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03691套,同比下降3%。其中,3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3883套,同比下降5.7%;1-2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62036套,同比去年的76381套下降19.2%。
可以看到,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整体出现下滑,1-2月份同比降幅较大,到3月降幅有所回落,但下降趋势未曾扭转,作为开局表现并不乐观,2023年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或许会更加曲折,相关机器人企业需要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维科网机器人整理了近期证券机构对国产头部工业机器人的调研情况,看看他们对目前的机器人行业现状是怎样看待的,以及又是如何应对这种市场变化的。
埃斯顿
2022年,埃斯顿实现销售收入38.81亿元,同比增长28.49%,其中,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务收入28.55亿元,同比增长41.16%,工业机器人本体销售收入增长超70%,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一季报,埃斯顿实现营业总收入9.86亿元,同比上升22.53%,归母净利润4304.55万元,同比下降28.34%,扣非净利润为3210.05万元,同比增长30.57%。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务的增长,主要受益于动力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机遇,埃斯顿将继续坚持快速扩张规模为重要目标,采取“通用+细分”市场战略,对战略性新兴行业加大投入,以确保公司业务持续增长。
埃斯顿自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大力推动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目前除个别类型芯片、某些型号的减速机及少量特别的电子料外,主要的零部件都已经实现国产化。公司目前的减速机供应来自于国际品牌供应商和国产品牌供应商,基本在国内完成生产制造,谐波减速机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供应,R V减速机国产品牌供应商占比也在逐步上升,能满足公司生产的供应需求。
产能上,2023年6月埃斯顿机器人智能产业园二期工程将竣工,竣工投产后,工业机器人产能将提升至50000台套/年,未来,埃斯顿也将根据产能释放情况,择机启动2025年后年产10万台产能的规划布局。
对于2023年市场的展望,埃斯顿保持乐观态度,一方面在各项鼓励智能制造及机器人+的政策加持、更多行业复苏的有利宏观环境下,销售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另一方面继续坚持零部件国产替代、降本增效的举措,不断改善盈利指标。
下游细分市场方面,公司按照“通用+细分”的市场战略,扩大下游行业应用覆盖的范围,从2023年第一季度订单情况来看,目前光伏需求仍然保持强劲,众多行业保持稳定增长,传统行业复苏仍需时间,与民生基建相关领域如食品饮料、医疗、水泥等,已经明显恢复进入增长趋势。
同时,支持行业头部客户在海外拓展是埃斯顿目前海外业务发展的重要市场策略,其机器人产品、通用自动化核心部件产品会随着客户的海外拓展进行海外市场布局。埃斯顿目前正在进行深入调研,拟利用海外已收购公司的渠道和网络,并根据当地市场情况设立相应机构或者寻找业务合作伙伴,进一步拓展海外销售渠道。
2023年,伴随自动化行业景气度的逐步回升,产业自动化升级需求加速,国产替代将进一步加快,埃斯顿将继续坚持把实现销售增长和提升市场份额列为重要目标,继续保持对全产业链和研发的长期投入,提高产品性能及质量,不断降低成本,以实现毛利率的提升,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实现2023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5万台的目标。
汇川技术
汇川技术2022业绩报告显示,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约230.08亿元,同比增加28.2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3.20亿元,同比增加20.89%,其中,工业机器人业务(含上海莱恩)实现销售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54.96%;今年一季度,汇川技术工业机器人业务持续增长,实现收入1.36 亿元,同比增长29.06%,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达到4300台,同比增长31.90%,主要受益于锂电、光伏等行业需求的带动。
汇川技术的工业机器人业务的经营情况较好,从销售的工业机器人类型来看,虽然仍以SCARA为主,但一直在大力拓宽六轴机器人产品类型及应用,比如小负载六轴机器人已经实现了大批量销售,中大负载六轴机器人进入小批量应用。
2022年,汇川技术加强了小六关节、大六关节、SCARA机器人的技术平台建设,提升开发质量和效率;根据行业及客户需求变化,全面升级了SCARA机器人、桌面型小六关节机器人;布局并推出了R220系列220公斤负载大六关节机器人,助力锂电、汽车电子等行业自动化升级;强化基础工艺平台,提升了工艺类产品、解决方案的竞争力。
目前,汇川技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除了减速机外,电控系统、伺服系统、丝杠、本体均已实现自制,具有较好的成本控制和定制化能力,其工业机器人业务深度融合工业自动化业务,凭借对下游行业工艺的深刻理解以及“核心部件+整机+工艺”解决方案的竞争优势,公司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在手机制造、锂电、硅晶等行业已实现大批量销售,形成了较好的品牌影响力。
汇川技术对工业机器人业务的发展坚定看好,一方面机器替代人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企业原先考虑机器替代人时会做投入产出的平衡考虑,现在考虑的则是强化连续性生产的能力。因此从企业自身的意愿看,上机器人的意愿较强;另一方面随着工业机器人成本的降低,以及发展得更加柔性化、智能化,其应用领域也会大大拓宽,因此汇川技术对自身工业机器人业务的增长充满信心。
展望未来,从汇川技术的战略规划来看,有几个方面的布局会对公司中长期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1)从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维度,公司在探索两个新的战略方向:①打造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同时,要加强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竞争力。公司这几年在数字化的投入比较大。②基于全球双碳战略的能源管理业务,在自动化和数字化结合的背景下,利用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技术去提升每个企业的能源效率。2)从市场维度,公司积极开展国际化的战略。2022年,是公司定义的国际化年,自此开始加快国际化的步伐。围绕“制造、研发和行业线解决方案出海”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策略。
