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防疫新趋势:虹膜+人脸的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

在电子哨兵应用前,人工查验往往需要至少半分钟的时间,人流量大或网络信号差时会面临拥堵的问题,这就需要分配更多的人力物力。不过,随着疫情的反复和加重,人力防疫出现了比较大的负担,这也对智慧防疫提出了新的需求。而今,电子哨兵几秒钟即可完成查验通行,且大大降低了肢体接触的可能。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在电子哨兵应用前,人工查验往往需要至少半分钟的时间,人流量大或网络信号差时会面临拥堵的问题,这就需要分配更多的人力物力。不过,随着疫情的反复和加重,人力防疫出现了比较大的负担,这也对智慧防疫提出了新的需求。而今,电子哨兵几秒钟即可完成查验通行,且大大降低了肢体接触的可能。

 由于目前国际社会与我国现行身份证采用人脸证照比对-面部识别的身份识别模态,这一身份识别模态虽然比较方便,但仍有不足之处。疫情防控期间,这种普遍应用的面部识别技术在疫情期间会受到人们佩戴口罩、穿戴防护服、护目镜及裹头巾等影响而导致身份识别受阻,一个差错就有可能发生大规模社群传播的风险。 同时,对于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出示健康码的问题也难以解决。于是,“虹膜+多模态、多功能的人工智能智能机”与“虹膜+多模态识别核酸采集亭”诞生了,这是是适应抗疫新需求与现有的“数字哨兵”设备的技术迭代需求开发的,体现了点面科技的以先进科技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的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人脸+虹膜等的多模态识别来读取身份证信息,可以快速在显示屏上反馈身份证人员的核酸码情况、是否本小区人员、疫苗接种情况等。老年人也不用再堵在查验卡口,除了人脸和虹膜识别外,还可通过刷身份证来快速完成查验,电子哨兵极大地便利了老年人的正常出行。

 多模态生物识别

 所谓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就是指融合或整合人类多种生物特征,利用不同生物识别技术的特点和各自独特的优势,并结合数据融合技术,使得认证和识别过程更加精准、安全,从而提高整体系统的性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智慧防疫新趋势:虹膜+人脸的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

 “多模态”指采用计算机视觉识别各种模态――现国际社会与我国国内对人群的身份识别、疫情防控信息(例如健康码、随申码、行程码、核酸码、场所码等)鉴证,以及重要物件(例如汽车)物主的身份识别、鉴证,所采用的主流图像与生物特征识别的模态。简单来说,所谓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就是指融合或整合人类多种生物特征,利用不同生物识别技术的特点和各自独特的优势,并结合数据融合技术,使得认证和识别过程更加精准、安全,从而提高整体系统的性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近期,新应用首次在人工智能识别机上,以虹膜识别为主导,集成了计算机视觉识别各种模态的各类智能“数字哨兵”,成为防疫新常态的最优数字化解决方案。

 相较于单一的生物识别技术,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在疫情防疫方面有以下优势:

 第一,识别精确度更高。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并非单一生物特征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精心设计融合算法,实现人脸、虹膜等多种生物识别的结合, 可以实现信息互补,进一步提高识别的精确程度。

 第二,安全性更高。随着科技的发展,窃取、盗用和复制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多模态生物识别同时结合了多种生物特征,可以弥补某些生物特征容易被伪造的弱点。

 第三,应用范围更广。单一的生物识别技术往往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或者只适用部分应用场景,而多模态生物识别能够较大程度上补齐单一生物识别存在的应用缺陷,扩大应用场景。

 如今,人脸、虹膜等生物特征成为了人们畅享数字生活的一把钥匙。相较于单一生物识别技术,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增加了伪造个人生物特征的难度和复杂度,提高了个人生物特征的安全性。而且在后疫情时代,“零接触”“戴口罩”的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使得单一的生物识别技术遭遇应用障碍。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融合了多种生物特征的优势,能够较为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技术融合方式和决策权重,从而适应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变化。随着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多的落地应用场景。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多项国家标准将于7月实施

    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特征识别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年2月23日
  • AlphaGo赢了,人工智能门锁应用已不远

    事实上,我们每天进出使用的门锁,早已迈入智能门锁时代,人工智能下的智能生活已近在眼前,而且还日新月异。

    2024年4月11日
  • 门禁系统分类及其应用

    门禁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对出入口通道进行管制的系统,它是在传统的门锁基础上发展而来。常见的门禁系统包括:密码识别门禁系统、刷卡识别门禁系统、生物识别门禁系统等。

    2024年4月7日
  • 手形识别与指形识别

    手形识别系统(手形仪)采集手指的三维立体形状进行身份识别,由于手形特征稳定性高,不易随外在环境或生理变化而改变,使用方便,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美国所有军事机关、90%以上的核电站均使用手形识别设备构成门禁系统以保证重要场所的安全;1996年奥运会上手形仪在奥运村使用,接受了6万5千多人注册,处理了一百多万次进出记录。

    2024年4月19日
  • 生物识别技术日趋成熟 生物识别产业发展前景如何?

    生物识别是指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主要有指纹识别、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应用逐渐普及。

    2024年4月12日
  • 门禁一卡通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将安防从障碍转化为安全保障:在未来一年中,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模式将快速发展,并从关注技术向提供更好用户体验的改变。

    2024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