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全面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搭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运行监测平台,对燃气、供水、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运行进行实时监测,为城市安全发展保驾护航。截至去年底,安徽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已圆满完成,基本建成了“五个一”。

安徽省全面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2022年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基本建成16个市覆盖燃气、桥梁、供水、排水防涝等重点领域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工程今年全面启动,将进一步拓展场景应用范围,到2025年实现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面覆盖。

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电力、综合管廊、输油管线等领域,维系城市正常运行、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设施,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生命线。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搭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运行监测平台,对燃气、供水、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运行进行实时监测,为城市安全发展保驾护航。截至去年底,安徽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已圆满完成,基本建成了“五个一”。

一个数据底座。构建了约945平方公里的城市重点区域三维空间信息模型,在全国首次形成省、市地上地下立体化的城市生命线工程数据库。一张监测网络。建成省级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管平台,形成覆盖省、市两级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一张网”,实现对近3万公里管网、325座桥梁的实时监测。一套标准体系。已编制安徽省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技术标准、运营标准,在此基础上,安徽省启动编制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设备质量管理规范;同时,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正在组织编制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导则。一种市场模式。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作用,指导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成果转化企业与各市政府投资平台合作成立本地化平台公司,联合由80多家优质企业组建的工程建设联合体,承担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营任务。一项应急机制。构建“前端感知―动态体检―专业研判―预警溯源―协同处置”新型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测预警联动响应工作机制,截至目前,累计接受传感器报警信息25667起,通过专业模型分析和专家研判,确认706起预警事件,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在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安徽省全面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下一步,安徽省将持续推进“两个拓展覆盖”。即在完善一期建设基础上,推进工程拓展至燃气用户终端、水环境治理,以及消防、电梯、窨井盖、热力、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城市照明等城市生命线领域;依托市级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平台,推进工程拓展延伸到县(市),确保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运行,加快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大华企业园区综合解决方案 助力企业智慧化生产

    为推进企业生产园区可视化、智慧化的综合管理,大华企业生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2024年1月27日
  • 图尔克推出紧凑型超高频RFID读写头

    图尔克中国宣布其紧凑型UHF读写头TN865-Q120已经加入图尔克BLidentRFID产品家族。该读写头含有一个环形极化天线,全部电子器件被置于一个紧凑的防护等级为IP67的铝制外壳中。

    2024年6月16日
  • 南充春运前在长途客车内装3G监控

    昨日,从南充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展的“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活动周上获悉,春运前南充市马市铺汽车站将在近40辆长途客运车上安装3G车载远程视频监控装置,通过实时监控,为即将到来的春运返乡高峰期保驾护航。

    2024年6月14日
  • 行业标准《安防线缆》发布并实施 填补行业空白

    该项标准从启动预研、申请立项到发布,前后历经三年多,期间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协同SAC/TC100做了大量前期调研与组织工作,为行业有序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伴随该标准成立的中国安防线缆联盟(智慧传输联盟)对标准颁布实施也发挥了很大推动作用!

    2024年1月28日
  • 武汉城中村安装“电子眼”护平安 居民主动求加装

    武汉洪山区卓刀泉派出所的陈警官介绍,近几个月他们已经利用摄像头连续抓了8起盗窃现行,社区里有60余出租户主动要求在门前安装摄像头。社区警室里经常有居民来查看录像,哪家的衣服掉了,哪家的狗不见了,通过监控录像就能找到。

    2024年6月15日
  • 《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发布

    《方案》指出:面向全国,走向国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 5000 家,低空技术服务覆盖全国,低空产业国际国内影响力和品牌标识度大幅提高,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低空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在技术创新、标准政策、应用需求、安防反制等领域形成全国引领示范,带动全市经济增长超 1000 亿元。

    2024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