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安全福祉,是保障民生的大事。武威市全面牢固树立风险管理和安全发展理念,从机制建立、基础设施、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提高灾害防治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筑起坚强防线。
——高效快捷防灾减灾协调机制不断完善
武威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协作、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出台一系列防灾减灾制度举措,防灾减灾指挥体系和协调机制不断健全。市减灾委员会负责组织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由常务副市长挂帅,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等36个部门(单位)为减灾委成员单位,牢牢抓住防得好、救得快“两个基本点”,时刻绷紧组织、责任、工作“三个体系”,全市防灾减灾工作逐渐形成从监测预警到协同会商再到联动处置的综合协调机制。在市应急指挥中心建成全市减灾视频调度系统平台,建立完善自然灾害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机制,强化部门应急联动处置。建立健全基层预警信息发布和宣传机制,确保市、县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乡镇、村组基层责任人能够及时准确接收到气象、火情、水情、震情等预警信息,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全面提升。
——未雨绸缪 防灾减灾保障基础不断夯实
武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防灾减灾救灾科技、物资、装备等投入明显增强。2023年,各县区加大物资储备投入力度,截至目前,累计储备防汛抗旱等救灾物资共55类19万余件,确保一旦出现险情、灾情,各类救援力量和物资装备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抢早抢小。强化应急管理、气象、水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林业、地震等部门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动态会商研判,做好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督促地震部门持续开展地震监测会商,完成49份震情监视会商报告,提供各级领导决策参考。组织各县区应急部门、乡镇街道、村组参加2023年全国风险隐患信息报送线上培训,共有1900余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灾害信息报送人员熟悉掌握了报送流程,提升了的风险隐患辨识能力,进一步强化了灾害风险报送工作。2023年,开展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地震防御、森林防灭火等各类综合性应急演练1000余场次,启动防汛抗旱预警响应3次,防灾减灾基础进一步夯实。
——专常兼备防灾减灾救援能力不断提升
武威市高度重视各种防灾科普宣传和演练,公众应急避险和“防抗救”整体能力不断提升。组成了以消防综合性救援队伍为“主力军”,以企业、社会救援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队伍。与武威军分区、武警武威支队、驻武部队、蓝天救援队签署抢险救援合作协议,不断强化队伍训练演练,枕戈待旦,闻令而动,时刻做好“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救援准备。采取线上理论培训与线下实操培训相结合等方法,对各县区应急管理系统、社会救援力量、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和从事应急管理人员、村(社区)干部、属地企业员工、应急志愿者、安全生产巡查员等人员开展了“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累积培训148场次,培训人员1.5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全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利用学校、广场绿地、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和单位,优化配置避灾安置场所资源,确保应急避灾场所安全运转。在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期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媒体以及现场咨询、千屏联动等形式,开展防灾减灾“五进”宣传活动192余场,播放公益广告100余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9.8万余份,广大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也越来越强。截至目前,全市有24个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3个社区被评为“甘肃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在应对灾害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形成抢险救灾工作的强大合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