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建智慧交管新平台 打好治防“组合拳”

百姓日常出行,关心的是安全;运输企业与司乘人员,在意的是安全;作为交通运输的行业服务与管理者,其关注焦点还是安全。围绕“交通安全”这个核心关键词,天津市滨海新区以破解“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与日益饱和的交通容量之间的突出矛盾”为切入点,特别注重在大数据交通服务管理方面的实际应用,为交通安全运行提供了新的参考路径。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百姓日常出行,关心的是安全;运输企业与司乘人员,在意的是安全;作为交通运输的行业服务与管理者,其关注焦点还是安全。围绕“交通安全”这个核心关键词,天津市滨海新区以破解“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与日益饱和的交通容量之间的突出矛盾”为切入点,特别注重在大数据交通服务管理方面的实际应用,为交通安全运行提供了新的参考路径。

 一个平台打造智慧大脑

 9月末,滨海新区交通管理大数据中心值班员小刘正在利用软件对擅自在禁行区行驶的货车进行统计与分析,其分析结果能第一时间传给在一线执法的民警。这一数据分析对预防核心城区的货车违规穿行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小刘依靠的是智慧交通管理新平台提供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在全面整合滨海新区交管业务数据的基础上,还联通区内相关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20余项数据,其内容涵盖违法、过车、图片、视频、定位、警情、事故、车驾管理、失驾人员、电子警察、交通信号等信息,为数据深度挖掘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津滨海新区:建智慧交管新平台 打好治防“组合拳”

 在此基础之上,经过数据沉淀,数据库系统建立了危化品车辆出行规律分析、驾驶证被吊销仍驾车上路嫌疑车辆规律分析、假牌车辆出行规律分析、套牌车辆出行规律分析、报废车辆出行规律分析、凌晨2时到5时营运大客车出行规律分析、近5年一般事故规律分析共七类模型,大幅提升了违法打击力度精度与执法实效性。

 “新平台与数据库的建立,首先解决了道路交通行业内、社会面的数据融合与存储的问题,其次解决了数据沉淀后的功能开发问题,既有针对性,又有前瞻性,是符合新区特点的智慧大脑建设模式。”滨海新区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福志介绍说。

 一个衔接瞄准治防协同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重点车辆进行有效管理,是滨海新区的又一项做法。

 公安交管部门开发了针对三类重点车辆的精细化管理模块,即“两客一危一货”管理模块,实时掌握全区范围内“两客一危一货”车辆运行轨迹与状态(正常行驶、停车、异常停车),并针对其中异常状态车辆(如未年检、未审验、事故逃逸、事故高发、违法高发等)进行实时预警,指导警力精准预防、管控与查处;重点关注车辆版块,实时查看区内公交车、旅游大巴、出租车、校车等多种特殊车辆的实时轨迹信息,协助指导交通管理工作;其他异常状态车辆版块,通过数据筛选事故未处理、涉案车辆、漏检漏验、失驾人员车辆,实时预警,指导警力进行查控。

 “打好治防‘组合拳’,以防为主,能做到车辆管理与风险防范无缝衔接、同向发力,精准高效。”滨海新区公安交管部门负责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行业系统在观念上完成了从‘被动处置’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一个延伸提升服务水平

 提高群众出行的舒适度,是大数据赋能延伸的另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运用数据分析多维手段,滨海新区初步做到了全区高峰流量特性可视化。该区经过全时空分析研判,精准锁定易堵“病灶”,在加强违法治理,实施路口渠化的同时,大力实施信号调优工程,对34条主次干道、194个路口进行信号优化,大幅提升城市拥堵容错率,改善道路通行效率;先后部署33个自适应优化路口,建立起智能化自适应控制与远程控制两大系统。实行交通信号调优工程以来,核心区路口全天拥堵指数下降8.7%,路段平均速度提升了30%,全天的拥堵时间降低了1.5到2.5小时,降幅达30%。

 交通行不行,百姓来品评。家住滨海新区泰达街道的齐晟辰感触最直接:“我们小区附近的路口交通指示灯从早到晚的配时转换有十几次,老百姓的出行体验更为舒适,这充分说明智慧交通与为民服务的融合找到了最佳结合点。”

 未来,滨海新区将建立健全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科学服务与科学决策机制,运用大数据手段辅助制定道路交通治理最优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整合道路交通管理软硬件设施,统筹优化交通管理资源配置,不断提高道路交通运行服务水平。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甘肃省数据要素行动方案发布,为安防注入新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甘肃省紧密跟随国家的步伐,发布了《甘肃省“数据要素×”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目标是激发数据要素的潜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并构建一个全新的数字经济体系。本文将深入分析该行动计划,特别关注其与安防领域的密切联系。

    2024年3月20日
  • 医药人工智能蓝皮书发布 “人工智能+医药”是大势所趋

    人工智能应用于医药健康领域已是大势所趋,不过我国医药人工智能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6月28日-30日,2020大健康产业(重庆)博览会/第五届双品汇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会上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布了医药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

    2024年1月27日
  • 石家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作为河北省首个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石家庄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于近日上线运行,实现了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向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迭代升级。

    2024年2月23日
  • 华为CIS大数据安全解决方案让安全态势实时感知

    华为推出的CIS(Cybersecurity Intelligence System,网络安全智能系统),。采用最新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可用于抵御APT攻击。它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关联单点异常行为,从而还原出APT攻击链,准确识别和防御APT攻击,避免核心信息资产损失。

    2024年1月17日
  • Gartner发布中国AI初创企业报告:多数企业聚焦于这3项技术

    该报告主要对中国的AI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的AI初创企业主要围绕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为零售、医疗保健、金融银行、语音识别、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聊天机器人等行业提供商业场景化支持。

    2024年1月27日
  • 智慧赋能,黄山市三举措打造“平安交通”

    近年来,黄山市高度重视“科技兴安”,下大力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基本上实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主动发现、自动报警,智能推送、人工干预,精准处置、高效联动的目标,让动态监控平台真正成为了司机的保护神,企业的好管家,行业的好帮手,有效促进了道路运输安全发展。

    2024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