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新需求爆发,智能语音市场迎来黄金期

1月11日,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语音及图像识别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协办的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2022年中国语音产业联盟年会成功举办。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1月11日,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语音及图像识别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协办的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2022年中国语音产业联盟年会成功举办。

 会上,中国语音产业联盟发布《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报告指出,我国智能语音产业整体发展环境积极向好,多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产业扎根不断深入,已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的健康生态。

 市场规模高速增长龙头企业占据主导份额

 智能语音作为智能时代人机交互的关键接口,各行业爆发式的场景需求驱动行业发展进入黄金期,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不断深入。从全球范围来看,2022年全球智能语音产业规模将达351.2亿美元,保持33.1%的高速增长;从我国来看,根据德勤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将达341亿元,同比增长13.4%。

《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新需求爆发,智能语音市场迎来黄金期

 报告指出,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语音龙头企业布局较广,是行业创新发展的支柱,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同时,科大讯飞、百度、阿里等龙头企业通过打造技术能力开放平台,构建开源生态,引领行业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发。以讯飞开放平台为例,目前已开放545项AI产品及能力,聚集超过380.5万开发者团队,开发出超过159.5万个AI应用,并从AI龙头开发者的“二维”生态,升级到AI龙头行业龙头开发者的“三维”生态,联合行业龙头搭建基线系统,让更多开发者加入数字经济浪潮。

 关键技术突破筑牢行业坚实底座

 “2022年是智能语音技术突破的关键年”,报告指出,我国智能语音企业在多项难点技术上实现新的突破。纵向上从语音识别、合成、翻译向计算机视觉、认知智能、运动智能领域延伸,横向上从单点技术突破模式发展到机器认知、多模式复杂场景应用。

 在语音识别方面,视听融合的多模态交互技术成为技术演进的主要方向。科大讯飞多模语音增强技术融合语音与视觉的多模感知,让高噪音场景下的语音交互跨过实用门槛,率先在车载、会议、地铁购票和医疗挂号等场景落地。此外,针对低资源语音识别难题,海天瑞声和科大讯飞分别从语音数据和算法层面推动技术进步。

 在语音合成方面,随着电商直播等行业的繁荣,语音合成技术也表现出拟人化、口语化的发展趋势。科大讯飞多风格多情感语音合成系统SMART-TTS可提供11种强度可调的情感合成能力。而火山语音的超自然对话语音合成和Meta的语音对语音翻译(speech- to- speech translation,S2ST),通过在模型训练中添加副语言数据,让语音交互更加自然和个性化。

 要促进智能语音技术持续突破,与会专家从两个方向提出了发展路径。一方面,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指出,针对智能语音多学科交叉的学科特性,研究人员需要探索新原理、新机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器件,集成创新推动核心技术进步;另一方面,语音技术需要进一步向深度理解延伸,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表示,“更先进的语音交互系统不仅要‘能听会说’,还要深度去理解人的信息”,自然语言理解和知识推理技术的进步,让机器可以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帮助人类解决更专业和复杂的问题。

 应用规模化落地加速与实体经济融合

 报告指出,受疫情和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影响,智能语音应用场景迅速铺开。据德勤统计数据,预计到2030年,智能语音消费级和企业级应用市场可分别超过700亿和千亿规模。

 在消费者产品领域,AI学习机、翻译笔等AI学习产品帮助学生学习减负增效;智能录音笔、智能办公本、智能鼠标等AI办公产品深受职场人士欢迎;AI翻译机、智能麦克风、智能语音键盘、智能耳机、智能助听器等AI生活产品,让更多人享受AI科技的便利。

 在汽车领域,智能语音已成为人机交互关键环节,并从车内交互衍生到车外交互,从单模交互走向多模交互,从被动交互发展为主动交互,为车企提供全栈技术赋能。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国内AI龙头已占据中国语音交互车端应用行业的领先地位。

