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新进展!首次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

李传锋、柳必恒等人在自主研制的高品质三维纠缠源基础上,进一步制备出偏振―路径复合的四维纠缠源,保真度达到98%。他们利用这种四维纠缠源成功识别了5类贝尔态,并实验演示了量子密集编码,一举把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纪录提升到了2.09,超过了两维纠缠能达到的理论极限2,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为高维纠缠在量子信息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重要基础。

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李传锋、柳必恒等人,首次利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达到2.09的信道容量,创造了当前国际最高水平。该成果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进展》上。


量子密集编码是最重要的量子保密通信过程之一。例如,初始时A和B两人共享一对纠缠光子,A编码2比特的经典信息在其光子上,并把光子发送到B,然后B对其手里的两个光子进行贝尔基测量,解码得到A发送的2比特信息。在这个过程中A只发送了1个量子比特到B,但是B却接收到了2比特的经典信息。衡量密集编码的重要指标是信道容量,即A向B发送一个光子所能传输的比特数。在比特系统中,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极限为2。


相比比特系统的二维纠缠,高维纠缠具有信道容量高、抵抗窃听能力强等优势,近年来被学术界广泛关注。量子密集编码的思想自1992年提出,1996年在光学系统中首次实现。由于无法实现完全的贝尔基测量,当时利用一对纠缠光子仅传送1.13个经典比特,直到2017年,基于完全的贝尔基测量,这一纪录才被更新为1.665。


李传锋、柳必恒等人在自主研制的高品质三维纠缠源基础上,进一步制备出偏振―路径复合的四维纠缠源,保真度达到98%。他们利用这种四维纠缠源成功识别了5类贝尔态,并实验演示了量子密集编码,一举把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纪录提升到了2.09,超过了两维纠缠能达到的理论极限2,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为高维纠缠在量子信息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重要基础。

量子通信新进展!首次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谁来保护安防厂商的“心”

    做为国内应用最广泛的软件授权服务,比特云正为不同领域的数千家软件开发商提供着安全、便捷的软件授权和软件安全服务,并在帮助开发商有效建立顺应市场变化的销售策略、提升软件用户满意度、降低授权管理成本等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

    2023年4月9日
  • 量子通信新进展!首次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

    李传锋、柳必恒等人在自主研制的高品质三维纠缠源基础上,进一步制备出偏振―路径复合的四维纠缠源,保真度达到98%。他们利用这种四维纠缠源成功识别了5类贝尔态,并实验演示了量子密集编码,一举把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纪录提升到了2.09,超过了两维纠缠能达到的理论极限2,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为高维纠缠在量子信息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重要基础。

    2024年4月24日 下午12:17
  • 重磅!IBM发布全球首台独立量子计算机 或将对外出售

    量子计算机,顾名思义,即采用量子力学的能力处理计算,其计算能力之大足以让今天的计算机悉数成为历史。然而,这类量子计算机目前仍仅分散地存在于研究实验室内。他们由多个元素构成:容纳处理计算的量子比特的加固室;液氦罐和其他低温设备,使量子比特的温度保持在绝对零度左右;以及电子装置,用以控制量子比特的动作并“读取”它们的输出,还有连接这一切元素的电缆。

    2024年1月28日
  • 区块链将为智慧产业带来哪些改变?

    智慧产业的核心问题首当其冲是安全问题。比如智能摄像头大部分的问题是在其所使用的云平台上,而且智慧家庭不仅仅是摄像头,还有智能开关、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等设备,而区块链技术或能为智慧家庭安全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2024年11月12日
  • 区块链、自动驾驶、人工智能鏖战开始 谁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近年来,区块链、自动驾驶以及人工智能的概念频繁爆红于科技界。有业者称,区块链的颠覆在于人们找到了一个低成本解决信任问题的方案;自动驾驶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出行;人工智能则为我们打开了新的世界。不论是区块链、自动驾驶还是人工智能,都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那么谁又将成为人类财富的下一个风口呢?

    2024年11月15日
  • 人脸识别安检刷脸时代来临 涉及哪些概念股

    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上的突破,图像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图像识别错误率从11年开始大幅下降。人脸识别方面当前商汤科技、FACE++、云从科技人脸识别准确率已经超过99%,超过人眼识别能力,已经具备在多领域应用的技术条件。

    2024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