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之城、智慧之光:野望2024数字城市“数实”场景想象

从2024,看数字城市的未来十年,或停于想象,或苦于落地,又或是另一场变革与时代的开始。

你好,数字城市!

在我国,多年以前,数字城市就是项目建设最大增长极,过年以后,依旧如此。只不过在市场、技术、模式、生态等方面出现诸多变化。显然,在这个领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进入质变时代。

数字之城、智慧之光:野望2024数字城市“数实”场景想象

于是,与以往大而不同的数字城市,新蓝海在哪,新意何在,如何乘风破浪迎战质变时代,仿佛在这次洗礼中,谁都无法置身事外。

回看数字城市2023

野望2024

回望2023,我国数字城市洗尽铅华、万乃争春。

同步或受指引于2023年初的一纸官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这一规划激活了我国数字城市的一池春水,建设成效繁华万点。

而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根据《2023亚洲智慧城市排名》《2023二十国集团(G20)智慧城市排名》两份报告,中国数字城市发展方面表现出色,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四个城市位列前10%,南京、成都、广州、苏州、杭州、香港等六个城市也位列前10%。这些城市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城市的治理能力、服务水平、创新活力和可持续发展。

北京的数字城市,当为人先。2023年是北京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关键之年,北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五子”联动的发展布局,高标准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首都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作为全北京市乃至全国数字经济发展建设的“高地”,海淀区以高质量的数字化发展为主线,持续筑牢数字经济底座,着力提升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水平。

2023年,海淀区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集成电路设计、空天等优势产业上持续发力。截至目前,海淀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50%;朝阳区着力重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数字经济特色产业集群,以数实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朝阳区以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三个主导产业,互联网3.0、数字医疗、光子集成电路等未来产业为方向,推动“3+X”特色产业集群建设,2023年已吸引120余家重点企业落地。

在上海,一座历史悠久的南京大楼,既是一座连接过去的建筑,又是一座通向未来的智能体。通过空间地理数据等资料,大楼和周边进行了超精细建模,利用3D渲染引擎实现了大楼外观、内部结构和周边街道的视觉还原,打造了一个城市数字孪生创新场景。同时,接入政府业务数据、专业机构数据、物联感知数据、门店管理数据、环境数据等多维实时动态数据,融合华为云、大数据、AI、边缘计算、5G等多种先进技术,以生命体、有机体这样的视角,实现城市运行管理的实时预判、实时发现、实时处置,让大楼活了起来。

在深圳,一座虚拟数字城市与一座实体城市平行存在,构成了一个数字孪生的福田。在这里,楼房、路灯、消防栓等城市基础设施都有了生命,通过实时数据的流动,可以和它们交流。这是福田通过打造数字孪生福田和元宇宙先行示范区而正在做的事情,也是一种对城市的重新定义。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如果寻找足迹,人们对城市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探索从未停歇过。1998,第一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发表了《数字地球北京宣言》,开启了人们对城市数字化、智能化的探索之路。

2008年,IBM 推出了“智慧地球”发展战略,描绘了以互联网和物联网为运行载体的新型城市。

2012年,住建部在全国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而数字城市的追根溯源,从1998年开始,由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戈尔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在中国掀起了不小的反响。当时陈述彭院士带领了几十位专家,多次就“中国如何应对发展中国家的数字地球计划”进行了探讨,其中提到了“数字城市”。当时对于数字城市的探讨就是如何利用地理的框架,地理坐标集成管理信息。

1999年11月29日北京召开了首届国际“数字地球”大会。一时间与“数字地球”相关相似的概念层出不穷。“数字中国”、“数字省”、“数字城市”、“数字化行业”、“数字化社区”等名词充斥报端和杂志,成了当时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1999,数字城市在多年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的铺垫与酝酿下,以另一种更为紧贴时代的可行性城市发展方向,被呼之欲出。

数字之城散发智慧之光的我国城市建设的星星点点,不一一罗列,从上不难发现,数字城市必然是一个超级庞大的建设综合体,不同行业不同理解,如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但其安防层面,是是具有类生命体的自我学习、自我判断与自我改进的特征,能够对城市进行感知连接、融合交互,实现公共资源配置优化、公共服务精准化、城市治理智能化、政府决策科学化、民生服务便捷化、数字产业集群化的智能中枢和新型智能基础设施。

2024数字之城的智慧之光

产业融合、业务趋同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2024我国数字城市值得期待,也可无限畅想。

