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年均增长超50% 智算为人工智能夯实“算力底座”

从人脸识别、智能语音播报,到自动驾驶、工业数字孪生,看得见的智慧应用背后,是看不见的智能算力在支撑。

从人脸识别、智能语音播报,到自动驾驶、工业数字孪生,看得见的智慧应用背后,是看不见的智能算力在支撑。

根据相关统计和测算,目前全国超过30个城市在建或筹建智算中心,未来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智算中心的创新发展,将进一步为人工智能夯实“算力底座”,成为带动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智能算力需求快速扩大

规模年均增长超50% 智算为人工智能夯实“算力底座”

AI图像识别进行安全隐患检测、大数据根据充电桩利用率和车辆类型以及充电频次进行用户画像……成都市成华区,一家“聪明”的新能源充电站给车主带来智慧高效的充电体验。

“智能算力的运用,提升公共充电设施利用率和安全运营能力,帮助解决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如充电桩一桩难求、油车占位、充电安全事故等。”四川数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强说,公司与成都智算中心合作,不断训练优化模型,现在充电站算法在原来的基础上解码性能提升75%以上,AI吞吐量提升10倍以上,功耗降低将近三分之二。

成都智算中心CTO刘松告诉记者,各行业各领域对智能算力的需求日趋强烈,过去成都人工智能科研和产业发展处于零散状态,开展相关工作基本需要企业或者高校团队自投自建,规模小、成本高。

“智算中心一期的AI算力达到300P FLOPS(每秒30亿亿次半精度浮点运算),相当于15万台高性能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补齐了成都乃至中西部地区人工智能算力短板。”刘松说,自2022年5月上线运营至今,成都智算中心已为55家企业、46个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科研团队提供了AI公共算力服务。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加快融入千行百业,《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在互联网、金融、政府、电信和制造等各个行业应用渗透度较2021年明显提升,其中电信行业的人工智能渗透度从2021年的45增长到51,制造行业的人工智能渗透度从40增长到45。

随之而来的是,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和海量数据对算力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国际数据公司(IDC)等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百亿亿次/秒(EFLOPS),超过通用算力规模;预计未来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

超30城在建或筹建智算中心

随着智能算力需求快速扩大,智算中心建设也在加速进行。

1月28日,在浙江湖州,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正式上线,将为汽车企业提供“云、数、智”一体化超级云计算平台。此前不久,宁波市首个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一期)正式上线运营,进一步满足宁波市产业、科研、社会治理等各领域的算力需求。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联合浪潮信息日前发布的《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下称《指南》),目前全国超过30个城市在建或筹建智算中心。

“智能计算让社会加速进入智慧时代,所占据的算力资源将主要由智算中心承载。”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智算中心是采用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架构,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础设施,在推进AI产业化、赋能产业AI化、促进产业集群化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近年来,无论是政策引导、布局优化,还是产业体系健全,我国形成了智算中心建设和应用良好的生态循环。

2017年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建立人工智能超级计算中心”。此后《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围绕“加快高性能、智能计算中心部署”“打造智能算力、通用算法和开发平台一体化的新型智能基础设施”等作出具体部署。

“特别是随着‘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实施,智算中心建设也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单志广说,随着我国智算中心布局的持续优化与完善以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不断创新和解锁,智算中心的赋能作用将被进一步激发。

有望带动AI产业实现倍增

值得一提的是,智算中心创新发展有望带动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倍速增长,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当前不少地方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芯片、自动驾驶、元宇宙等创新驱动型产业,这些创新产业发展需要大规模智能算力支持。”单志广说,智算中心能够提供大规模数据处理和高性能智能计算支撑,将经济、社会、产业中各种模型和经验“固化”下来,形成新的生产力。

据《指南》测算,“十四五”期间,在智算中心实现80%应用水平的情况下,城市对智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2.9至3.4倍,带动相关产业增长36至42倍。

与此同时,从AIGC技术生成AI写作、AI绘画等多种模态的数字作品,到以元宇宙代表的新兴场景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再到人工智能给基础研究带来全新的研究手段,承载人工智能计算的智算中心正在为各类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指南》预计,“十四五”期间,在智算中心实现80%应用水平的情况下,城市/地区在智算中心建设投入的增长量对创新产出的贡献率为14%至17%。

“AI新基建为人工智能的高水平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数据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AI软件基础设施作为AI新基建的核心要素不断释放效能,降低AI开发和应用门槛,致力于让人工智能成为水、电一样触手可得的普惠资源,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价值释放。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2021人脸识别行业白皮书》发布拥挤安防还有多少空间?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随着深度学习、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的不断突破,人脸识别也获得高速发展,市场潜力不断释放。

    2024年11月14日
  • IDC:2019年亚太安全解决方案支出将达164亿美元

    从技术类别的角度来看,网络安全和托管安全服务将占2019年及整个预测中所有安全支出的一半以上。网络安全将由统一的威胁管理和防火墙技术领导。这两种技术加在一起将占网络安全支出的80%。此外,集成服务和咨询服务将在2019年获得约20%的总体安全支出。在预测期内(2018-23年),支出增长最快的技术类别将是托管安全服务(复合年增长率为23.6%),集成服务(CAGR为22.7%)和内容管理(CAGR为22.4%)。

    2024年1月27日
  • “互联网安全与治理论坛”开幕 远鉴科技生物识别受关注

    近日,“互联网安全与治理论坛”在淳安县千岛湖举行,一家来自北京的生物识别公司――北京远鉴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大会唯一的“技术支持单位”在论坛上亮相,他们带来的“声纹识别”、“多维复合生物识别”技术,也成为了大家的一大关注点。

    2024年1月30日
  • 关注声音监控 城市监控能否“耳聪目明”

    如某超市发生一起砍人事件,嫌犯供称是超市人员言语不善导致自己情绪失控才导致事故,但是有谁能证明事实真相,光凭视频监控画面也不好下定论。要是有了音频监控,就能将场景再现,无人可以雄辩。当然,这里说要实现音频监控也不是简单的让视频监控系统做到能收集声音,与视频监控一样,不但要收集到,而且要收集到足够清晰,有真正的利用价值。

    2023年4月8日
  • 再度被热炒 物联网的万亿“大蛋糕”该怎么吃

    作为当下ICT领域中关键的热点技术之一,物联网(IoT)向行业展现出强大的技术魅力并带动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各国政府、企业都在抢抓物联网新一轮发展战略机遇。

    2024年11月10日
  • 模拟摄像机为何无法跨越高清这道门槛?

    高清这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就足以使众多模拟摄像机厂家顿足捶胸、望洋兴叹。模拟摄像机为何无法跨越高清这道门槛:先天缺陷之一:隔行扫描;先天缺陷之二:分辨率;先天缺陷之三:色彩还原度,模拟摄像机输出的复合模拟视频信号中包含亮度信号与色彩信号,而亮度信号与色彩信号在同一个频率范围内;先天缺陷之四:模拟传输。

    2023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