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村村有5G”还需多久?江苏省已提前“交卷”

近年来,以5G、千兆光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普及和应用,为我国信息通信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在5G标准专利、设备制造、应用创新等各方面都形成系统领先优势。据工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328.2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7.71亿户。

全国“村村有5G”还需多久?

12月15日,江苏省农村5G建设发展大会在南京召开。大会上宣布,江苏5G信号通达全省所有行政村,成为全国首个行政村“村村有5G”的省份!据悉,截至目前,江苏省13710个行政村的主要场所均已全部实现5G信号覆盖。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提前两年完成省“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目标,为江苏信息通信事业发展写下辉煌的一笔。

全国“村村有5G”还需多久?江苏省已提前“交卷”

此外,其他省市也在积极推进5G网络覆盖率。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福建累计建成5G基站10.2万个,实现所有乡镇和92%行政村5G网络覆盖,5G用户普及率和5G流量占比分别达51.5%和51.2%,双双突破50%。

安徽省通信管理局表示,安徽现已圆满完成2023年5G基站建设任务。截至2023年11月底,今年新建5G基站25039个,全省13735个行政村中有13066个行政村已覆盖了5G网络,提前1个月完成年度新建2.5万个5G基站和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95%的目标。

截至2023年11月底,山东省5G基站规模突破20万个。根据《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到2025年,山东省累计开通5G基站25万个以上,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超过99%,省内5G用户普及率突破70%。

5G行业融合应用正迎来规模化发展关键期

12月6日-8日,以“5G变革 共绘未来”为主题的2023世界5G大会在河南郑州举办。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提到:5G目前的主要应用是工业互联网,在机器视觉、遥控机器人应用等方面成果丰硕,随着5G能力的提升,还将在离散制造、流程制造的生产线中发挥更大作用;当前5G行业融合应用正迎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需要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形成合力,共同解决跨领域融合的难题,探索有效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方案,突破技术标准和政策难点等。

5G网络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数等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能源、医疗、教育等领域。

11月6日,为推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等,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组织编制了《“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工作规则(暂行)》《“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建设指南》(简称《建设指南》)。《建设指南》提到,统筹利用5G、工业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改造升级等各类支持资金,加大对“5G+工业互联网”的支持力度;加快5G基站建设,推进5G网络在工业企业、园区的深度覆盖;推进5G、边缘计算、算力网络、时间敏感网络(TSN)、先进物理层(APL)、无源光网络(PON)、IPv6等技术改造升级工业企业内外网络,促进信息网络与控制网络融合等。

未来,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业链的完善,5G网络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覆盖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工信部组织开展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工作(附图解)

    为加快推进网络安全保险新模式落地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工作。结合现阶段我国网络安全保险现有险种,本次试点险种主要包括网络安全财产类保险和网络…

    2023年12月25日
  • 湖南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为代表,深入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的湖南,坚持创新引领,将互联网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湖南省数字经济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1年数字经济总量已突破1.3万亿元,并逐步成为推动湖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024年2月16日
  • 两部门就新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18年,累计制修订15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基本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到2019年,累计制修订30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全面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标准应用水平和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2024年4月16日
  • “5G+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报告》显示,全国4000余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覆盖41个国民经济大类,5G全连接工厂种子项目中,工业设备5G连接率超过60%的项目占比超一半,5G技术与工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2024年2月20日
  • 省级推进建设“数字吉林”

    为推进“数字吉林”建设,“数字吉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连发三个文件:《吉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吉林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

    2024年3月5日
  • 建设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字河北

    按照部署,到2027年,河北初步构建集约高效、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全省在营数据中心将达260万架标准机柜,服务器规模约1500万台;数字政府应用成效基本显现,履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24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