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无人机”在吉林省智慧交通管理领域应用研究

近些年,有关推动数字化和新基建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及交通运输部印发的《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各省市也不断加快推进交通管理方面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特别是智慧交通已成为推动交通强省建设的着力点。

近些年,有关推动数字化和新基建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及交通运输部印发的《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各省市也不断加快推进交通管理方面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特别是智慧交通已成为推动交通强省建设的着力点。

在此背暴下,吉林省也要加快建设智慧交通管理体系,从各省现阶段主要做法来看,“无人机”在智慧交通管理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冬奥会,亚运会,春运,各类国际峰会等都有“无人机”参与交通管理的先例。“无人机”在交通领域开始普及,智慧交通风口已至,智能化装备、数实融合、创新技术等逐渐成为打开这片蓝海的金钥匙,政府和企业应提早规划、谋篇布局。

一、“无人机”在智慧交通管理领域的重要作用

探索“无人机”在吉林省智慧交通管理领域应用研究

截至到2022年,吉林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9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为4643公里,全省机动车保有量达到610.11万辆。其中长春市拥有250多万辆机动车,城市拥堵指数仅次于北京市,全国排在第二位。随着我省经济飞快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机动车逐年增加,交通管理带来的压力将会影响城市化发展的脚步,所以智慧交通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公路数量逐年增加,智慧交通有利于应对区域经济布局、国土开发保护格局、人口结构分布、消费需求特征、要素供给模式等各要素带来的种种复杂变化,“无人机”参与交通管理有利于应急处置及时性、机动性、安全性,提高城市运行安全水平,有利于保障国家战略安全。

第二,随着数字吉林战略的实施,数据资源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为要素之一。“无人机”参与的智慧交通有利于获得更多、更全的数据,并将数据应用于自身的管理,真正提升智慧城市治理水平。

第三,智慧交通中的无人化、智能化装备在交通管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在未来的车路协同时代,车辆会有一个路侧的感知作为补充,将车辆自身感知融合路侧感知信息,可以应对更加复杂的道路场景,大大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能力。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基础设施和智能装备出现在道路上,巡检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将急速倍增,而“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可以在空中作业,确保道路在不封锁的情况下对基础设施进行巡逻,保障道路高效率的运输生产,在未来的交通场景下大有可为。

二、“无人机”在智慧交通管理领域应用的案例与经验

近年来,“无人机”在我国正得到广泛运用,各地公安部门纷纷建立警用“无人机”飞行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公安机关已经配备各种警用“无人机”逾8千架。而交警和“无人机”相结合的“空地一体化交警执勤执法模式”的推行,更是让“空中交警”成为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排头兵和先锋者。“无人机”在交通管理中多用于抓拍交通违法行为、疏导交通、绘制现场勘测图、巡视监测桥梁、高架状况等,使交通安全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实现智慧交通协管。“无人机”在交通管理领域主要有几种功能如下:

一是交通违法行为的抓拍。

2017年至今,深圳、珠海、南京、合肥、韶关、太原、常州等多地交警引入“无人机”参与交通管理,用“无人机”抓拍压线、不系安全带、开车接打电话等交通违法行为。

海口首次启用“无人机”参与探索路面交通管理,对交通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在400米外也可以清晰识别车牌。

上海临港智慧城市发展中心与阿里云共同部署智能“无人机”巡检系统。设置5个自动飞行机库,由阿里云ET城市大脑实时调度,实现全临港“无人机”自动飞行、自动运维、全面巡检,构建临港“5分钟巡检圈”。

济南首次投入4架警用“无人机”抓拍开车打手机交通违法行为之后,将交通违法行为录入到全国交通违法执法平台,生成非现场交通违法记录。此外,济南市使用警用“无人机”直接执法抓拍交通违法的行为。

成都交警首支“无人机”飞行队正式出动,在成温邛高速上展开了巡查执法工作。在春运期间对成都市管高速公路的道路交通管理、交通违法行为、交通事故现场等实施视频实时传输、空中飞行抓拍、空中现场勘查,从空中加强道路管控工作。

二是“无人机”在高速公路、重点路段可以作为“疏导交通”的重要手段。

临淄交警打造“AB+智慧交管”新模式,运用“无人机”进行视频巡逻,实时掌握路段拥堵情况。

哈尔滨交警通过“无人机”定点巡逻、现场抓拍、对违停车辆喊话驱离,有效的缓解了高峰期学校路段道路拥堵情况。

天津移动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中新生态城共同打造5G网联“无人机”交通协管业务试点。“无人机”通过挂载5GCPE终端、喊话器等设备,能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拍摄取证,利用喊话器进行交通疏导,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三是“无人机”为大型活动的安保交通工作提供支持。

鞍山交管局启动4架警用“无人机”配合交管局的缉查布控系统,对涉嫌存在假牌、套牌、逾期未检验等违法情况的车辆实施精准查控。

台州交警利用2架“无人机”用于巡逻设卡、交通违法抓拍、交通事故现场勘察取证、重大活动安保调度等任务。

四是“无人机”可以用于交通管理其他用途。

海南交警为确保春运期间交通安全,启用“无人机”抓拍交通违法行为外,还利用其绘图功能,在一些大型和复杂现场,进行现场勘查,并绘制出现场勘查图,协助指挥中心进行处理。

