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助力央国企应对数字化转型6大挑战

央国企在我国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发展与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数字中国战略,数字化转型可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央国企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加快其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发展,对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

央国企数字化转型趋势

2023年4月27日,国资委发布了《2023年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十大趋势》,包括:理念革新,传统管理方式和体系正在革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加速;素养提升,数字化人才队伍加速建设,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活力;数据激活,新要素价值体系逐步构建,加速数据资产化进程;场景创新,连点成线、聚线成面,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产业互联,数字化加速融通发展,不断拓展产业协同新生态;同频共振,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融合,数字化赋能绿色低碳;数实融合,催生出一批产业驱动的数科公司走上舞台,大大丰富了数字化供给能力;强基赋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规模化应用加快,数字经济底座更加坚实;智能引领,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不断开创数字技术创新新局面;安全护航,网络防护体系强化可信可控,筑牢数字空间安全屏障。

中国信通院助力央国企应对数字化转型6大挑战

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全方位的发展和推进,从发展理念到人才素养,从场景创新到与产业的协同融合,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都在持续发力与推进中。

央国企数字化转型的6大挑战

然而,央国企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6方面:

第一,转型治理体系不完善。表现为缺乏清晰的转型愿景和顶层设计,转型步骤不明确,数字化战略与业务战略脱钩以及数字化人才建设和组织配套的支撑体系(如文化、资金、机制、组织架构等)滞后,进而无法保障转型战略有效落地实施。

第二,生产经营与管理的数字化水平不高。表现为数字技术和数字工具(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与生产经营环节及管理过程还未有效结合,业技融合程度较低,进而无法提升管理效率和运营水平。

第三,数据要素的打通与价值挖掘不足。表现为企业各环节的数据未有效的采集、管理和打通,且由于数据的质量不高,难以挖掘数据价值进而对组织的运营决策、业务管理和生产优化等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数字技术平台建设与技术创新不够。表现为底层数字基础设施的云化程度不高,技术平台体系(如研运体系、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低/无代码平台等)建设落后,难以为技术创新赋能加速,进而无法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生态协同与聚合能力不强。表现为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用户、技术和服务提供商等合作伙伴之间的资源、能力和业务合作等还未有效地协同与聚合,进而无法发挥出生态资源优势互补,能力协同共享的效应。

第六,转型价值与评估体系不健全。表现为企业未针对数字化转型的价值与成效构建起全方位、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无法有效地衡量转型的投入与产出效率,无法合理评估转型所处阶段,进而影响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战略实施的信心和后续投入。

央国企数字化转型6大对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基于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的深入研究与洞察,结合央国企特点及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化转型体系(IOMM,企业数字化能力成熟度模型),可有效地解决央国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从顶层设计到运营管理体系建设,从数据价值挖掘到技术平台落地选型,从生态价值体系构建到转型价值评估,可为央国企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建议。

1. 完善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

2023年1月9日,在中国信通院主办的“2023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上,发布了《企业数字化成熟度模型IOMM标准》(企业整体视角)。该模型可为央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提供有效指导。模型涵盖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6大核心能力建设,6大价值评估和5级成熟度模型。

6大能力包括战略全域化、管理精益化、业技融合化、数据价值化、平台云智化和生态聚合化;6大价值包括管理模式优化、业务运营提升、市场价值增强、生态链接拓展、发展动能强韧和商业内核升级;5级成熟度分别是积极探索级、单元实践级、领域创新级、全面转型级和鼎新引领级。

2. 提升生产经营与管理数字化水平

针对央国企生产经营与管理数字化所涉及的业务应用、流程平台、业务中台、服务管理平台等环节,中国信通院制定了相关标准,一方面对相关数字化服务商的产品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约束,另一方面为企业从架构变革、业务流程重塑、业务应用建设三个方面提供价值。并针对“数字原生”的全新命题,持续深化研究,扩大产业影响力,推动数字原生理念发展,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在该方向提供的标准与评估包括:数字原生架构、流程治理、流程挖掘、智慧ERP、智慧采购、智慧供应链、智慧客服、智慧办公、业财一体化等。

