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警务机器人的新形态与新挑战

今年,公安部、科技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推进《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旨在构建公安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优化公安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增强公安重大业务需求科技支撑能力,完善公安科技人才梯队培育体系,形成科技兴警协同工作格局,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平安中国建设的水平。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的推出也为进一步推动智能警用装备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公安部、科技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推进《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旨在构建公安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优化公安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增强公安重大业务需求科技支撑能力,完善公安科技人才梯队培育体系,形成科技兴警协同工作格局,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平安中国建设的水平。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的推出也为进一步推动智能警用装备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警务机器人已经成为警方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助手。警务机器人具有自主巡逻、人脸识别、语音交互、远程监控等多种功能,为警务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也有效提高了警务工作的效率和精度。目前,警务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交通枢纽、边境检查站等地方,可以有效监控和管理人员和车辆的进出,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此外,警务机器人还可以运用于危险品排查、火情监测、地震预警等工作,为应急救援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但是也应当看到,当下警务机器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中国人民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鸿洲在“2023年第七届世界无人机大会――特种机器人创新应用论坛上”提出两点:从满足警务需求的角度看首要的是设计思路,其次是关键技术研发如何主动容纳警务知识。接着,他还提出了警用机器人研发面临的挑战。他认为,警用机器人,特别是服务型机器人,沟通方式过于单一,问题答案等服务内容的权威性问题。面对以上挑战,他也提出了思考:警用机器人是人?是机器?还是警察?最后,针对以上问题他提出如何解决机器人与警察的分工协作问题的建议,他认为应“以人为中心”,将机器人定位于辅助警察工作的有力助手。

科技赋能:警务机器人的新形态与新挑战

总的来说,警务机器人在公安实战中的应用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只有充分利用好警务机器人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应用技术和管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安全服务,促进公安事业的长足发展。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已经成为现代警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警务机器人将会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