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智而行︱交通运输安全2023的谋变与破局

 

当今世界,国际城市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资源、功能、体制、机制、产业、人才之间的竞争。交通是发挥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路与路,纵横交错,如何更加安全有效的车畅行于路路之间,是2023对于这个老生常谈但又总有新鲜点的话题。

一、2023交通运输的“安全观”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对于交通运输,安全是凌驾于任何需求之上,安全为先、效率为后、感知增强、平台支撑、服务铺路等,都是关乎交通运输安全建设内涵与简短路径。

之前很多人说,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就是交通运输安全最为有力的保障;而时过境迁,车路协同落地为实与无人驾驶空中楼阁,还是依旧。为此,抛开噱头与喧哗,2023是该更加理性与审慎看待,交通运输安全的时代脉象,以便能对症下药,及时行医。

对于交通新基建,“老交通”显得有些不明就里,尤其是在全球竞争加剧,交通运输安全应有力支撑国内大循环建设。

显然,国内交通运输大循环建设,基本出发点就是在区域间、城市圈、农村交通建设几个大的建设面。未来,交通的运输安全将会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这将带来巨大的变革和机遇。科技的发展将让交通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和高效化。

对于一个政策趋向型产业,一纸红利,更有说服性。2022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意见》提出到2035年,实现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泛在感知设施、先进传输网络、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覆盖,行业数据中心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建立,智能列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船舶等逐步应用。

到2025年,交通运输技术研发应用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创新环境明显优化,初步构建适应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驱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将发展重点放在服务国内大循环建设上,进一步加强区域间、城市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支撑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服务全国生产和消费;进一步提升农村交通建设,支持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激发乡村活力和农民的消费潜能。

二、与智同行:2023交通运输安全“科技法则”

为满足运输与出行,路才出现。而我们理解的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出现的时间也就百年间。但城市翻天覆地变化,比如新加坡15%的土地面积用于建设道路,形成以10条快速路为主线的公路网络,以其健全发达的交通路网和前瞻性的交通规划管理,为高密度的人流与车辆提供着优质的服务。

其中安全之上富有成效地开发和运用智能交通系统是新加坡在城市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实践中引人注目的一环。

还是以科技视角来看待2023的路向何方,或者说未来之路上的运输安全。而有关车的“聪明”,更多是在无人驾驶或者车路协同方面大做文章,在此不表。

路的“智慧”,是可以连接空间,跨越感知边界,数据交融和信息承载。相较于“老交通”,这一次路的“新基建”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通过应用5G、卫星定位、AI、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GIS、BIM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全面感知 分析、整合和处理路网运行信息,以数据资源驱动路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创新发展。

如果将其浓缩,就是智慧的路,是能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的。纵横交错的路,好似一张网,为了全面掌握路网运行状态、采集实时车辆运行数据,实现在线监控、指挥调度、公众信息服务等功能,建设全程覆盖的气象、图像、交通量等路网状态感知数字化设施,实现全时、全天候路网宏观运行状态监测和预测准交通对象微观运行轨迹,看得全,看得准、看得懂,是智交通运输保障安全的感知体系发展方向。

要实现智能应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也很关键。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路网静态交通设施、动态交通流和交通参与者的时空信息,并基于GIS/高精地图构建完整的数字孪生平台,在此基础上提供认知、决策、仿真、评估等算法模型,是提升交通安全和效率的关键。

为交通运输安全,在路侧基建的最快路径就是路网感知后数据互联互通,最终来做路的智能应用。而通常,我们说的路一般是分为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这两者,还是在保障运输安全上,各有侧重,和而不同。

高速公路的运输安全基建,整体实施路径可按照从路网感知,到路网认知,最终达到智慧路网来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重点关注路网监测感知体系建设,在重点路段、桥豚边坡、收费站、服务区等通过视频、雷视拟合、健康监测、气象传威等技术手段实现交通流、结构状态,机电设备等数字化。

第二阶段应引入AI、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实现路网监测感知由看得见升级到看得懂,能够基于监测感知实现事件识别、态势研判、交通预测等路网认知。

第三阶段要基干路网感知,认知体系打造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维、服务”五位一体的智慧路网,推动全域、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实现高速公路全路网感知全天候通行、全流程管控和全过程服务。

