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虹膜识别改善机场安全和旅行体验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如今,全球的机场肩负着确保员工和旅客安全的艰巨任务。除了提供无差错的安全性之外,这项服务还应该是快速的,并且机场员工应该彬彬有礼。甚至在两年前 Covid-19 大流行开始之前,当航班满员且需求超过服务时,机场管理人员就认识到有必要为未来制定计划,通过升级基础设施和制定加快机场速度的创新计划来改善旅客的机场办理登机手续体验,提供福利并减少客户的投入。

哈马德国际机场 (HIA)、史基浦机场和加拿大航空运输安全局等机场的案例(CATSA) 已经回答了提高安全性的需求,包括采用生物识别技术。CLEAR等私营公司也冒险提供生物特征认证解决方案,以提供更快更安全的方式在机场或娱乐场所办理相关手续。

诚然,机场运营很困难;它必须平衡对效率、客户服务和安全性的需求。Iris技术是一种解决方案,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并与行业一起发展,以帮助影响航空旅行的未来。

使用虹膜识别改善机场安全和旅行体验

满足当今的航空需求

对航空旅行的需求已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导致安检站排长队和等待时间增加。为防止错过航班,TSA(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目前建议旅客在国内旅行前两小时和国际旅行前三小时到达机场。这个建议与旅行者真正想要的完全相反。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ATA) 在其 2021 年全球旅客调查中报告称,85% 的航空旅客希望在仅携带随身行李的情况下在机场停留的时间少于 45 分钟。那些携带托运行李旅行的人希望花费不超过一个小时。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同样使用虹膜识别技术运营其 Privium 计划,该技术使荷兰公民和旅客能够在 15 秒或更短的时间内通过安检。

客户需求与现实之间如此明显的脱节只会凸显增加乘客吞吐量的必要性。不幸的是,机场设施管理团队除了安抚旅客外,已经面临大量挑战。

机场的安全要求在复杂性和监督方面都很高。设施不仅负责监督乘客安全,还负责管理员工和第三方工作人员。因此,管理团队的任务是通过准确的身份认证和验证来维护所有安全环境,同时提供高水平的客户满意度。

这种高安全性和高服务的双重性在机场环境中造成了巨大的运营差距,需要创新的流程再造和全面的运营改进来修复。虹膜识别技术提供了一种先进的非接触式身份验证解决方案,可用于自安电子门、信息亭以及移民和边境管制通道。这种生物识别解决方案允许乘客在不到 10 秒的时间内快速通过安全检查站,从而满足一流的安全性、快速吞吐量和无缝旅行体验的需求。

为什么使用虹膜识别

虹膜识别为航空旅客和机场安全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它通过采用最安全、准确的非侵入性生物特征身份验证形式,确保安全检查点的快速吞吐量。仅虹膜就有 240 个识别点——远远超过指纹和面部技术。

此外,每个人的虹膜都是独一无二的,从而减少误报,绝对没有机会产生偏见。与身份证和护照不同,独特的虹膜图案不易被盗、丢失或损坏。这使得虹膜识别技术高度可靠,并且非常适合准确地验证和验证身份。

在机场运营中,虹膜识别的独特功能也被证明在用于个人识别时可以提高安全性、速度和用户满意度。完整注册和指导可能需要不到 2 分钟的时间。当受试者站在距离扫描仪一米远的地方时,没有侵入性扫描。虹膜识别使用类似相机的技术对虹膜进行拍照,使用编码算法创建数字模板,形成仅与一个人匹配的唯一值。注册后,对个人进行身份验证只需不到 2 秒的时间,并提供完全非接触式的访问控制体验。

让安检手续更快、更顺畅、更安全,这对旅客和负责机场运营的人员来说都是双赢的。对于需要进入安全区域的人员也是如此。这包括经常使用航空设施运送货物并提供供应商服务的第三方合同工。密切监视所有进入安全区域的人员的能力与将公众拒之门外一样重要。虹膜识别可以控制对机场运营中这些敏感区域的访问,并使航空公司人员和供应商能够被轻松识别并被授予进入适当区域的权限。

虹膜识别技术在机场环境中的应用,无论是面向客户还是面向员工,都能为机场运营带来诸多好处。例如,电子门的自助生物识别信息亭无需人工检查护照。低风险旅客可以快速通过安全检查站,而管理人员可以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未知旅客身上。现在可以在整个机场重新分配节省的劳动力资源,以解决额外的运营或安全流程。此外,通过节省更多的安检时间,乘客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机场的服务或闲逛上,从而改善他们的旅行体验。