以小见大,就从最近几年火爆出圈的全屋智能来看2024一座城中的一个家:

不用空调来调节温度,以水为媒介,让室内长期保持20—26℃最舒适体感温度,全年恒温、四季如春;

覆盖“智能办公、影音娱乐、运动健康、智慧出行、智能家居”五大场景,让万物互联,交互无界,更进一步;

把房子装进一个中控屏,所有场景切换都变得随心所欲,同时这种切换,是在无感中完成的,仿佛生活在电影大片中……

科技能见远,点亮未来,当智能硬件时代之后,中国智能家居已经从为了给用户带来全新的智能单品,发展到配合解决方案推出适配基础刚需房、高端大宅等等不同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智能家居在实现智能生态的交汇与包容后,必然要朝向给用户更强大的功能和操作体验而努力,力图尽可能让用户“懒”起来。

这就是数字之城的智慧之光缩影之一,无限放大后之于一座城,那就是千行百业与万千场景的“数实融合”。

在万物皆可安防,一切数字化时代,将实体经济与之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产业机遇,就是数实融合的恰当注解。而作为数字城市最顶层规划部门,必然希望避免“千城一面”,体现该区域的地方特色与人文风情。而每个城市在实体经济产业规划中,就显然有着明显差异化。为此,数实融合基础上的数字城市建设,就与众不同了。

先从最近极为火爆的文旅产业来看。2024年1月初,数实共生·赋能城市文旅新消费的成都2024数字产业交流研讨会成功举行,会议共识是“如果没有高精度的数字资产,很难想象数实融合共生如何启动,更难想象城市数字经济如何发展。”

成都是人类第一种纸币交子的诞生地,有着西南大都市的独特魅力。在数字城市最近几年建设中,抓住地域文化气质,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元宇宙街区。在成都交子大道元宇宙街区的打造过程中,更加注重地方特色与地域文化,为提振消费探索新的路径。

此外,如何挖掘特色,借助科技力盘活城市资产,发展文旅夜经济,成都文旅局看到诸多新的产品和业态依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新技术得以逐步实现,以数字科技在文旅夜经济项目中的集中表现形式是由实生虚、以虚促实、虚实结合、AI赋能的。单以以虚促实而论,还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以虚促实,亦即用手机APP、小程序、VR、元宇宙等新型科技手段,增加游客对区域的了解,提高区域关注度;广义的以虚促实,短视频、宣传短片、电视节目等各种多媒体手段,增加区域知名度,美誉度。

再看一例与孩子们相关的,不负韶华,少年强则中国强。数字技术让教育教学更智能。春日和煦,在安徽省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的操场上,一堂“AI体育课”正在进行。同学们到老师这里领取手环和数字相对应的跳绳,体育老师的指导下,45名学生逐一佩戴手环并与智能跳绳顺利匹配。体育老师手中的平板电脑上随即同步了每位学生的跳绳数,同时还自动生成一份“大数据”统计表,合格率、优秀率直观可见。平板电脑上还能显示每位学生运动的心率,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个性化指导,从而让学生们的运动方式、强度更合理。

数字技术让医疗服务更舒心。由此案例后,该省《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在云南省昆明市,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当路口某个方向车辆排队变长时,绿灯时间就会延长。这是“智慧交管大脑”在发挥作用。人工智能感知设备会实时检测路口车流量,并及时调整信号灯时长,提高路口通行效率,缓解道路拥堵;在山东省聊城市,马路上的井盖也连接到了“城市大脑”。井盖背面安装了传感器,实时监控井盖状况,一旦发生倾斜、位移、水浸等异常情况,监控终端立即向智慧管控平台发送报警信息,并自动派发工单,通知维护人员及时处置;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自从有了5G“挖煤”,煤矿效益提升了,矿工也不用汗流浃背了;在上海市静安区,通过使用大数据分析人流量,“社区食堂建在哪儿”的难题迎刃而解……

这就是数实融合后推动的数字经济与建设数字城市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却闪耀着智慧的光。

结束语

从以上可以看到,从公共服务到生活小事,我国城市中到处洋溢“数字范儿”。点亮繁荣、可持续发展的数字之城,这是2024共赴使命之事,也是拥抱之事。对于每一个参与者都置身其中,只有将每一个远方与角落都在在风起云涌的数字浪潮中,聚“数”乘“智”而上,与时偕行。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