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dia发布《中国人工智能框架市场调研报告》

国AI框架市场竞争格局与创新趋势。Omdia调研发现,PyTorch、TensorFlow与MindSpore在知名度与市场份额上处于第一梯队。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国AI框架市场竞争格局与创新趋势。Omdia调研发现,PyTorch、TensorFlow与MindSpore在知名度与市场份额上处于第一梯队。

Omdia发布《中国人工智能框架市场调研报告》

人工智能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在大众眼前,作为新兴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应用场景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而扩展。从科研创新到产业应用落地,预训练大模型、AI for Science、负责任的AI等已成为全球学术界、产业界的焦点。AI框架是模型算法开发的核心,是支撑人工产业繁荣发展的基础,因此Omdia深入研究了AI框架的发展与产业趋势。

时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获得的瞩目已经超越学术界、产业界,成为所有人的关注的创新成果,而大模型需要有强大的AI框架技术支撑。报告指出预训练大模型的三大趋势:第一,大模型参数量继续呈指数增长态势,“大模型”正走向“超大模型”;第二, 大模型正从单模态走向多模态、多任务融合; 第三,人工智能框架对大模型的训练有关键性的技术支撑作用。

在支持超大规模模型训练开发方面,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框架TensorFlow和PyTorch仍然占据领导地位;同时,开发者认为在中国本土人工智能框架中N思MindSpore已占据优势地位,原生支持大模型,并孵化出了一系列创新大模型。

Omdia通过与专家深度访谈,发现TensorFlow由于有了JAX这一新生框架的融入,给业界带来更多期待;PyTorch则是依托第三方并行算法库补充了大模型支持能力;在中国本土市场上, 百度飞桨和N思MindSpore由于有独特的中国本土语言和数据优势,更能在支持本土预训练大模型方面取得成功。

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火爆的背后, 也出现了“造假”等AI伦理道德问题,人工智能开发者和机构越来越关注“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Omdia在对开发者的调研中发现,在所有主流人工智能框架中,TensorFlow 与MindSpore 对“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提供的支持能力最好,分别是第一与第二名。

同时,《中国人工智能框架市场调研报告》指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既是一套道德准则, 又是一套技术体系。“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是以安全、可靠和合乎道德的方式开发、评估、部署和规模化人工智能系统的方法。人工智能框架引入众多的技术手段和可信AI功能模块,帮助开发者打造可信AI,帮助开发者和机构解决人工智能的安全隐私等合规性问题, 实现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

在科研创新领域,“AI for Science”也是人工智能行业的前沿热点,人工智能与科学的深度融合正在推动科研范式的创新,给科研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Omdia的分析师认为,与大模型类似,“AI for Science”是AI创新发展的新的重要方向,而人工智能框架对“AI for Science”的发展起着关键的技术支撑作用。“AI for Science”的发展对人工智能框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研发现,中国的人工智能开发者认为N思MindSpore是最适合做 “AI for Science”项目的国产人工智能框架, 其对“AI for Science”的支持能力甚至超过了PyTorch,并有赶超TensorFlow的趋势。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向“新”而行,上海海关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绿色能源……围绕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上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2024年6月21日
  • 天津市教委印发实施方案 鼓励高校设置人工智能学科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为进一步加快构建高校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近日,市教委印发《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2024年1月31日
  • “硬”监管与“软”治理――美欧最新人工智能监管政策分析

    欧盟的“硬”监管模式意在加强监管以强化个人权利保护,美国的“软”治理模式则极力限制监管范围以促进创新与发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欧盟人工智能监管框架延续了其《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长臂管辖理念,意图通过欧盟立法为全球数字监管树立标准,将来可能波及中国科技公司。

    2024年4月5日
  • 人工智能治理持续受国际关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辞中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它很可能会加剧全球不平等。相关咨询机构已就人工智能治理提出一些初步建议,以更好利用这种新技术的益处,同时减轻风险。

    2024年3月9日
  • 日本开发出人工智能分析交通拥堵情况的新技术

    将智能手机作为感应设备使用,能够轻松收集各种类型的车辆数据。随着数据量的积累,可根据天气、路面情况和行驶车辆等信息进行汇总,能更加精确地推算出拥堵状况。目前,日本是通过在主要道路设置交通量测量器来掌握拥堵情况的,但其成本很高。

    2024年4月14日
  • 全国人大推动人工智能跨越式发展 行业有望加速爆发

    1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在北京进行专题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围绕人大立法监督工作保障和规范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学习讨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主持并讲话。

    2024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