产权保护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2024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