对于人工智能领域,比如CHATGPT,汇川技术也做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分解了在工控场景下以及在内部运作场景下可见的一些应用场景,公司有重点关注CHATGPT与PLC产品编程代码的打通,尝试探讨应用的落地。公司PLC产品在替代外资品牌的过程中,有较大的编程量,如果能够通过CHATGPT技术打通编程的工作,对人力投入的降低会带来很大的好处。
新时达
新时达2023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9.11亿元,同比上升11.43%;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上升751.69%;扣非净利润-380.21万元,同比上升85.6%,毛利率17.82%。
一季度新时达能扭亏为盈,主要是确认广东众为兴机器人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非经常损益所致。去年11月,新时达发布公告,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控股子公司转让股权的议案》,以人民币4.9亿元出售了广东众为兴的全部股权。
新时达表示,本次转让标的公司股权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有利于公司优化资产和业务结构,促进公司稳健发展,同时本次交易实施将缓解公司现金流压力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增强公司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的能力。该笔交易对新时达本期及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新时达以运动控制技术为核心,专注于伺服驱动、变频调速、机器人和工业控制器等产品,发展数字化与智能化,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
目前,新时达的工业机器人产品主要有关节型机器人与SCARA机器人两大品类,广泛应用于3C、新能源、白电、包装、食品饮料、医药、金属加工等行业。
埃夫特
埃夫特2023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为3.9亿元,同比增长37.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057.3万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4833.07万元,营收增长,利润依旧未能改善。
在产品布局上,埃夫特公司战略聚焦的重点是多关节机器人,SCARA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是作为满足客户整线需求的补充类产品,在应用场景方面,公司产品以焊接和喷涂为主,目前年产能可达到10000-15000台。
在核心零部件自主化方面,埃夫特参股了ROBOX,控制器的自主化已经基本完成;减速机方面埃夫特参股了芜湖奥一,目前相关减速机在中小负载基本做到全覆盖,中大负载减速机目前仍有部分采用进口产品,国内谐波减速机的供应链在各方面都比较成熟,已实现完全国产化;驱动器方面因芯片短缺等原因,目前公司伺服驱动器自主化率很低,但目前自主研发工作已经完成,后面需要做适配性的导入。
在机器人业务销售方面,埃夫特仍会以“拓渠道、打灯塔”为重要市场推广举措,通过灯塔客户实现示范应用,通过渠道资源实现公司销售资源的聚焦和复用,从2021年和2022年的业务表现来看,该举措已为机器人业务增长起到一定助推作用,对未来的业务的增长上也将逐渐有所体现,公司仍会聚焦在3C和新能源两个行业开拓相关市场。
3C行业及新能源行业仍是埃夫特机器人应用推广的两个重要行业。从全球来看,3C行业的市场需求未来有一定增长,新能源行业中锂电也有一定的突破,所以对于两个行业的市场需求总体来说应该是稳中有增。在2023年,公司也会结合新发布的产品系列和聚焦的方向,开拓部分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通用工业等相关行业。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会带来对锂电的需求增大,锂电产线的建设和改造对公司机器人产品推广来说是增量市场,埃夫特机器人产品目前已在锂电行业进行了推广,同时,从供应链问题考虑,汽车厂家已逐步开始使用国产机器人,对公司来说也将是一个机会。
拓斯达
2022 年,拓斯达实现营业收入49.84亿元,同比增长51.36%,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144.16%;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上升15.29%,其中,工业机器人实现收入3.6亿元,同比下降31.31%,自动化应用系统实现收入9.3亿元, 同比增长58.53%。
对于工业机器人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拓斯达表示,受到注塑领域行业景气度下行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直角坐标机器人收入同比下降35.8%;2022年,公司自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本体出货量超1700 台,较去年同期实现超70%增长,主要原因是:1)公司“大客户+ 细分”市场开拓策略成效凸显;2)技术迭代升级、公司产品 系列不断丰富,性能持续优化,市场认可度进一步提升;3)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2023 年一季度,报告期内拓斯达营业总收入为7.99亿元,同比下降13.98%,归母净利润1205.01万元,同比下降77.62%,扣非净利润945.68万元,同比下降81.37%,营收利润双双降低,一季度经营情况未能改善。
主要原因包括,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近两年新切入了较多锂电、光伏等新领域客户,开拓新客户初期毛利率较低,导致该业务毛利额同比减少超 6000万元,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81.67%。但其他业务板块毛利率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长,公司后续会重点围绕“产品升级、降本增效、出海拓展”三个方向整体改善经营质量。
对于工业机器人业务的未来发展规划,拓斯达表示,在产品方面,未来公司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人才梯队队伍建设,在SCARA和六轴机器人方面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在下游拓展方面,2023年的重点拓展领域为3C和新能源,在3C领域,客户对公司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在新能源领域,通过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智能能源及系统管理业务加大对大客户资源的开拓力度,争取获得更多大客户订单,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