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新进展!首次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

李传锋、柳必恒等人在自主研制的高品质三维纠缠源基础上,进一步制备出偏振―路径复合的四维纠缠源,保真度达到98%。他们利用这种四维纠缠源成功识别了5类贝尔态,并实验演示了量子密集编码,一举把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纪录提升到了2.09,超过了两维纠缠能达到的理论极限2,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为高维纠缠在量子信息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重要基础。

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李传锋、柳必恒等人,首次利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达到2.09的信道容量,创造了当前国际最高水平。该成果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进展》上。


量子密集编码是最重要的量子保密通信过程之一。例如,初始时A和B两人共享一对纠缠光子,A编码2比特的经典信息在其光子上,并把光子发送到B,然后B对其手里的两个光子进行贝尔基测量,解码得到A发送的2比特信息。在这个过程中A只发送了1个量子比特到B,但是B却接收到了2比特的经典信息。衡量密集编码的重要指标是信道容量,即A向B发送一个光子所能传输的比特数。在比特系统中,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极限为2。


相比比特系统的二维纠缠,高维纠缠具有信道容量高、抵抗窃听能力强等优势,近年来被学术界广泛关注。量子密集编码的思想自1992年提出,1996年在光学系统中首次实现。由于无法实现完全的贝尔基测量,当时利用一对纠缠光子仅传送1.13个经典比特,直到2017年,基于完全的贝尔基测量,这一纪录才被更新为1.665。


李传锋、柳必恒等人在自主研制的高品质三维纠缠源基础上,进一步制备出偏振―路径复合的四维纠缠源,保真度达到98%。他们利用这种四维纠缠源成功识别了5类贝尔态,并实验演示了量子密集编码,一举把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纪录提升到了2.09,超过了两维纠缠能达到的理论极限2,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为高维纠缠在量子信息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重要基础。

量子通信新进展!首次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寻根求源:SDI矩阵是不是安防专属产品

    HD-SDI矩阵与传统模拟矩阵设计架构完全不同,数字电路对于信号的理解、芯片的使用、线路的布局、都提出更高的挑战,HD-SDI矩阵的广泛应用对于那些技术积累不强的传统矩阵厂商,矩阵的规模、矩阵高清字符等将是瓶颈问题,预计国内的矩阵厂商阵营将重新洗牌。

    2024年11月25日
  • 比特大陆孵化公司「库克智能」发布3D人脸识别智能终端新品

    “现在3D换2D就和5G换4G的道理一样。”CEO Roger认为。3D比2D多了一个量级的特征讯息,加上库克智能在3D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3D算法以及芯片领域的基因,打造了价格亲民款的第二代MK1产品, 就是为了加速实现让3D在市场上普及,测底解决2D的误识别和非活体攻击两个问题,弥补原来的缺陷。

    2024年1月28日
  • ASIC 芯片/AI 芯片及技术特点

    专用芯片ASIC(多为AI芯片)的高研发时间成本和高技术商业化风险成了未来推广之路的一大障碍。但其场景定制化的优点备受安防厂商青睐,目前国内已有成熟安防芯片产品,如比特大陆、寒武纪、地平线、依图等。

    2024年4月9日
  • 【深圳市泰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软件_硬件_产品制造

    公司名称 深圳市泰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 应用场景 智能软件/硬件|产品制造 公司简介 深圳市泰比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以智能硬件为基础,专注于位置服务、车辆防…

    2024年1月14日
  • 区块链将为智慧产业带来哪些改变?

    智慧产业的核心问题首当其冲是安全问题。比如智能摄像头大部分的问题是在其所使用的云平台上,而且智慧家庭不仅仅是摄像头,还有智能开关、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等设备,而区块链技术或能为智慧家庭安全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2024年11月12日
  • 谷歌证明量子神经网络可训练图像分类

    谷歌已经证明了量子计算也能解决传统机器学习中的图像分类问题,而且随着技术发展,量子计算机将在在学习能力上超越经典的神经网络。

    2024年4月6日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