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率先发布首个省级层面人工智能五年产业规划

智能安防,依托浙江智能安防产品优势,加强图像与视频精准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智能感知、深度学习等多项关键技术研究,构建人脸精确识别、图像序列智能分析、目标行为理解和描述等多种复杂安防算法模型。加快研究面向社会治安、工业监控以及自然灾害等多种场景智能安防解决方案应用,加快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安防区域示范建设,实现重点公共区域安防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升级。

  在全国人工智能发展大好的形势下,浙江率先布局人工智能尖端产业。在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当年,浙江省政府发布《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编制的五年产业规划。规划文件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
浙江省率先发布首个省级层面人工智能五年产业规划
  重点一:规划文件提出如下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2年,浙江在人工智能基础前沿理论、核心技术、支撑平台、创新应用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人工智能总体技术与产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并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基础研究取得进展,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群体智能、自助智能系统和高级机器学习等基础理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获得一批标志项科研成果。
  研发攻关实现突破,建设若干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在数据智能、自主智能、群体智能等领域取得若干重大突破,开发一批标志性战略产品,获得核心发明专利500项以上,主导或参与制定人工智能技术标准规范10项以上,初步建立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
  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培育20家国内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形成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500亿元以上,带动相关产业规模5000亿元以上,为浙江人工智能产业领先全国打下基础。
  应用推广形成规模,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交通、金融、医疗、教育和政务等领域率先应用和推广,建设一批有影响的基于人工智能即服务平台技术的重大应用项目,培育100家应用推广服务型企业,10个以上行业应用试点,10个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县、高新技术园区和特色小镇。
  人才集聚成效显著,布局建设5个研发平台并推动成为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集聚50名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顶尖科技人才、500名领军型创业人才、1000名高端研发人才、10000名工程技术人才、100000名高技能人才,壮大人工智能高端人才队伍,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集聚地。
  重点二: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化
  《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文件还指出,要在重点突破核心基础理论和技术瓶颈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化,具体举措如下:
  智能安防,依托浙江智能安防产品优势,加强图像与视频精准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智能感知、深度学习等多项关键技术研究,构建人脸精确识别、图像序列智能分析、目标行为理解和描述等多种复杂安防算法模型。加快研究面向社会治安、工业监控以及自然灾害等多种场景智能安防解决方案应用,加快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安防区域示范建设,实现重点公共区域安防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升级。
  智能汽车,充分利用浙江在人工智能技术、汽车制造、新能源领域的先发优势,推动智能辅助驾驶、复杂环境感知、车载智能设备等产品的研发与应用,谋划建设智能网联试验场,加快培育智能汽车产品市场。
  智能机器人,推动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技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深度应用,提升机器人产品在传感、交互、控制、协作、决策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支持浙江企业布局服务机器人蓝海市场,开发具备视听、交流、判断和行为能力的服务机器人,推动服务机器人在医疗康复、家庭服务、公共服务等场景应用。
  智能家居,依托现有家电产业集群优势,整合和利用创新资源,重点突破智能传感、安全通信、人机交互、数据挖掘等关键技术,研发高性能、高感知、灵敏控制的传感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家居产品的人机对话、行为交互、设备互联和协同控制等功能。
  智能硬件及产品,大力发展与人工智能关联的核心元器件、智能硬件和智能终端产品,延伸人工智能产业链。加快发展物联网基础器件、智能终端产品、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VR/AR/MR)技术。
  重点三:开展消费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试点
  要全面提升浙江人工智能的集群式创新创业能力,形成万亿级的市场规模。《规划》提出,应围绕市场消费热点,优先在以下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
  智能医疗,开展智慧医院建设试点,率先在肿瘤疾病等病种建立辅助诊疗、自动诊断、用药推荐、健康预警等服务,实现智能影像识别、病理分型和智能多学科会诊,加快柔性可穿戴生理监测系统应用。
  智能金融,利用金融大数据平台,提升金融多媒体数据处理与理解能力。建立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智能风控、智能投顾、智能客服等分析应用系统,提升金融业在业务流程、业务开拓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智慧化水平。
  智能商务,紧扣消费需求,鼓励龙头企业运用跨媒体分析与推理、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等新技术在商务领域应用,推广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商务服务与决策系统。
  智能文创,鼓励省内互联网企业在文化娱乐和工业设计领域率先开展行业应用,加快三维立体化购物、游戏、影视产品的混合现实发展,推动智能设计与产品创新设计的融合应用。加强智能技术在体育健身领域的应用,开发智能运动器材和智能可穿戴袋备产品等,加快智能体育场馆建设,推进智能技术与竞技体育、全民健身的深度融合。
  智能物流,完善智能物流分运配信息平台和服务系统,加强智能化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智能物流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系统,提升仓储运营管理水平和效率。
  智能教育,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创新,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推进智能校园建设,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教育基础环境。推动基于教育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师资培训、课堂应用、教学评价等全流程应用。开展智能教育试点示范学校建设,开展基于数据的精准教学,推动个性化学习,全面推进智慧教育,促进教育教学转型。鼓励市场主体发展基于大数据智能、立体模拟等的在线教育培训平台。
  智能健康和养老,加强群体智能健康管理,研发健康管理可穿戴设备和家庭智能健康检测监测设备。建设智能养老社区和机构,构建安全便捷的智能化养老基础设施体系。开发视听辅助设备、物理辅助设备等智能家居养老设备,推进老年人产品智能化和智能产品适老化。
  《规划》还提出要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园区、高新技术特色小镇等为创新载体,加快人工智能专业园区的战略性、全局性布局,形成以杭州、宁波为核心,各地特色化发展的格局,推动人工智能集聚发展,构筑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创业高地。
  杭州市加快建设杭州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镇、青山湖科技城微纳智造小镇、杭州(滨江)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基地、钱江世纪城ABC产业集聚区等产业平台,积极推进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智慧医疗等智慧应用行业,努力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引领区。
  宁波市重点建设宁波高新区智能硬件园区、余姚智能新业港、宁海智能汽车小镇、北仑智能芯片基地、鄞州智能家电基地等产业平台,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制造装备等智能终端及硬件和智能信息基础材料,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召开

    11月23日,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2024年2月20日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正式发布

    《规划》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2024年1月30日
  • 加快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智能制造不仅有助于构建起中高端供给体系,并推动中国制造由价值链低端向高附加值两端延伸,还能促进全社会资源要素的泛在连接与优化配置,构建柔性、灵活、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从而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2024年2月21日
  • 工信部: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超3.2万亿元

    7月10日,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武汉)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在致辞中透露,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超过3.2万亿元。 汪宏介绍,近年来,我国智能…

    2023年11月28日
  • 南京:数字火种点燃智能制造新引擎

    南京将锚定智能制造主攻方向,聚力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着力开拓未来产业新赛道,全力推进“两化”融合、软硬件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携手各方面专家、人才和企业共建产业发展“生态圈”,加快建设制造强市,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年2月21日
  • 国内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不断涌现

    名单中也有专业的智能硬件厂商,如过去专注数字音视频监控厂商海康威视,也从提供摄像机/智能球机、光端机、DVR/NVR、网络存储、视频综合平台、中心管理软件等全系列安防产品,向提供“软件+硬件+服务”转型,其最新定位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全球提供安防、可视化管理和大数据服务。

    2024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