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新生态 可信新未来中国信通院发布多项人工智能研究成果

2021年7月15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在京举办 “2021年可信AI成果发布会”。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2021年7月15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在京举办 “2021年可信AI成果发布会”。

会上,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正式发布《2021人工智能十大关键词》、2021年首批可信AI评估结果,智能语音语义,开发平台、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内容安全等产品评测观察,并深入解读可信AI评估体系、人脸威胁情报、护脸计划、《可信人工智能白皮书》等工作。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发布了《2021人工智能十大关键词》并对其进行了解读。十大关键词分别为:可信AI、工程化、大模型、人脸安全、治理、超级自动化、MLOPS、知识计算、多模态融合和行业融合。十大关键词指出在近一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产业等方面呈现出的特点和趋势,为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人工智能部副主任曹峰解读了可信AI评估体系,并对RPA评估专项进行了解读。曹峰表示,评测工作开展已经近4年,通过制定评测标准体系,建设软硬件测试环境和能力,已经形成专用芯片、智能语义、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开发平台、内容安全等典型产品和服务的评测能力。截止2020年底,累计已有七十多家企业的近180项产品通过了评测。今年评测品牌正式升级为“可信AI”评测体系,上半年共有30家企业的52款产品通过测试。

2021年首批可信AI评测结果:

智能新生态 可信新未来中国信通院发布多项人工智能研究成果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人工智能部副主任石霖介绍了“可信人脸应用守护计划”工作进展。“护脸计划”自发起以来,已经形成《人脸识别系统通用可信能力要求》,正在开展第一批可信人脸识别测试,得到多家人脸识别技术企业的积极响应。会上,“护脸计划”宣布建立人脸威胁情报共享机制,由中国信通院云大所联合蚂蚁集团正式发布“人脸应用・威胁动态”。该威胁动态以电子期刊形式,持续提供人脸威胁预警和安全防御服务,构建动态化的防范体系。

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上海研发部处长陈小敏为大会带来《农业银行数字员工应用实践》主题报告,提到RPA作为银行数字化转型底层技术底座,融合了多要素组成数字劳动力,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动力和工具。阳光保险集团首席科学家杜新凯带来《AI技术助力保险数智化转型》的主题报告分享中,解读了AI技术对保险行业带来的创新与变革,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逐渐成为各个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助力。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人工智能部高级业务主管董晓飞介绍了智能语义产品评测情况。本轮共有12款产品通过智能化分级测试,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智能交互类产品的意图识别率和任务完成率显著提升,带来更好的交互体验;二是产品能力由数据原生驱动,转变为“数据+知识”的双重驱动,充分发挥了语料库和知识库在语言处理中的效用;三是产品服务重心从效果和性能,转向用户情绪识别和轨迹理解等 “以人为本”的需求。下一步将重点面向金融、政务、医疗、电商等垂直行业制定相关标准,并组织开展相关评估测试、技术沙龙、产业研讨等活动。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人工智能部高级业务主管李荪介绍了智能语音产品评测的总体情况。本轮共有8款产品通过测试,呈现出新技术产业化应用、特定场景需求凸显、抗攻击干扰能力提升的特点,但对于噪声、数字符号、专有名词等复杂场景和数据的处理和识别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智能语音将聚焦产业应用需求,从标准制定、评测能力、沙龙活动三个方面,推动智能语音系统抗攻击、安全审核和数据安全方面可信能力研究,落实智慧助手白皮书、标准和评估测试,开展智能语音产品服务基础能力和专项能力的评测。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人工智能部工程师董昊介绍了人工智能开发平台评测的总体情况。本轮共有7款产品通过智能化分级测试,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参测产品基础功能完备,可视化水平普遍较高;二是可视化建模和自动建模模板可大幅降低开发门槛,不同平台的能力差异较大;三是考虑到用户需求和平台定位等因素,部分平台在特征工程、NLP/语音领域的开发能力较弱。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人工智能部工程师陈文|介绍了内容安全评测的总体情况。本轮共有7家企业的18项服务通过测试,通过评测结果来看,已经呈现出基础功能完备、服务易用性较强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小语种支持、高级检索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另外,内容识别标签不统一仍然是目前行业中相对突出的问题,因此,下一步,中国信通院将就此开展标签体系标准化工作。

可信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但实践中缺少一套可落地的方法论和落地指南。在本次大会上,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人工智能部高级业务主管刘硕深度解读了由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华东分院、京东探索研究院共同编制的《可信人工智能白皮书》。白皮书从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共识的角度出发,聚焦于可信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和行业实践等层面,分析了实现可控可靠、透明可释、隐私保护、明确责任及多元包容的可信人工智能路径,并对可信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同时,本次大会还进行了签约活动。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分别与中国信通院签署了人工智能领域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共同就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阳光保险集团首席科学家杜新凯,第四范式首席科学家涂威威、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代表何宝宏所长出席了签字仪式。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甘肃省出台实施方案 大力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甘肃省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加强智能理论研究,拓展人工智能应用,为加快建设创新型甘肃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这是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的《甘肃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方案》中获悉的。

    2024年1月31日
  •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发布

    据报告观察,2019年,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均强化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迭代,对其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进行了更新,以更好迎接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人工智能对科技、产业和社会变革的巨大潜力也得到全球更多国家认同,16个国家新发布了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或计划,另至少还有18个国家正在筹备制定其人工智能发展计划。

    2024年1月28日
  • 北京市发布《北京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北京市教委7月26日下发了《北京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北京市人工智能教育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并明确了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其中在基础教育阶段,《计划》支持加快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建议将人工智能学习纳入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和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

    2024年1月29日
  • 《2020北京人工智能发展报告》发布 北京在人工智能17个领域领跑全国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算法歧视、数据隐私泄露等伦理与社会问题逐渐凸显。北京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伦理安全问题,率先提出人工智能伦理安全“北京方案”,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2024年1月28日
  • 逾20省份发布30余项专项政策 人工智能“规模化落地”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进办公室日前召开的2019年工作会议上,科技部副部长李萌介绍,2019年将着重加快项目部署实施,强化基础研究,加大芯片、工具和平台等研发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扩大应用示范,强化对实体经济的引领作用,完善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法规。

    2024年1月29日
  • 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 《上海倡议》发布

    以“发展应用与法治保障”为主题的“人工智能与法治”高端研讨会今天在上海举行。现场还发布了《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上海倡议》,从四大方面务实提出了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发展的14项具体倡议,坚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面向和平,坚持以人为本、向善安全、创新发展、共享成果、可靠可控、规范有序。

    2024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