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安全格局

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表示,韧性建设作为新安全格局建设的重要场域之一,是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的有机构成,是统筹发展与安全能力建设的有效抓手,是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先预防转型的基础路径,是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安全治理共同体的建设示范。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党的二十大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基于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

新安全格局的构建面临体制机制、社会发展、地球系统演变、经济科技发展等方面的挑战。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表示,韧性建设作为新安全格局建设的重要场域之一,是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的有机构成,是统筹发展与安全能力建设的有效抓手,是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先预防转型的基础路径,是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安全治理共同体的建设示范。

为此,张强提出,应从科学、政策、社会三方面完善韧性的支柱建设。在科学方面,应重塑知识生产过程、夯实韧性科学支撑能力;在政策方面,应处理好政企社、政府不同层级、不同政府部门的三个关系,实现全要素治理、全过程管理、全社会联动;在社会方面,应强化社区为本、数智为翼,创新教育发展安全韧性文化。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朱正威表示,安全与风险治理应从传统的被动应对模式,转变为主动应对新形势下风险和安全不确定性的韧性治理模式。

构建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安全格局

夯实基层基础,完善城乡社会风险治理体系,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意义重大。健全城乡社会风险治理,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至关重要。在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11月26日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社会风险治理高层论坛”上,该中心主任彭宗超表示,聚焦城乡基层社会风险治理,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等为根本遵循。我们既要关注城乡各自的风险“存量”“增量”,也要关注两者互动关联的风险“存量”“增量”,构建城乡基层社会风险联动监测机制,建设多组织、跨部门、上下联动、左右连接的协同研判体系,建立城乡基层社会风险整体性防控体系,形成服务于未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安全格局。

我国应急管理格局已逐步完善,队伍不断加强,整体效能不断提高,但仍面临不少挑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任马宝成认为,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应加强中央层面统筹协调综合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提升应急管理部门权威、大力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推动应急管理系统内部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奔认为,当前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满足了达成评估任务的实践要求,但真正降低社会风险还需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中星微技术与中国电信携手推进数字科技发展

    12月29日-30日,2022天翼数字科技生态大会登陆云端,作为中国电信的核心生态合作伙伴,中星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星微技术”)应邀参会,展示了与中国电信携手推进数字科技发展的典型成果;中国电信基于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深具潜力的合作展望,向中星微技术授予政企“翼新”生态合作伙伴。

    2024年2月22日
  • 山东将补贴十亿建全省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

    今年,山东省要建成全省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安全系统,率先开展国省道、重点县乡道路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建设。同时,2015年至2017年三年拿出10个亿用于补贴全省的建设资金。

    2024年2月2日
  • 智慧平凉确定分阶段智慧交通建设规划

    《“智慧平凉”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发布,其中智慧交通内容为构建立体互动的智慧交通体系。围绕陕甘宁交汇区交通枢纽建设,建立集智能调度、视频监控、定位管理等应用服务为一体的智慧交通体系。

    2024年6月16日
  • 产品行业角度看中国IPC市场 规避同质化

    由于高清视频监控产品在技术上的不断成熟与提高,前后端产品的融合与丰富,更多的高清产品开始应用于各种安防工程项目中。从政府的平安城市,到港口交通的实时监控,从厂矿管理到连锁商铺的安全运营,越来越多的项目和工程商开始采用高清数字监控。2013年的IPC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商业楼宇、平安城市、金融、学校等。

    2024年6月16日
  • 安徽学校安全条例草案提请审议 将对校园技防有针对性规范

    草案坚持系统施治,突出主体责任,要求学校应当健全校内安全工作领导机构,配备安全保卫人员,抓住学校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人防物防技防、学生心理健康、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各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规范。

    2024年2月12日
  • 山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这些技术全国领先

    据介绍,山东目前以人工智能软硬件、核心算法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人工智能企业已有12家,传统产业+人工智能转换升级的企业约有270余家。

    2024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