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全国数据要素改革、推进数据要素体系现代化建设无疑是国家工作的重点之一。全国范围内的数据要素改革注重数据要素运营模式的确立和完善以及相关运营主体的分化,同时注重数据要素市场的建立和监管,然后深化数据要素价值化的体系和主体建设。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数据要素体系实际发展状况各不相同,故全国数据要素改革模式有所不同,经过对于各各省、直辖市相关改革政策的分析,将我国数据要素改革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模式。
01、现代化、国际化模式
本改革模式一般实行于数据要素运营体制相对完备的地区,如北京市、上海市、贵州省等,其定位为全国数据要素标杆地区,目标为保持全国标杆地位并追求国际化发展,为全国其他省市发展提供范式。本改革模式核心是国际化发展,其中伴随着提出新的数据要素运营理念并加以实施。
首先,在现代化建设数据要素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完备建设跨境流通机制,数据的流通主体从政府部门转移至建成的国际性、地区性的数据中心,政府部门相关职责转向监管。
其次,对于数据要素交易体系主要注重现代化,完善全国枢纽级别数据交易所建设,发挥辐射作用,同时为社会主体(数据商、企业等)提供便利条件,建设商用平台并注重监管体系的与时俱进。
最后,促进数据价值化进程,在完善相关登记和估值机制的同时融入新理念——数据要素国民经济统计核算制度。注重国际层面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据要素运营、交易机构,促进数字经济的国际交流合作。
总的来说,国际化改革模式是我国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有机结合,发展资源集中,优势明显,能有效学习国际发展先进的数据要素体系,提升我国数据要素体系在国际中的作用,为全国地区数据要素改革起到模范作用,但可能抑制自身特色发展。改革过程中应当注重将自身特色融入国际体系,与国际体系有机结合,同时注重指导带动全国数据要素体系发展。
02、地域联动模式
此数据要素改革模式一般存在于数据要素运营体制尚未完备但具有一定经验和基础的地区,如天津市、重庆市、河北省、浙江省、黑龙江省、湖北省等,定位为国内持续高质量发展省市,目标为数字经济、数据要素运营发展水平达到全国第一梯队水平。本模式核心为注重国内为主的地区之间的联动发展,对于数据要素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与建设并存。
首先,推动数据要素运营主体是待完善的地区的数据中心和政府相关部门,借助主体完善数据要素区域间共享和分级交换体系。
其次,建设地区性的数据要素交易所,探索建立数据要素市场运营体系和监管机制,带动区域周边发展。推动数据价值化建设,构建数据价值转换体系,推动地区内试点建设,为地区提供领头作用。
最后,加强地区内交流发展,建设地区性数据要素交易机制,深化地区间数据要素交流交互,推动核心产业数据不断发展,促进地区之间的数据开放共享。
总的来说,地域联动的改革模式是地区各省市资源集中,数据相互交流发展的模式,能有效推动地区数据要素体系现代化建设,和我国国土辽阔的客观条件相一致,但资源集中很可能导致地区内部数据要素发展不均衡。改革过程中应当注意地区内部各省之间的协商,集中意见后合理配置资源,保留本省市特色,发展中注重取长补短。
03、省内协同模式
此数据要素改革模式一般存在于省内经济发展较好,资源丰富且分配相对均匀的省份,如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等,发展目标为建设和发展数据要素运营体系,促进数据要素现代化建设。本模式核心为注重省内的协同发展。
首先,对于数据要素各部门加以统筹,推动数据要素合法开放,建设审查体系,以相关政府部门,省级数据局为运行主体。
其次,推动数据要素交易体系建设,大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易平台建设,建设先进运营主体,省内协同发展使得政府部门指导作用和支持作用决策集中,推进政府指导和支持的落实,培育和建立数据交易监管体制。
最后,对于数据价值化处于探索建设时期,构建省内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结合发展,建设资产评估和登记机制,并随之建设数据流通和交易规则。推进数据要素省内均衡协同发展,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制定符合本省情况的指导政策。
