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在“芯”动

在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一辆辆智能网联无人配送车四平八稳行驶在马路上。在安全员的保障下,这些无人配送车勤勤恳恳为超市周边的居民配送物品。这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在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一辆辆智能网联无人配送车四平八稳行驶在马路上。在安全员的保障下,这些无人配送车勤勤恳恳为超市周边的居民配送物品。这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这些“聪明车”背后的重要驱动力,正是一颗颗小巧玲珑的芯片。9月16日,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开幕。在大会各项展览活动中,记者看到了不少“聪明的车”,更是感受到了智慧“芯”轻盈而有力的强劲律动。

芯片拓展更多智慧场景

智能汽车,在“芯”动

走入展馆,一辆外观华丽的车辆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龙鳞黑钻”进气格栅、渐变式装饰片、光翼贯穿式的前大灯……坐在宽敞舒适的荣威iMAX8 EV里,记者与超高清大屏进行互动,操作感受顺滑流畅,体会到了语音控制空调温度、天窗开闭及导航等多重功能,收获了沉浸式智能座舱交互体验。

记者在智能汽车环境中体验的乐趣,离不开该车辆搭载的先进芯片。据了解,这款芯片是功能极强的车机芯片,采用先进的工艺制程,拥有超强的计算能力。

当前,算力已经成为评价一款车型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智能座舱芯片的CPU算力提升相当明显,如今已提升至100多KDMIPS。据了解,在当前高端智能座舱方案中,高通SA8155P采用8核Kyro435 CPU,算力大约为95KDMIPS。

高算力芯片正在重塑智能座舱生态。广汽研究院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梁伟强表示:“芯片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算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智能汽车向集中式架构发展的关键,对扩展智能驾驶场景、提升智慧座舱的交互体验至关重要。”

记者在参观中注意到,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正在使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当前,网联化与智能化融合趋势已经到来,C-V2X作为使能技术,可助力汽车实现从单车智能到网联智能。

“C-V2X通信模组作为车联网直连通信的接口,是连接车辆和路侧设备的纽带。”大唐高鸿智联售前方案经理肖茜茜对记者表示,DMD3A通信模组是基于中国信科集团自研芯片研制的最新一代车规级模组,具备车规、自主、开放、灵活等特点,采用Open CPU架构,可满足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等各类应用对C-V2X设备软硬件开发需求。

“近两年,经过车企与供应商的不断努力,C-V2X车载前装已经开始从技术验证走向商业化部署,包括信息域融合以及未来演进的与ADAS/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融合。”大唐高鸿智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范炬此前在演讲中说。

激光雷达成车辆标配

“如何让车辆更智能?归根结底,这一切都与感知和数据相关。”正如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本次大会演讲中提到的,“感知”和“数据”同样是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词。而作为自动驾驶车辆感知外部环境和获取行驶数据的锐利“双眼”,激光雷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最远定制探测距离可达千米,大小还不到一块普通红砖的尺寸……记者在展馆中发现,小巧轻盈的激光雷达如今已经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标配,展馆中几乎每辆汽车都会佩戴激光雷达这顶“小帽子”,做到眼观六路。

深圳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展出的1550纳米光纤车规激光雷达,能够更好地为自动驾驶保驾护航。记者了解到,1550纳米激光相对于人眼安全的阈值,相比目前普遍应用的905纳米激光,可探测更远距离,为智能驾驶提供更多的反应时间和更充足的安全冗余距离。

未来,激光雷达将为高级别自动驾驶插上“翅膀”。镭神智能副总裁兼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曾磊此前向记者表示,1550纳米光纤激光雷达具有超远探测距离、超精细点云成像、超强探测能力以及强抗干扰能力等突出优势,将成为高阶自动驾驶的主流方向;905纳米激光雷达是智能网联汽车当前主流选择。随着智能驾驶环境感知需求的提高,高线束、高分辨率将成为905纳米技术发展趋势。

能够帮助车辆进行精准定位的激光传感器,正在助力无人驾驶车辆自在行驶。记者在参观时注意到,万集科技就展出了一款激光传感器产品――WLR-712。

该激光传感器可以在激光导航叉车、AGV、巡检机器人及自动驾驶场景中大显身手。万集科技激光雷达销售总监王建胜对记者表示,WLR-712是万集科技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性能扫描式激光传感器,采用成熟的激光-时间飞行原理,结合高频激光脉冲发生技术、高效精密的光学系统、高灵敏度接受电路、高精度计时电路,可以在360度/50米范围内快速精确测距,并可应用于各种恶劣环境和天气。

本次大会上,无论是能够大幅提升智能座舱体验的芯片,还是能够助力车辆精确感知的激光雷达,都深刻体现了车辆势不可挡的智能化趋势。正如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总裁吴晓如在演讲中所言:“最近几年里,智能化成为汽车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归结起来有两点:一点是让汽车更易于人们操控;另一点是让汽车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让汽车更好地帮助人,让人更好地驾驶汽车。”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