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2025年将超百项

智能网联汽车是具备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和自动控制,或与外界信息交互,乃至协同控制功能的汽车,是推动车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技术加速迭代演进、产业发展不断深化、行业监管需求迫切,对新形势下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阶段的新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修订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

据悉,这是《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第二部分,是对《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8版)》的继承、延伸与完善,是在对第一阶段标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客观总结、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需求和新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后,形成的框架更加完善、内容更加全面、逻辑更加清晰的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2025年将超百项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指南》充分考虑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深度融合和跨领域协同的发展特点,设计了“三横二纵”的技术逻辑架构,主要针对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规范、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应用,构建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产品、试验标准等在内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和功能应用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与《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其他部分共同形成统一、协调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架构。

01.

分阶段建设标准体系

《指南》提出,要根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现状、产业需要及未来发展趋势,分阶段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第一阶段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通用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制修订100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涵盖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关键系统、网联基础功能及操作系统、高性能计算芯片及数据应用等标准,并贯穿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安全标准,满足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产业发展和政府管理对标准化的需求。

第二阶段到2030年,全面形成能够支撑实现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协同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制修订140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并建立实施效果评估和动态完善机制,满足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和网联功能全场景应用需求,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及软硬件、数据资源支撑体系,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国际标准法规协调达到先进水平,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载体和应用载体,牵引“车-路-云”协同发展,实现创新融合驱动、跨领域协同及国内国际协调。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继续指导全国汽标委智能网联汽车分标委(SAC/TC114/SC34)及有关单位,加大在功能安全、网络安全、操作系统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研制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法规协调制定,推进关键标准的宣贯实施,加快新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融合发展,通过标准引导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多方面推动标准体系建设

《指南》从基础标准、通用规范标准、产品与技术应用等方面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做出相应部署。

通用规范标准方面,《指南》侧重于提出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框架的通用要求和共性评价准则,主要包括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人机交互、地图与定位、电磁兼容、评价体系及工具等部分。

产品与技术应用标准方面,主要涵盖信息感知与融合、先进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网联功能与应用、资源管理与应用等智能网联汽车核心产品与技术应用的功能、性能及相应试验方法,其中先进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相关标准将充分体现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的融合发展需求。

《指南》要求,在智能网联汽车推进组(ICV-2035)等相关机制下,加强汽车、信息通信、电子、智能交通、车辆管理、信息安全、密码、地理信息等相关标委会等组织机构的协同配合,形成顶层设计科学、层次结构清晰、职责范围明确、合作协调顺畅的工作模式,以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为主体,推动国标、行标、团标协同配套,协力研制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系列技术标准。

同时,聚焦智能网联汽车重点技术领域,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力量,充分发挥标准领航效应,实现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相互融合、验证试验与效果评估相互促进,引领智能网联汽车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共同加速智能化网联化技术进步,推动构建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

此外,要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标准法规协调,持续关注自动驾驶、V2X通信、车用操作系统等相关国内外技术标准组织动态,通过国际专家咨询组(FEAG)及国际标准法规协调专家组(HEAG)等机制,组织开展双边、多边沟通交流,携手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国际标准法规制定。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广东广州探索“双智”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侧记

    作为“双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广东省广州市基于其得天独厚的汽车产业资源优势,在全市多个区开展了试点工作。广州建立健全政策标准体系、探索创新应用场景,积极推动传统汽车、交通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为城市治理和转型发展带来了新思路。

    2023年11月29日
  • 工信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数字产业集群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从事数字产品制造、数字产品服务、数字技术应用、数字要素驱动、数字化效率提升的企业主体和相关机构组成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数字产业集群高度…

    2024年11月29日
  • 多向利好 打造交通“智慧”新形象

    5月17日,第十二届(2023)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年会在上海盛大开幕。来自智能交通产业上下游的超120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年会,并做主题发言。此次年会吸引了很多人关注,交通…

    2024年3月5日
  • 全国首批无人路测车牌发放

    近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启动发布会在临港中心举行,友道智途、图森未来、赛可智能、云骥智行等4家企业的15辆车获颁基于立法基础的全国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

    2024年3月6日
  • 重庆将推动车联网规模化应用 推进智慧高速公路示范应用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生态,打造以基础平台支撑产业发展的高质量样板,在全国率先开展规模化、多场景示范应用,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感知、决策、控制等服务在示范区域实现全覆盖。

    2024年2月17日
  •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报告》预发布

    大致来看,当前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快速迭代,而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正为汽车产业转型、城市建设转型和社会发展转型带来新路径,也为智慧交通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2024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