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

每年有数百万乘客使用卡塔尔多哈哈马德国际机场启用生物识别功能的移民柜台电子登机口。国际民航组织称赞哈马德国际电子登机口计划是一个可以被其他国家应用的示范系统。为了扩大这一成功,在移民柜台和电子登机口发现的虹膜识别技术已部署到卡塔尔的 500 多个过境点。这些解决方案还将用于在 2022 年 FIFA 世界杯之前处理大约 300 万游客的身份。

除了卡塔尔,虹膜识别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采用,以简单、快速、安全地处理受信任的旅行者。CLEAR 是一家总部位于纽约的私营公司,在美国 40 多个主要机场使用虹膜认证软件和嵌入信息亭的摄像头来识别经过审查的旅客。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浦机场同样使用虹膜识别技术运行其 Privium 计划,该技术使荷兰公民和旅客能够在 15 秒或更短的时间内通过移民和海关。同样的技术被扩展到管理机场三个休息室的使用权,所有休息室都是 Privium 计划的成员专有的。

2004 年,加拿大航空运输安全局 (CATSA) 部署了一套独特的虹膜识别系统,仅供员工使用。每个 CATSA 员工的虹膜生物特征都被注册并存储在智能卡上,用于进入安全区域。虹膜识别技术与安装在 41 个单独的 CATSA 机场中的每一个机场的现有物理访问控制系统集成在一起。估计有 200,00 名员工已经参与了该计划,证明生物识别技术在航空物理安全方面的应用超越了面向乘客的应用。通过将虹膜数据存储在智能卡上,CATSA 解决了任何隐私问题并符合最新的 GDPR 法规。

虹膜识别技术为安全和访问控制的准确身份验证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更广泛采用的关键是关于技术便利性的教育和关于当前使用的更多交流。在IATA 的 2021 年全球旅客调查中,73% 的旅客愿意分享他们的生物特征数据以改善机场流程,高于 2019 年的 46%。

航空公司客户已经证明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便利性很有吸引力。乘客可以通过航空公司应用程序预订航班、选择座位、接收航班更新通知以及下载数字登机牌。乘客希望看到的正是这种易用性取代了他们在抵达时经历的耗时、重复的安检流程。如果消费者和安全管理员及时了解该技术及其优势,预测大规模采用和生物识别程序选择加入是合理的。大规模教育营销、可见标牌和部署生物识别技术的公告肯定会有所帮助。

未来的机场

在 21 世纪机场运营的需求和日益减弱的全球流行病的影响下,20 世纪的航空运输基础设施已经不堪重负。在这种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世界各地的机场都面临着非凡的挑战,包括提高运营效率、客户服务和整体旅行体验与应对广泛的安全威胁之间的内在矛盾。

虹膜识别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且首选的身份验证方法,可以在 21 世纪的世界中应对这些挑战——消费者现在不喜欢等待,但也希望他们的安全得到承诺。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以及产品和部署成本的下降,虹膜识别技术将成为机场安检的卓越生物识别技术。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银行试水生物识别技术 不能牺牲安全性

    近日,民生银行宣布推出手机银行指纹支付服务,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则推出了掌静脉存取款业务,江苏银行直销银行运用了人脸识别技术。然而,生物识别技术也并非完美无缺,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验证系统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技术漏洞。在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在智能时代保障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2024年2月5日
  • 中国生物识别领域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诞生

    记者日前从国家有关部门获悉,经过层层审批,浙江维尔科技有限公司改制为浙江维尔生物识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成为中国生物识别领域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走出上市计划重要的一步!这也成为中国生物识别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2024年2月8日
  • 智慧防疫新趋势:虹膜+人脸的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

    在电子哨兵应用前,人工查验往往需要至少半分钟的时间,人流量大或网络信号差时会面临拥堵的问题,这就需要分配更多的人力物力。不过,随着疫情的反复和加重,人力防疫出现了比较大的负担,这也对智慧防疫提出了新的需求。而今,电子哨兵几秒钟即可完成查验通行,且大大降低了肢体接触的可能。

    2024年2月18日
  • 生物识别在智慧社区中的应用解决方案

    总体上来说,随着时代变迁,技术不断取得长足进步,生物识别技术也将迎来新的变化和需求,生物识别技术与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的交集将成为各行业的着力点。但是,技术的发展始终是为人类服务的。智慧社区的提出,是从强调以技术为核心到强调以技术为人服务为核心的一种转变。

    2024年1月18日
  • 到2030年,全球虹膜识别技术市场将扩大近4倍

    据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的一份新报告称,到2030年,全球虹膜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市场将扩大近4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于安全原因,虹膜生物识别技术将得到大量应用。

    2024年2月22日
  • 浅谈社会保障中生物识别系统应用设计

    导读:生物识别技术是利用人体特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一种身份验证方法。与传统的基于所知事物和持有物的身份认证方法相比,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强度高,使用方便,不易遗忘、伪造和易于与计算机系统相结合的优点。

    2023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