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如何守护信息安全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光量子通信与器件团队成员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想要在北京、青岛两地之间进行‘量子通话’,过去需在通信两端之间连通‘两条路’。新架构出现后‘一条路’就已足够。”

量子通信很“热”,但有人觉得它“高冷”。这是因为,作为物理科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量子通信具有很高的技术门槛。近年来,在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我国阔步前行,已具备较强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2012年,安徽合肥建成首个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2016年,我国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17年,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2022年,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今年,我国首次在国际上实现百兆比特率的实时量子密钥分发……这些重大创新成果,举世瞩目、影响深远。

此次我国科学家首创的架构,新在何处?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光量子通信与器件团队成员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想要在北京、青岛两地之间进行‘量子通话’,过去需在通信两端之间连通‘两条路’。新架构出现后‘一条路’就已足够。”

量子通信之所以“热”,主要是因为相较以微电子为基础的计算机通信技术更安全。这种安全性来自于量子本身的神奇特性。科学家对此有生动直观的比喻:“孙悟空的分身术”是对量子叠加态的生动比拟,拥有多个可能状态的量子,只有被观测或被测量时,才会随机地呈现出某种确定状态;量子纠缠态类似“心电感应”,指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粒子无论相隔多远,一个动,另一个立刻“感应”对方状态。

量子通信如何守护信息安全

量子密钥分发这种典型的量子通信类型,就是基于量子的不可测量性、不可克隆性,产生不能通过计算破译的密钥,为量子通信上一把“安全锁”。整个过程就好比一个人想要传递秘密给另外一个人,需要把存放秘密的箱子和一把钥匙交给接收方。接收方只有用这把钥匙打开箱子,才能取到秘密。没有这把钥匙,任何人无法打开箱子,而且一旦这把钥匙被别人动过,传送者会立刻发现,原有的钥匙作废,再给一把新的钥匙,直到接收方拿到为止。

如今,量子通信已成为我国数字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量子通信在赛事调度、金融交易等领域表现出色,北京、上海、合肥等地已形成势头强劲的产业集群,汇聚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可以预见,随着技术创新和商业化推进,量子通信将更加广泛、更为频繁地进入“寻常百姓家”,助力通信便捷、守护信息安全

通信距离更远、应用场景更丰富、信息安全更有保障,是科学家和产业界的努力方向。客观来看,我国量子技术部分核心元器件的国产供应能力还不足,还需攻克光学、光电集成、深度制冷集成、高速高精度专用集成电路等技术。另一方面,必须衔接好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工程化集成与验证等环节,做好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和培育。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牢牢掌握量子通信发展的主动权,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信息安全能干到老吗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然而,信息安全并非一次性解决的问题,而是一场持久战。这不禁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信息安全能够干到老吗? 要回…

    2024年12月11日
  • 筑牢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墙

    近年来,数字化在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加大了信息泄露风险。从网络偷窥、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到网络攻击、网络窃密等危及国家安全行为,伴随万物互联而生的风险互联,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

    2024年2月19日
  • 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发布

    由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宣布提出并归口管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范》(DB5301/T 75-2022 )地方标准,于2022年02月28日发布,并于2022年03月10日正式实施。

    2024年2月9日
  • 信息网络专家指出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中国信息网络专家近日提出,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经济问题,应该用经济和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2024年1月17日
  • 中国信息安全杂志社什么级别

    中国信息安全杂志社所属级别为一级刊物。 中国信息安全杂志社是中国信息安全领域的权威出版机构,拥有一流的学术资源和专业团队。该杂志社的级别被确定为一级,代表着其在学术影响力、学术质量…

    2024年12月11日
  • 动态网络信息安全在企业信息化中的方案分析

    导读: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黑客技术的公开化和组织化,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和挑战。扫描评估类产品与实时入侵检测类产品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完成检测、监控和响应功能,形成一个基于时间的动态安全防护体系。

    2024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