而城市道路的运输安全,也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阶段主要从价值场景入手,构建基础的路网感知和智能中枢平台能力。

第二阶段数字化孪生平台基本建成,融入更海量、更精细的路网感知数据,提升整个路网和出行需求的认知能力,各相关行业和部门的交管管理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这一建设阶段在前几年可谓热火朝天,对于交通管控,之前随处可见的出行难、停车难,依然悬而未决;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交通发展及管理仍显滞后;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全社会交通安全理念、交通文明意识与汽车发展并未同步;物流领域在数字化转型中也有所期待,其核心竞争力,从物流能力转向信息技术,在业务各环节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持续创造价值流,解决安全运营、物流过程不透明、服务满意度低和决策缺乏数据支撑等痛点。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和国际经济活动日趋频繁以及供应链管理思想兴起,现代港口也有管理之痛:人力需求量大而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统一规划的流程设计和优化,同一港口不同码头的作业流程差异较大,物流信息系统集中整合缓慢,信息孤岛比较普遍等。

第三阶段实现全路网的全息感知全部薄盖,数字化孪生平台更加智能,业务协同更加紧密,智能决策实时化、自动化,自我演进,实现全业务智慧来保障运输安全。

第四阶段则为城市交通管理者与参与者都能深切体验到交通应用的智慧能力,而大多时候对于车主与市民,对于路的智慧,体验感不强,而这一阶段应用的技术更多是智能无处不在。

可以畅想,市民出行刷人脸,停车和过收费站极快的无感支付,交通信号灯真正的车路协同与精准自控等等。

总之,2023交通运输安全也被赋予更多内涵与意义,用户需求更加复杂和多维,业务和商业模式,甚至是组织运作模式都将改变。

而无论怎么变,安全依然是建设的基点,道路以畅通为本,行车以安全为准。

活动预告:

以“连接世界·感知未来”为主题的2023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博览会暨全球数字城市产业博览会将于10月25-2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盛大开幕,想获取博览会最新动态,欢迎关注下方“CPSE安博会”官方抖音号~

WechatIMG24.jpg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深圳市创通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迁址通知

    应公司发展需要,公司于2008年6月搬迁至“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简上工业区3栋2楼”,原电话:0755-82954530 82954531 82954515 82954516 82954549不变。

    2024年2月7日
  • 华为4款智能新品发布 正式进军智能家居市场

    在华为HiLink生态大会上,华为还在IoT战略上定下了三年目标:中国三分之一的IoT设备支持华为的HiLink标准,让HiLink生态成为最好的IoT体验。HiLink战略上,华为采用了1+8+N的结构,即以手机为主入口,以平板、PC、穿戴、HD、AI音箱、耳机、VR、车机等为辅入口,加上泛IoT硬件,包括照明、安防、环境、清扫等,实现覆盖多个场景。

    2024年1月28日 资讯
  • 高新兴北斗音视频新质解决方案助推国产化信息安全自主可控

    近日,以“数智融合 赋能安防”为主题的2024中部数字安博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展会整合了智慧城市、智能安防、音视频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尖端技术,重点展示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安防解决方案。高新兴科技集团受邀参加,现场展出北斗全流程音视频新质解决方案、智慧执法、智能视频、立体防控云防系统、巡逻机器人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2024年6月26日
  • 诸城智慧信息平台助力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投入800余万元,建设图像侦查系统,在部分重点路段建设高清监控摄像头200余个,县域边界主要国道省道建设高清卡口8处并配备实时高清视频流,城区卡口式电子警察5处,实现了城区主要道路全覆盖,出入市区车辆全封闭,为交通管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1月31日
  • 加快建设数字孪生流域 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

    水利部坚持把建设数字孪生流域作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推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在水利行业全面展开,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技术大纲、技术导则、共建共享管理办法和水利业务“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基本技术要求等系列技术规范全面建立,全国七大江河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方案编制完成,94项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先行先试工作启动实施。

    2024年2月14日
  • 打通智慧交通微循环 “微枢纽”建设逐步普及

    作为客流、物流,甚至信息流的集散地,交通枢纽就像是催化剂,可以激活一座城市。不过在传统模式下,旧式交通枢纽或多或少存在运营效率低、服务体验差等问题,随着智慧交通的蓬勃发展,为推动交通的更高效运转,助力城市的高效治理提供了更多可能。

    2024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