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成都出台实施方案

记者从成都市科技局获悉,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决策部署,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机遇,加快建设成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日前,成都市出台《成都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记者从成都市科技局获悉,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决策部署,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机遇,加快建设成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日前,成都市出台《成都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聚焦“1+1+N”,即“一核一区多园”空间载体布局;突出“2+3”,即强化“两大支撑”、开展“三项必试”;打造“3+4”,即“三大特色场景”和“四大重点场景”;推进实施170余个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到2022年,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构建成都“一核一区多园”

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成都出台实施方案

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空间格局

《方案》围绕产业生态培育,科学布局“一核一区多园”人工智能发展空间载体。“一核”是指,在成都高新区,依托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核心区,到2022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

“一区”是指,在成都天府新区,依托成都科学城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设施集聚区,到2022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50亿元。

“多园”是指,在“成都东部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成都智能应用产业功能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青白江欧洲产业城”等区域打造10个以上“AI+”融合应用特色专业园区,建设一批融合发展基础设施,赋能并支撑产业功能区产业转型升级,形成AI应用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

“两大支撑”“三项必试”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方案》提出,突破基础前沿与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供给支撑。依托四川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在蓉高校院所布局前沿理论、算法和技术研究,推动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以共建实验室、项目合作等方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同时,为探索形成可推广复制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社会实验、政策试验、应用示范“三项必试”。围绕智慧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智慧社区建设等开展社会实验,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围绕数据开放共享、产品/场景供给先行先试、区域协同合作等方面开展政策试验,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环境;围绕智慧空管、智慧金融、智慧医疗等特色重点场景开展应用示范,创新拓展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快速扩大人工智能产业规模。

突出三大特色应用场景示范

打造四大重点应用场景

《方案》提出,结合成都自身特点和优势,紧紧抓好“3大特色场景”和“4大重点场景”的应用示范。其中,3大特色场景包括以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基于5G的智能无人机应用、双机场智能管制为代表的智能空管;以地方金融“监管沙箱”、人工智能金融应用为代表的普惠金融;以未来医学、全生命周期智慧医疗应用为代表的智慧医疗。

此外,4大重点场景包括5G智能制造集群、智能驾驶等在内的智能制造;城市级智慧交通车路协同示范应用系统、等在内的智慧交通;润地大邑县智慧农业产业园等在内的智慧农业;成都天府新区兴隆湖智慧景区漫游等在内的智慧旅游。

阅读剩余 19%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家居智能化进一步升级 2020三大趋势正凸显

    近年来,伴随着传统家电产业的低迷发展,以及城镇化推进下人们家居需求的不断提升,智能家居概念迎来日益普及和落地。过去一段时间内,在家电品牌、安防厂商、照明厂商、建材商、运营商以及互联网企业等一众玩家的助力下,我国智能家居产业已经取得不错发展成绩,并且即将迎来全面爆发期。

    2024年4月5日
  • 2022年首届“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正式启动

    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突破了一批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了一批标志性产品,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了制造、交通、医疗、民生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赋能效应逐渐加深。

    2024年2月14日
  • 高空坠落事故频发 用智慧科技编织一张安全网

    4月15日晚,安徽宿州埇桥区蒿沟镇一场演出现场,一名表演高空杂技的女演员在升空过程中突然坠落到舞台上,不幸死亡。 事发后第三天,官方通报称,这是一起高空杂技表演过程中发生的意外坠亡…

    2024年11月30日
  • 政策推进 虚拟现实产业加速融合千行百业

    以虚拟现实、数字人、数字孪生等元素为特点的虚实共生新型社会形态正在从科幻走向现实。南昌等城市推出了数字孪生城市平台,助力城市智慧综治、智慧平安社区、智慧政务等多重领域的数字化升级;OPPO公司最新发布的单目智能眼镜,支持触控、语音、手势、头动操控四种交互方式,可以实现导航、天气预报、健康信息推送等功能,未来有望在健身、办公等场景下发挥作用。

    2024年2月22日
  • 山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这些技术全国领先

    据介绍,山东目前以人工智能软硬件、核心算法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人工智能企业已有12家,传统产业+人工智能转换升级的企业约有270余家。

    2024年1月30日
  • 云计算运用广 呼和浩特发展智慧城市

    2011年,呼和浩特市启动了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已逐步将智能交通技术运用到交通系统中,利用智能交通管理手段对整个交通系统进行管理和组织。已经实现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道路电视监控系统、交通违法监控系统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基础建设与应用,初步构建了以交通指挥控制为核心、交通综合信息管理为基础、交管警务调度为保障的交通管理体系。

    2024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