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云上芯湖州”智慧园开工

3月31日,“云上芯湖州”智慧园开工仪式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市领导张宏亮、王晓军等参加。“云上芯湖州”智慧园项目位于南太湖未来城,占地面积71亩,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该项目的建设运营不仅是扎实推进“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的创新举措,对落实“数字中国”的战略要求、推动“数字浙江”的发展要求、深化“数字湖州”的能力要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引领作用。

“智慧园的启动建设,将为湖州加快数字战略发展,完善核心平台体系补上关键一环,唱响数字科技好声音,释放人才聚引强磁力。”湖州市城市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仪式现场,“云上湖州”能力矩阵揭牌。去年以来,湖州市全力打造“云上湖州”的能力矩阵,由湖州市大数据局联合三大市属国企筹划组建湖州市数字资源转化运营中心、全域智联算法中心和数字安全运营中心。形成完善的智慧管控,集成丰富的数字体验,塑造“城市大脑”数字芯能力。未来五年,园区将全面覆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原生、元宇宙等新兴技术能力,成为智慧城市的能力中枢和动力引擎。

三大能力中心各担一面,而在建立能力的过程中离不开产业链、生态圈的支持。湖州市城市集团、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联通湖州分公司,湖州市交通集团、移动湖州分公司、中电科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湖州市产业集团、电信湖州分公司、西塞数字安全研究院分别就湖州市数字资源转化运营、全域智联算法、数字安全运营三大战略生态合作备忘录签约。签约方未来将共同秉持开放、互利、共赢的宗旨,协助打造高质量的数字生态。此外,截至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和机构完成智慧园入驻签约,智慧园将通过持续育强数字生态圈、搭建创新孵化器、打造开放试验场,推动高质量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塑造“云上湖州”数字芯品牌。

浙江湖州“云上芯湖州”智慧园开工

园区还将通过市场牵引、数据驱动、生态链接,形成“汇聚、沉淀、创新、试验、输出”的数字价值释放路径,有效推动数据流通、探索新兴业态、助力转型升级,塑造“运营转化”数字芯模式。目前,已经和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打造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湖州基地。湖州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强调:“‘云上芯湖州’智慧园项目作为‘云上湖州’赋能工程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成果,将聚焦数字要素‘一园集约’、数字能力‘一园集中’、数字场景‘一园集成’、数字产业‘一园集聚’,推进生态共建、产业链接、数智融合,全面打造市域数字资源集散地、数据要素交易地、应用场景展示地、数字产业孵化地、科研成果转化地,加快实现‘在湖州看见数智未来’的美好愿景。”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关注政策!多地布局助力LED显示屏行业高质量发展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大家对政策的关注度再次达到空前的热度,政策往往决定着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对于各行各业来说至关重要。LED显示屏产业的蓬…

    2024年2月25日
  • 高新兴发布重点场所疫情联防联控综合解决方案

    近期,高新兴推出重点场所疫情联防联控综合解决方案,利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依托红外监测设备和电子围栏设备的优势资源,遵循简化前端、多维感知、云端协同、智能预警、联网联控五大原则,打造重点场所疫情联防联控平台。

    2024年1月27日
  • 海南省:运用案件大数据赋能社会治理

    党中央和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速推动大数据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到2035年,要实现“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在确保数据流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扩大数据领域开放,创新安全制度设计,实现数据充分汇聚,培育发展数字经济。

    2024年2月13日
  • 监控红外二极管多少伏

    监控红外二极管多少伏 红外二极管是一种常用于监控摄像头中的红外传感器,它能够感知周围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在选择红外二极管时,一个重要的参数就是其工作电压。那么,监控红外二…

    2023年9月19日
  • 回顾2023:安防报警厂商的“破”与“立”

    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安防行业中视频监控、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楼宇对讲等细分领域,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时过境迁,视频监控成为安防底座技术,出入口控制如火如荼,停车场与智…

    2024年1月13日
  • 杭州发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区名单 各区将带头先行先试

    “发展区”培育名单的用意也在于此。“经过专家组筛选,综合各县市区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建设方案,优先考虑发展余杭区、萧山区、滨江区和西湖区为杭州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杭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红华告诉记者,在未来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技术研发、产业培育、成果转化、人才集聚、学术交流等方面,这四名“尖子生”也将承担起先行先试的重任,探索可复制经验,进行全杭州推广。

    2024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