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相册文件被扫描,大数据“看人下菜碟”,看房买东西信息被泄露……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两年来,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提供了强大法律支撑。有关部门聚焦相关领域突出问题,持续加大办案力度,侵犯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逐步得到遏制,各地各部门通过以案普法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帮助群众进一步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防火墙”更加牢固。
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依然多发。日前,反诈影片《孤注一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观众在深刻感受电信网络诈骗带来严重危害的同时,对诈骗分子掌握着海量受害者个人隐私信息而不安。追根溯源,电信网络诈骗的发生往往源于个人信息的泄露。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迈出的一大步,与我国刑法、国家安全法、民法典和网络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体系,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加上了法治“安全锁”,有助于将广大人民群众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维护好、保障好、发展好,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数字经济发展中享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执行。据报道,2021年、2022年,公安机关侦办的“内外勾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案件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依托“净网”专项行动,与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相关单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从严厉惩治犯罪、突出重点整治、加强行业监管、规范依法办案、开展宣传教育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切实凝聚成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的工作合力。
个人信息保护成效关乎人民群众利益,关涉全社会信息安全。在加大公民个人信息司法保护力度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应通过公开案例、以案普法等形式,不断拓展宣传手段,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醒广大群众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促进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和正确导向。每个人也要增强防范意识,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进一步扎紧个人信息安全的“篱笆墙”,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