山东使用“无人机”巡逻,对违法车辆进行实时拍照,并自动生成更加直观真实的事故现场图传回至事故处理民警处。

苏州公安交警部门使用警用“无人机”,对主要高速公路进行管控,实现缓堵保畅以及道路监测等目标。苏州9个交警高速大队都已配备了警用“无人机”。

上海松江警方利用“无人机”无线通信遥控、空中悬停、图像回传、GPS导航定位等先进技术,对重点路段的交通管理及事故处理。在雨、雪等恶劣天气下,也能精确绘制现场图。

五是道路运输、公路管理方面的应用。

在道路运输和公路管理方面,“无人机”同样有很多应用场景,最让人称道的,应该就是桥梁、公路的安全巡视和监测,尤其是一些山区高速、跨海、跨江大桥、高架等公路设施的巡逻、监测。

南京运管运用“无人机”对中央门火车站进行“无人机”“鹰眼”执法。通过“无人机”航拍取证,市运政稽查执法队员在路面拦截的方式,大力打击大客车违章行为。

雅康高速启动“无人机”实时监测高速沿线高边坡、桥下空间、等车流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远端分流等缓堵措施。

株洲市公路管理局与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首批“无人机”交接仪式,这标志着“无人机”将首次应用于株洲普通公路日常巡逻,大力提升公路部门日常养护和应急抢险能力。

三、发展“无人机”智慧交通的启示

“无人机”在交通应急救援、应急事件快速反应、城镇交通规划、桥梁养护检测、道路日常巡查、交通疏导、违章取证、交通事故侦查等应用场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的来说,不仅仅是代替人的眼睛飞到空中“看”交通,未来是要发展成为一个智能终端,能感知、抓拍识别分析,能喊话威慑,传回来的数据还可以实现三维建模、公路资产数字化建档,同时补充交警智能非现场执法的原始数据。未来,“无人机”在智慧交通管理的领域应用会愈加广阔。

吉林省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规划,在长春市打造“无人机”交通管理管理示范样板。以“无人机”交通巡逻系统发挥交通数据在智慧交通建设中的潜在价值,突破“无人机”技术应用堵点,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助力“无人机”数字信息智慧化采集纳入交通新基建,用数字技术的力量促进智慧交通进一步革新,从而撬动智慧交通、数字经济发展的杠杆。

四、“无人机”参与我省智慧交通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顶层规划

省级层面要明确“无人机”在交管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和战略规划。建议加快出台省级层面的“无人机”交管应用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同时,省级职能部门、科研院所、技术企业要联合加强相关的技术标准研究。探索建立吉林省的“无人机”交管应用标准规范体系,并确保相关标准能与城市各级交通网络、数据、平台建设平滑兼容。

(二)加强工作协同

打破部门管理分割,加强各职能部门政策协同。建议成立由主管副省长牵头,省公安厅主导,工信厅、网信办、科技厅、航管局等多部门参与的“无人机”交管领域应用工作小组。建立部门间信息化工作联动推进机制,定期会商研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定期督导。

(三)加强试点示范

打造以“无人机”为核心的城市交通管理示范工程,建议以长春市为试点对象,并在人、财、技术等方面做适当的倾斜和协调,定期做好试点地区的经验总结,为最终的应用探索发展路径,积累发展经验。

(四)加强隐私数据安全保护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和落实隐私数据安全责任制。建设隐私数据安全态势感知与检测预警平台,加强对重要隐私数据的监测预警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预警、通报、报告重大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和漏洞隐患。

(五)加强主体培育

创新建设运营、金融投资、标准协同、政策保障等机制,为我省“无人机”产业发展提供市场、资金、政策保障。建议利用我省航空航天工业的优势,通过政府专项资金补贴、业务订购等方式鼓励长光卫星等龙头企业开拓“无人机”研发和生产领域;谋划筹备“无人机”发展产业园区,通过税费减免、政策支持等方式鼓励“无人机”上下游企业来园办厂,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水平。

阅读剩余 64%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国家层面智慧停车相关政策汇总及解读

    为更快速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政府鼓励推动传统停车场向智慧停车场改造的同时也与各企业加大合作,促进智慧停车场的建设,国家相继出台支持智慧停车发展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受益于政策激励和跨界布局,智慧停车产业迎来了发展新方向,各地停车设施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升级后的停车场拥有更强大的管控力,并有效缓解了停车压力。

    2024年2月14日
  • 锐士分享|一起来了解反无人机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市场正在兴起并扩大,无人机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均取得蓬勃发展。

    2023年9月13日
  • 高抗震性车载硬盘录相机精彩亮相北京安博会

    2008年12月9号至12号在北京国际安防展上,深圳市图敏实业有限公司展出的车载专用硬盘录像机,吸引了国内外业内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此款硬盘录像机是图敏实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并是在针对旧版车载硬盘录像机在车载应用环境中的需求分析,经过科学实验升级之后多功能硬盘录像机。

    2024年4月14日
  • 车路云协同打造中国智慧交通范式

    “5G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智慧交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也为智慧交通插上了腾飞翅膀。”12月6日下午,在2023世界5G大会“5G与智慧交通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如是说。

    2024年3月8日
  • 人工智能无感停车助力智慧城市腾飞

    下半年以来,以“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交通运输领域持续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副司长马强表示,交通基础设施具有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对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发展空间较大,是促进有效投资的关键领域,要加快补齐短板,推动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要。

    2024年6月16日
  • 大数据和道路安全如何携手共进?

    世卫组织已承诺采取一项强有力的举措,到2022年减少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和受伤人数。通过大数据和汽车技术的大规模投资和发展,这一目标似乎是可能的。目前,大数据和高级分析的主要用例之一是使用数据来提高道路和车辆的安全性。让我们看看如何。

    2024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