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隔墙之耳失聪――防录音屏蔽系统

录音技术出现的时间超过了一百年,从其涎生开始,就广泛地应用在各行各业当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录音技术也逐渐翻新,从最初的磁录音到后来的光碟刻录,再到现在的数字处理录音,短短的一百年时间内,录音技术已经完成了蜕变。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录音技术出现的时间超过了一百年,从其涎生开始,就广泛地应用在各行各业当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录音技术也逐渐翻新,从最初的磁录音到后来的光碟刻录,再到现在的数字处理录音,短短的一百年时间内,录音技术已经完成了蜕变。

 随着录音技术的发展和录音设备,尤其是手机,录音笔等新型录音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利用各种设备进行偷录和窃听活动,肆意窃取和泄露个人隐私,企业秘密,政府机构乃至国家的安全信息,给个人,企业,政府机关单位乃至我们国家的信息安全都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美国“监听门”事件,英国“窃听门”事件,中国股市“录音门”事件,CBA”录音门”事件,特斯拉“录音门”事件……这些层出不穷的窃听录音事件均体现了当下环境对防录音产品的强烈需求。

让隔墙之耳失聪――防录音屏蔽系统

 【现状】

 由于技术门槛较高,目前国内外防录音窃听产品相对较少,现有成熟的产品也都存在一些较大的局限性,利用超声波、白噪音或类语音等其中一种或多种混合技术对未经授权的窃听器材、录音器材进行声音干扰和压制,使其录下的声音为完全无规律的杂音,且即使使用专业声音处理软件也无法提取到有效信息,以此达到防监听和防录音的目的。

 全球任何一款防录音设备都不可能做出产品可以达到100%防护的承诺。防录音设备目前仍存在技术层面的问题,比如距离、角度、某些特殊型号录音设备防护效果不佳等问题。有些设备造价过于昂贵,有些设备无法在隐蔽的条件下实现录音屏蔽,国外前几年较流行的无线高频录音屏蔽器只对模拟式录音设备有效,对新型数码录音笔,智能手机等基本无效,而且部分产品还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长期使用对人体有害。

 【解决方案】

 微视图灵公司核心研发团队经过多年时间研制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语音信息安全防范系统(防录音屏蔽系统),该产品能够在无声的条件下,以隐蔽的方式实现对录音的屏蔽。

 【技术原理】

 基于FPGA的声呐超声带噪算法,采取多频叠加空中螺旋式声学干扰技术,高度集成化的高科技安全防护产品,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当不法分子采用录音设备进行录音时,录音屏蔽器会产生随机性的噪音信号,该信号能够对语音信号产生压制性干扰,使录音设备拾取的只有噪声信息,而无法分辨出语音信息,从而确保会议、谈话、及个人语音信息的安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昆明市《智慧停车联网技术要求及管理规范》发布

    由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提宣布提出并归口管理的《智慧停车联网技术要求及管理规范》(DB5301/T 59-2021)地方标准,于2021年03月20日发布,并于2021年04月20日正式实施。

    2024年1月28日
  • RFID引起的隐私安全问题逐渐得到关注

    RFID广泛用于不同的行业,包括运输、物流、时装、汽车和药物等。与传统的条形码不同的是,读取时无需将读取器与标签对齐,且标签可安置在物品内部。就是这个特点使许多人对RFID带来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感到担忧。另外,伪造及其它未授权应用也妨碍着RFID技术的推广。

    2024年4月17日
  • 日立:世界最小芯片守望2008

    计划于2007年12月31日在太平桥人工湖畔举办的“城市点亮生活”2008上海新天地新年倒计时晚会上,接近8,000张入场券及全场的工作证中都将嵌入由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信息通信部提供的世界最小芯片“μ-Chip”,以达到防止假票,保证观众安全、便捷进出会场,帮助主办方准确统计各时段人流量的目的。

    2024年2月6日
  • 团标《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功能要求》发布

    由江苏省通信学会和江苏省邮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内容解释的《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功能要求》(T/JSIC T/JSIC022―2023)团体标准,于2023年11月28日发布,并于2023年12月01日正式实施。

    2024年3月9日
  • 全球网络安全企业百强榜在沪发布:微软第一,华为第八

    2018网络安全产业创新(上海)论坛现场12月19日,上海赛博网络安全产业创新研究院在2018网络安全产业创新(上海)论坛上发布了《2018全球网络安全企业竞争力研究报告》。

    2024年1月29日
  • 住建部: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四条成功经验

    城市运行,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安全、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多个维度的安全保障体系;重视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保障是一个长期性工作,是一个不断实施、检查和改进的过程城市应急响应,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开展应急管理、指挥、救援等,为城市的公共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024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