 在运营商领域,智能语音技术与健康养老、家庭教育、家庭娱乐等场景结合,带来更加智慧的家庭生活体验。融合5G与机器翻译技术的无障碍智能通信,让普通的5G手机用户不用下载任何软件就可以使用实时翻译和转写服务,实现跨语种的无障碍视频通话。

 在教育领域,科大讯飞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已覆盖全球183个国家,吸引300多万海外中文学习爱好者使用;利用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英语听说教、学、考、评、管一站式服务,减少无效训练。

 在医疗领域,去年疫情期间,科大讯飞电话机器人助力全国31个省(区、市)的112个地市疫情排查,累计服务超1.1亿人次;智能外呼和智医助理可用于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的日常关爱和兜底保障。

 在城市领域,智能语音技术已在安徽省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山东聊城城市大脑、海南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智慧产城园区、天津市AI银发智能服务平台等创新示范项目中应用。姚建铨院士指出,智能语音与建设智慧城市的要求完全吻合,可以实现各种语音高效转换和智能处理,为智慧城市进一步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在工业领域,我国打造了包括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在内的一批语音技术创新“国家队”,开展工业声学、多语种、AI语音芯片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工作。科大讯飞联合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打造的工业听诊器、声学成像仪、工业设备卫士、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工业六感”产品,已广泛应用到生产、质检、巡检等多个工业环节。

 在金融领域,声纹识别技术已经被应用在各类身份认证环节。得意音通董事长郑方表示,声纹是目前除DNA外最可靠的身份认证方式,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明显优势。此外,科大讯飞智能客服机器人、智能联络中心AICC等AI金融应用,帮助金融机构提升客服和运营效率。

 展望智能语音产业未来发展,报告认为,后竞争时代亟须关注新增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核心关键技术能力仍需提升,开源生态培育仍需加大投入,重点应用场景落地仍需提速,传统行业开放场景动能不足等。

阅读剩余 20%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合肥高新区打造千亿元公共安全产业集群

    安徽省、合肥市先后明确将公共安全信息技术产业列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导性产业,优先重点发展。

    2024年2月2日
  • 人脸识别和声纹识别技术将用于高考

    记者从北京召开的“新信息技术下高校外语测评变革与创新”研讨会上获悉,人脸识别系统与声纹识别技术或将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高校测试考生身份识别。

    2024年2月5日
  • 高端技术+先进应用 南京将建全球领先人工智能示范区

    9月2日,以“人工智能示范区智慧南京新名片”为主题的南京生态科技岛人工智能示范区规划发布会,在南京市建邺区举办。凤凰网江苏从会上获悉,生态科技岛人工智能示范区将打造一批高端技术和先进应用,实现人工智能生态带动和产业升级。

    2024年4月18日
  • 打造新一代离在线语音面板方案科大讯飞争做全屋智能赛道“破局者”

    3月24日,“自由无界・万物有声――2023科大讯飞新一代离在线语音面板技术发布会”在厦门顺利落幕。科大讯飞发布超高集成度、极致性价比的离在线语音面板技术解决方案,与中科世为、犀云科技、立林科技、摩根智芯、狄耐克、妙联物联网、智引擎科技等行业协会及合作伙伴一起,共话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新趋势。

    2024年11月21日 资讯
  • 直属单位业务发展—教育大数据整合与数据信息产品服务公开招标公告更正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原公告的采购项目编号:11000024210200078827-XM001 原公告的采购项目名称:直属单位业务发展-教育大数据整合与数据信息产品服务…

    2024年3月21日
  • 全球机器人日本暂领先中美

    上周台湾鸿海联手日本软银以及大陆的阿里巴巴推出一款人形机器人Pepper。Pepper具有识别表情和对话的能力,可用于导购和照顾老人病患。它是世界最著名的电子生产企业与IT风投公司、互联网公司的一次强强联合,昭示着机器人正在从科幻、科研、生产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中。

    2024年2月5日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