3. 加快数字技术应用与技术平台建设

央国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用新兴数字技术为业务赋能,将企业的各项能力沉淀固化到各类云化、智能化的平台上,正在成为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敏捷化,深刻把握客户需求、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助力企业不断提升运营水平。中国信通院围绕数字技术应用与数字技术平台建设推出了智慧中台、智慧大脑、低代码无代码、组装式、数字化安全生产、数字化运维运营、数字基础设施一体化云平台等方面的标准与评估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更快地完成数字技术平台的建设与规划,进而为企业的创新打好平台基础。

4. 推进信创与数字基础设施升级

作为新一代基础设施的云计算,正在成为央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基座,因此企业开启数字化转型步伐往往从上云、用云开始;同时,央国企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组织,对信息技术、网络及数据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肩负有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以下简称“信创”)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为推动央国企高质量上云、用云,帮助其尽快完成信创体系的规划和升级,中国信通院研究发布包括分布式云、边缘计算、AIoT等数字基础设施标准体系,以及数字中台、数字应用等全信创系统架构综合集成服务,全栈信创适配迁移等信创专项服务,支撑行业重点央国企加快上云、用云,并点亮全架构自主的数字技术蓝图。

5. 完善数字化转型价值成效评估体系

随着央国企数字化转型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转型为企业带来的价值也将会逐步显现并释放出来。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价值来看,企业将会逐步实现自体优化、外化扩展以及战略升维的价值演进,为最终的商业成功提供持续的动能。为帮助企业更好地评估其数字化转型成效,明确发展所处的阶段,中国信通院立足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从多领域、多维度、多视角,以点、线、面、体的颗粒度,覆盖了企业从早期探索、单元实践,到中期领域创新、全面转型以及后期数字原生引领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给出面向转型发展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

6. 拓展数字化生态体系

在企业发展与转型的整个过程中,会不断与产业、行业上下游、用户、技术和服务提供商等合作伙伴及利益相关方进行互动与协同,通过构建基于数字要素的技术平台、流程与资源协作平台及行业共建共享平台等生态体系,将会为企业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强大的支撑。中国信通院为切实推动企业数字化落地,成立了国内首个“企业数字化发展共建共享平台”,并通过构建不同维度推进中心、推进计划(如企业架构推进中心、业务中台推进中心、数字化生态适配中心、数字化可信服务委员会、低/无代码推进中心、政企信创促进中心)等打造企业数字化发展沟通与合作平台。同时通过开展“鼎新杯”数字化转型应用征集大赛及发布数字化相关白皮书、调研报告等树立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标杆,并推动优秀转型实践经验的推广与传播。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典型案例遴选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典型案例遴选工作。将面向工业领域、电信和互联网领域组织开展数据安全典型案例遴选,按照技术先进、特点突出的原则,…

    2023年10月17日
  • 临齐街道:打造智慧农业 数字化赋能精益管理

    为加快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整体协同、高效运行的数字政府,临齐街道联合区农业农村局依靠平台对病虫害进行数字化监测,对玉米害虫等实时监测数据和画面,各项数据有无异常一目了然,数…

    2024年3月6日
  • 全国公安科技信息化暨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大力推进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

    赵克志强调,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为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各级公安机关要把公安科技信息化工作和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2024年4月11日
  • 华为云发布知识计算解决方案,探索AI落地新路径

    小到手机输入法的语音识别,大到前沿技术深度学习,AI技术正在以各种形式应用到我们的生产生活。然而除了语音/语义识别、图像识别等几个有限的场景之外,AI其实并没有兑现当初描绘的美好愿景。以技术公司为主体落地的AI技术,打造的是AI产业,而AI并不像工业、制造业等适合独立存在,AI落地陷入了困境。

    2024年11月23日
  • 莫让智慧之城变为混乱之都

    智慧城市怎样才能更安全呢?康迪在这次黑帽安全技术大会上向与会者介绍了智慧城市在信息安全方面的主要挑战。他认为,首先要建立网络安全的整体思路。我们应该向一些大公司学习,借鉴它们预防网络攻击的经验教训。还有每个城市应该任命一位懂行的官员专门负责信息技术安全。

    2024年2月6日
  • 科研团队攻破射频识别技术易被干扰难题

    射频识别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递的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不过该技术一直受制于金属环境的干扰,制约了其在物流等行业的普及和推广。由重庆大学曾孝平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已经初步攻破这个难题。

    202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