总的来说,省内协同的改革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强化对于资源的统筹管理和使用,但缺乏社会主体的影响。改革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注意推动社会数据库、数据平台发展建设,将政府政策和社会力量有机结合,共同促进数据要素发展。
04、城市布局模式分析
(一)核心城市辐射
核心城市辐射的改革模式一般存在于省内数据要素体系发展较好,且个别核心城市和省内总体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如广东省,贵州省等,其目标为发展成为全国数据要素标杆省份。
本模式主要注重发挥核心城市辐射和引导作用,首先,推动数据要素体系建设,以政府部门为运营主体,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健全管理体系。
其次,推动数据要素市场不断发展,重视市场生态培育,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建设配套机构完善流通体制,推进数据价值化及那是,释放数据价值,发挥社会主体效用,推进对于数据价值化的相关研究,在核心城市建设数据交易所。最后,推动核心城市形成辐射格局,发展核心城市试点,建设核心城市产业聚集区,建立先进要素平台,带动周边发展。
总的来说,核心城市辐射改革模式充分建设了核心城市,发挥核心城市的建设作用,促进相关体系和机制建设和完善。改革过程中应注意核心城市和其他地区发展基础和资源实力差距较大,应注重实际情况实际分析,结合周边地区发展现状,发挥政府指导能力,对于地区数据要素发展进行合理建设和规划。
(二)试点城市布局
试点城市布局的改革模式存在于省内经济和资源较为紧张的省份,先在几个城市形成试点形成网格格局,带动城市周边地区发展,如辽宁省,吉林省,江苏省等,其目标是通过网格格局推动全省的数据要素体系发展。模式重点是通过城市试点积累相关经验。
首先,推动数据要素体系建设,一般以政府部门为主体,构筑数据要素开放平台,完善数据标准、治理规则和责任制度。
其次,推动数据要素交易体系建设,建设基础设施,培育数据市场,探索数据交易模式,推进数据共享。对数据价值化发展处于探索定价机制的阶段,不断完善数据要素资源的交易范式。
最后,促进城市网格格局持续发展,在每个试点城市特色发展,建立优势互补的数据中心,推动试点城市到全省的数据开放格局建设,就见数据产业化布局示范区。
总的来说,试点城市布局改革对于资源分配进行了合理规划,减少了全省统筹的风险,网格辐射的效果较强。改革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已经建成的各个数据中心统一监管体系的建设,推进数据价值化体系形成。
05、基建和注重特色模式
该数据要素改革模式广泛应用于数据要素基础薄弱甚至部分方面未经建设的地区,如甘肃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注重地区特色发展和引入外来资源和技术,定位于尚未完成数据要素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目标是探索和建设地区数据要素体系。基建和特色发展模式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
首先,由相关政府部门主导初步建立统一数据平台并探索建设数据要素安全管理制度。培育数据要素交易体系,统筹设施建设,加强与国内外先进主体的联系,探索开展交易流通服务。
其次,引入和培育数据交易市场,促进本地数据交易市场初步形成。
最后,为本地数据价值化建设提供前提条件,引导主体对于定价权的利用,对于数据的登记形成分级体制,主动生态、环境领域数据要素生态建设,建立相关的数据要素平台,推动国家先进技术和实验室的引入。
总的来说,该模式注重政府主体作用,对地区数据要素发展现状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夯实建设基础,引入国内先进主体和技术,推动自身发展。改革过程中应注意对发展基础和资源基础的清晰的了解,注重特色发展的同时应随基础建设发展推动数据要素核心领域发展。
通过对于全国各省、直辖市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模式的盘点和分析,显而易见的是全国各地的数据要素改革模式应当符合当地数据要素实际发展状况,发挥我国制度整体优势,促进地区性、全国性的协同发展,不断推动我国数据要素体系现代化建设,促进我国数据要素体系国际化发展。
来源: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数据资产化研究院执行院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