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事关民生大计。台州水系发达又复杂,一直以来,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治水工作,相继出台《关于构建“山海水城”水治理体系加快实施“五大百亿”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纲领性文件,把治水工作列入各地各部门重点任务清单。
但近年来,台州某些区域还存在传统人工治理模式较为低效、涉河湖资源融合共享不畅、长效运营保障机制缺乏等难点、痛点。如何将数字技术与水域环境治理深度融合,打破赋能壁垒,建立现代化水环境治理体系?一起来看台州经验~
“一台三网四化”模式
台州市聚焦“一台三网四化”模式,即以“一个平台”(驾驶舱)为基础,打造“三网”(数字河网、智慧管网、监测天网),形成一套动态评价河湖状况的系统,实现数字可视化、治水智慧化、管理一体化、应用全位化,并持续开拓创新,将“治水”变成“智水”。
实现治水应用“一台统管”
“在水域生态环境治理领域,我们的建设初心是让治水决策部门和领导实时了解河道的真实状况,提升决策能力;让各级治水部门、单位通过平台实行监督;让各级治水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平台做到履职尽责、履职高效;让系统平台成为广大群众与治水部门的一座桥梁纽带,实现‘一个系统、全民参与’的智慧治水大格局。”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
2019—2020年,台州累计投资153.3万,建立“台州市智慧河湖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以“一张河湖总图、一个数据中心、一个管理平台、一套服务体系”和“后期无限拓展”的“4+X”模式将治水工作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重构治水监管流程。
同时,各县(市、区)共享市平台资源,并根据自身需求实现功能多样开发再创新,以一个平台统领重点工作,实现“分散管理”向“多元共促”转变。
黄岩区研发启用“5G智能河长助手”,实施“数字治水”全链条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为治水监管和决策提供辅助支撑;天台县探索建设“始丰秀水”数智场景,构建“水体—排污口—污染源”的监管预警溯源体系,提升流域水环境治理水平;仙居县大力推进永安溪流域智慧监管场景、土壤(地下水)在线监测预测预警系统、水质指纹溯源技术应用,搭建数字水网,推动数字治理与水环境保护深度融合。
拓展治水数字化应用场景
治水要长效,关键在基层,河长是重点。数据统计,全市共有5900多名河长活跃在治水一线,守护着12000条河流。
2021年,台州在全省创新建立基层河(湖)长“微网格管理”“智慧管控地图”“河湖生态健康码”等应用场景,率先在河(湖)长制信息化平台上实行在线考核,成为首个通过省级评估的地市;率先以天台县为试点推动发布全省首个县级总河长令;率先创新探索“一河(湖)一策”水系综合规划治理新模式,打造提档升级工作“台州样板”。
“路桥治水百晓”平台为“台州智慧河湖”系统的基础上改造而来,此平台最具特色的是“移动督查机制”场景。以往河道养护人员在巡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主要通过自下而上逐级反映,受理后专人处理,效率非常低。现在,相关负责人员只需一部手机,通过台州智慧河湖管理平台系统,即可实现线上问题反馈,并将事件实时转发到问题河道的河长手机终端。
通过该平台,还可以监测到辖区内河道水质断面、排污口等各项基本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则会通过系统通知具体分配到该河道的巡查养护人员客户端,促使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整改、反馈。
在这些数字场景的赋能下,全市各级河(湖)长巡河率、问题处理率均在99.99%以上。
问题督查监管迭代升级
为提高督查规范化建设,2022年,台州市创新建立“督查在线”应用场景,将“智慧管控地图”“河湖生态健康码”平台数据进行融合,形成一套集“问题发现、精准研判、及时整改、实时监督、按时销号、奖罚有度”为一体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被纳入省级建设试点名单。
该场景优化整合了治水领域各类信息、数据、平台,会同各部门,实现问题多渠道多维度动态预警。同时,建立督查数据一屏掌控、督查事项一网通办、督查动态一键通达、督查结果一应所用共享机制,通过一图感知、状况等级、分析决策等实现督查监管全位化,数字化应用场景迭代升级。
“该应用场景投入使用后,督查效率明显提高,应用达到全覆盖。”台州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共督查执法入库650件,市、县、乡三级督查工作数据都已归集入库,达到“一体统筹”智慧督查。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污水管网治理难问题,椒江区开发建立了智慧排水一体化管控平台,围绕水位、水量、水质三要素,在小区排放口、市政雨污水管道、河道及闸门井、雨污水泵站、道路易积水点等重要节点布设各类监测设备,从源头到末端建立排水系统全过程覆盖。目前,椒江区正持续推进浙里城市生命线治理应用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子场景标准版建设,近期将进行推广应用部署。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