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武城县: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的“武城答卷”

当教育教学遇上数字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用“数字大脑”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数字化如何为学校注入新动能?

德州市武城县依托教育数字化转型之势,打造“数字大脑+智慧校园”的特色化路径,实现了数字空间全链接,完成了县、校各级数据的整体联动、高效协同,促进学校提升教育治理效能。

“数字大脑”让数据更畅通

德州市武城县: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的“武城答卷”

打开智慧校园客户端,一条条学生出入校信息完整呈现;点开智慧电子班牌,师生考勤、班级信息发布一屏可览;课堂中,“智慧大脑”可提醒教师关注课堂上的“隐形人”……这是武城县第六中学“数字大脑+智慧校园”的真实场景。

丰富的应用得益于该校打造的数字化平台,其将零散应用及资源进行创新互通与融合,涵盖了教务管理、后勤管理、课堂教学管理等多个场景。

今年以来,武城县围绕“平台+大脑”,已搭建起多个数据底座,汇集起学校各类应用数据,形成“县域统建+学校自建”模式,方便家校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成长状况。

“县级、校级数据仓内的数据最后都汇入到武城教育大数据平台主数据仓。”武城县电教中心主任王志勇打开了武城教育“数字大脑”。在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武城县第六中学校园内的花草树木。

数字赋能教育评价更透明

当教育评价进入到数字化时代,最关键的是数据能否得出公平、公正的结果。

“数字评价不仅节省了我们教师的时间,评价过程更加公开透明,评价出的结果公正公平,老师们都没有意见。”近日,武城县第六中学在推选优秀教师时,校长刘强感慨地说。

今年,武城县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对教师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元化评价,评价过程公平、公正、公开,评价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奖励发放、评先评优、职称评聘、岗位晋升、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打破了教师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现状,同时可深入挖掘优秀教师模型,以点带面,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发展。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画像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智慧校园一体化基础平台可以实时智能采集教师基本信息、课时数、任教班级数、课题教研参与率等情况。同时分析教师教学能力等涉及教师相关内容的数据,全方位了解每位教师的发展轨迹,并构建学校教师个人画像,以数字结合图像的形式直观展示教师的发展情况,为教师评价提供有效的数字支持。

除了对教师实施智慧评价外,他们还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实时采集学籍档案、学情档案、考勤档案、健康档案、奖惩档案、校园生活档案以及学生成长轨迹档案等数据,通过对各项数据的整合、统计及分析,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对学生实行差别化评价,全程跟踪学生成长动态、全面掌握学生发展结果、全方位展现学生多维画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数字化让教与学更智慧

张旺是第六中学的一名教师。秋季学期开学后,他一有空就坐在电脑前,“云”游在“武城县智慧教育平台”的智慧教学助手应用上,规划整理新学期的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

在张旺看来,这个活跃在“指尖”的教育资源包就是一个得力助手,里面汇聚了教学基本功、示范教学、学科教研指导等多种优质资源。除了制作课件、查找资料,还可以聆听名师讲座,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除了赋能教师的“教”,数字化的应用也让学生的“学”发生了真切的变化。在武城县第六中学,学生日常的作业、测验、练习等通过点阵笔等方式采集录入系统,系统自动分析每个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生成学生个人学习分析报告及错题集,并针对知识薄弱环节推送个性化辅助资料,做到精准学习。

武城县还在全域推广“云阅卷”系统,在批改时教师将试卷上传,数据被导入到学校的成绩管理系统,经过智能分析后,一张“云成绩单”就诞生了。目前,该应用已授权20所学校使用。

“在智慧教育平台的支撑下实施有温度的数字化教育教学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把学生和教师当作独一无二的个体,综合考虑学生和教师的起点水平、个性特征、心理状态、职业素养及家庭社会等因素,充分发挥评价结果的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让每名学生都精彩,让每位教师都出彩。”武城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于洪军说。

下一步,武城县将在全县各个学校统筹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德州市智慧校园样板县,不断推进武城县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