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降至,近日,两地发生地震。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人类有毁灭性的打击,人类能做的就是利用智慧化手段对抗灾害,最大化减少伤亡。那么,有哪些智能装备或系统可以帮助地震救援,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呢?
发生地震时,网络、供电等设备均遭到破坏,不能正常工作。当正常照明电源失效时,阻碍救援行动,给救援增加了困难,这时候需要确保救援工作正常进行,应设置智慧照明,迅速搭建简单移动网络通信设施,通过应用先进、高效、可靠无线通信技术等,实现对照明的远程集中控制与管理。不仅能够大幅节省电力资源,提升公共照明管理水平,节省维护成本,而且有利于消防人员进行及时施救。
二、无人机:监测灾区 投递应急物品
地震发生带来毁灭性破坏,现场的通信设备无法运行。这时候就体现出无人机的重要性,当灾害现场的交通受到破坏,无人机通过搭载拍摄设备可深入灾区现场拍摄,将灾难现场第一手的视频资料传回指挥中心,而且无人机还能进行应急救援物资的投递。
三、智能机器人:深入地震现场
地震过后,环境恶劣、行走不便,且处处充满危机,人力救援可能无法深入现场。废墟搜索与辅助救援机器人集成了红外夜视摄像头、拾音器等实用搜索任务载荷,可实现废墟内部的图像、声音信息的采集与识别。此外,它还可以携带小型机械臂,氧气管,流体食物管来进行辅助救援,能够实现在震区多种典型环境的搜索与排查。
四、生命探测仪:探测生命
红外生命探测仪能经受救援现场的恶劣条件,可在震后的浓烟、大火和黑暗的环境中搜寻生命。红外生命探测仪探测出遇难者身体的热量,光学系统将接收到的人体热辐射能量聚焦在红外传感器上后转变成电信号,处理后经监视器显示红外热像图,从而帮助救援人员确定遇难者的位置。
五、智慧医疗:助力震后急救
远程医疗系统是综合现代通信技术、医疗影像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提供远距离医学信息和服务,具体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及护理、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所有医学活动,打破了医学影像信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灾区和各级医院医学数据共享,使灾区伤者及时得到诊断。
在近年发生的地震中,智慧应用产品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4月6日7时50分,宜宾市兴文县发生5.1级地震。当日8时10分,宜宾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市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召开视频调度会商会议,迅速连线调度兴文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和震中周边乡镇。与当地志愿消防速报员手机联线,迅速开展灾难救援,市机动应急指挥中心移动指挥车、卫星通信车快速奔赴震中并顺利搭建起现场指挥部。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成都铁路局、成都地铁等在地地震发生后,预警系统快速发出预警,提前向民众发出预警,给人们赢得了宝贵的逃生时间,减少了大量人员伤亡损失。
地震发生后,中航无人机研发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紧急起飞赴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执行任务,通过搭建空中应急通信网络,实时将现场灾情画面回传,辅助指挥中心调度,为救援团队集结及施救提供强有力保障。9月7日下午4点,救援人员在甘孜州泸定县得妥镇联合村大桥,发现了疑似生命迹象。经生命探测仪初步探查后,疑似有3人,救援人员立即展开救援。
结语:当下,应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大力建设智慧系统,能够更好感知灾害并有助于及时做出防范,为人们提供智慧化地震防范及救援措施,有助于提升防震救灾处理能力,破解地震难题,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构建健康家园。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