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布亿级神经元类脑计算机

浙江大学联合之江实验室1日在杭州发布一款包含1.2亿脉冲神经元、近千亿神经突触的类脑计算机。该计算机使用了792颗由浙江大学研制的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神经元数量规模相当于小鼠大脑。

  浙江大学联合之江实验室1日在杭州发布一款包含1.2亿脉冲神经元、近千亿神经突触的类脑计算机。该计算机使用了792颗由浙江大学研制的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神经元数量规模相当于小鼠大脑。
  据介绍,类脑计算指用硬件及软件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与运行机制,构造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系统。这是一种颠覆传统计算架构的新型计算模式,被视为解决人工智能等领域计算难题的重要路径之一。类脑计算机工作原理类似于生物的神经元行为,信号来时启动,没有信号就不运行,相较于传统计算机能降低能耗、提升效率。
  据了解,研究团队还研发了专门面向类脑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达尔文类脑操作系统”,实现对类脑计算机硬件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调度,支撑类脑计算机的运行和应用。

我国科学家发布亿级神经元类脑计算机
  记者在实验室内看到,3台1.6米高的标准服务器机箱并排而立,黑色外壳内,红色信号灯不断闪烁。研究人员介绍,目前该类脑计算机已经实现了多种智能任务,例如将类脑计算机作为智能中枢,实现抗洪抢险场景下多个机器人协同工作;模拟不同脑区建立神经模型,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快更大规模的仿真工具;实现“意念打字”,对脑电信号进行实时解码等。
  “数据正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计算能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类脑计算有望成为未来计算的重要形式。”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说,该亿级神经元类脑计算机是浙江大学“双脑计划”的重要成果。“双脑计划”希望借鉴大脑的结构模型和功能机制,建立引领未来的新型计算机体系结构。
  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表示,研究团队下一步将继续研发支撑更大神经元规模的类脑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体系,并逐步实现开源开放。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人脸识别经常听,但你知道它是如何实现的吗?

    人脸识别经常听,但你知道它是如何实现的吗?人脸识别技术的核心实际为“局部人体特征分析”和“图形/神经识别算法。”这种算法是利用人体面部各器官及特征部位的方法。如对应几何关系多数据形成识别参数与数据库中所有的原始参数进行比较、判断与确认。

    2024年4月11日
  • 云存储解决方案

    导读:CSS2000云存储系统面向运营商及大企业级市场,提供分布式的低成本海量文件存储和高性能的访问服务;性能出众、安全稳定、管理高效,中兴通讯分布式云存储为高性能计算系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数据存储环境,确保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可靠运行并有效提升系统整体运算效率。

    2024年1月19日
  •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知识中心成立 发布知识计算开放平台

    知识中心(Knowledge Intelligence Research Center (KIRC))成立于 2019 年 1 月 21 日,是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设立的首个研究中心。李涓子老师被聘任为知识中心主任,董振东先生被聘任为知识中心学术顾问。

    2024年1月29日 资讯
  • 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先进计算技术路线图(2023年)》

    当前全球计算技术产业发展处于重大变革期,经济社会加速数字化转型对计算提出了强烈需求,以多元化、融合化为特征的先进计算技术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我国先进计算产业发展迎来关键战略机遇期。…

    2024年3月10日
  • 闽江学院智慧教室(二期)设计方案编制服务采购中标公告

    一、项目编号:RWZB-2023-082(招标文件编号:RWZB-2023-082) 二、项目名称:闽江学院智慧教室(二期)设计方案编制服务采购 三、中标(成交)信息 供应商名称:…

    2024年4月23日
  • 联合国报告称发展中国家难从云计算受益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3日发布报告说,发展中国家想要从云计算中获益,需要大规模并且扎实可靠的数据处理硬件、广泛的宽带基础设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2024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