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高光时刻 人形机器人前景可观

11月21日,“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成立大会暨标准化技术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此外,深开鸿与乐聚机器人日前宣布,推出首款基于开源鸿蒙的KaihongOS人形机器人,并适配智慧医疗、智慧家庭、智慧工厂等场景。可见,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可观。

人形机器人是一类拥有类似人类外貌和运动能力的机器人,通常具有复杂的传感和控制系统,可以模仿人类的动作和互动。相比一般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拥有更高的感知能力、运动控制能力和交互能力,因此需要搭载更加复杂的结构、传感、驱动和控制系统,被誉为人工智能的最终形态。

根据国际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人形机器人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19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00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至2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5%。

迎高光时刻 人形机器人前景可观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2027年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各地开始加大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培育力度,在人机交互、机器视觉和运动控制等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果,产业链也更加完善。

同时,工信部也表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机器人定义着未来,人形机器人这股凶猛力量,将给未来带来无限想象。

AI赋能,人形机器人发展提速,拉动金属材料需求。人形机器人具有类人的外貌,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多种传统机器人,但也需要更加复杂的驱动、传感、控制、交互系统。早期人形机器人造价昂贵,不具备智能,应用场景有限,难以大规模商业化量产。快速发展的AI或可成为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同时近年新发布人形机器人的成本普遍有所下降。一旦人形机器人克服成本高和不智能两大缺点,下游应用空间或将被打开,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将迎来快速增长。

人形机器人加速创新布局的同时,我国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方向产业规模也在持续壮大。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已占全球一半以上,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今年前十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35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近644万套,同比增长21.7%。

同时,“机器人+行业应用”也在不断深化。工业机器人覆盖了国民经济的60个大类和168个行业中类。外骨骼机器人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在物流、养老、应急救援等领域加速落地。

长远来看,人形机器人未来的潜在市场空间巨大,人形机器人催生万亿蓝海应用市场,我国基于产业链上的一些优势,未来有望在人工智能赛道上迎来重大机遇。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机器人产业迎来创新发展、升级换代重要机遇期

    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已披露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核心零部件协作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领域成为社会资本关注的热点。截至2021年年底,机器人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到了101家,涵盖了整机核心零部件和系统集成等各类企业。

    2024年2月15日
  • 多国加快机器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信息、制造、能源、材料等技术的融合创新,正在掀起一场新的变革浪潮。

    2024年2月19日
  • 技术驱动,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未来,随着传感器、AI 、机器学习、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成熟,运用上述技术的机器人将拥有更高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将会继续蓬勃发展。

    2024年2月11日
  • 服务型机器人走向普通家庭

    据了解,“小柔”是个具有智能对话与情感表达功能,拥有丰富的肢体运动能力的机器人,而“小智”则具有感知智能和浅层的认知智能,可实现智能对话、语义理解、人脸识别与肢体识别,具备自主知识学习能力,未来面向家庭服务领域应用。

    2024年2月6日
  • 四个方面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成长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不久前落幕的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集中展示了机器人在制造、建筑、医疗、农业、矿山、物流等诸多领域的创新应用,成为透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

    2024年2月17日
  • 机器人行业标准将出 安防紧跟世界步伐

    对于机器人,中国巨大的市场令人垂涎三尺。但从销售数据来看,中国在机器人产业领域的竞争力还并不强。正因为此,中国政府层面也正给予机器人产业更多扶持。

    2024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